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邵聖懿:奧運賽場外的角力千頭萬緒 美國速滑隊帶著太極拳師去冬奧

邵聖懿:奧運賽場外的角力千頭萬緒 美國速滑隊帶著太極拳師去冬奧

下個月的平昌冬奧會上,美國速滑隊的隨隊官員里,大家將會看到一名叫Mark Cheng的華裔太極拳師。太極,將成為美國速度滑冰復興大業里的重要元素。

美國速滑曾有著彪炳史冊的戰績,從2002年的鹽湖城到2010年的溫哥華,三屆冬奧,他們收入31枚獎牌。然而四年前在索契,全隊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滑鐵盧,一屆冬奧會顆粒無收,獎牌數居然為零。

總要有人為失利買單,2014的索契,美國速滑的裝備贊助商(U字頭美國運動品牌,不說全名的意思是:沒給我廣告費,你懂的)成了替罪羊。當時美國隊穿著的比賽服「馬赫39」(Mach39),是該品牌和美國著名的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合作開發的,使用了當時最新的空氣動力學科技。科技改變體育,美國人曾計劃它成為奪金的有力推手。然而,比賽運行起來,隊員卻紛紛詬病比賽服,後背部位那些精心打造的排氣孔,在高速滑行時會因為鑽風而起鼓包,這讓他們就像是背著一堆小減速傘在比賽,成績自然受了影響。

隊員們的態度相當明朗——都怪比賽服。然而據美國速滑隊的領隊Ted Morris講,這個想法其實源自某個對手國的教練,本身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不過對於當時比賽里屢遭挫折的隊員們而言,這一傳聞就像救命稻草,正愁沒地甩鍋呢。於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U字頭品牌被定義成了美國隊表現低迷的罪魁禍首。

索契冬奧會之後,美國速滑展開了科學嚴謹的復盤,最終將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三方面:

1.錯誤的預期管理;10塊獎牌的過高目標嚴重影響了隊伍正常的備戰情緒和計劃

2.錯誤的備戰地點:當年美國速滑隊選擇了義大利的Collalbo作為冬奧會前的集訓地,那裡的室外冰場和冬奧會的室內場地完全不同

3.錯誤的臨場戰術

這份復盤報告有理有據,清晰明了,為U字頭運動品品牌正了名——成績差的鍋,不該他們背。現實版的竇娥冤最終得以昭雪,然而由於和美國速滑隊續簽了新約,對未來,品牌的責任無可推卻,他們必須要做更多,幫助美國速滑重回巔峰。

因此,索契之後,該品牌改變了過往只提供裝備的合作模式,而是同美國速滑協會緊密合作,制定了為期四年的周密備戰計劃。事無巨細,大到訓練地的選擇,小到每日的餐單,皆包含其中。

品牌為美國速滑隊請來了17次參加環法自行車賽的德國車手延斯-沃格特,為隊員們帶來殘酷的自行車有氧訓練;請來了美軍海豹突擊隊的退役軍官佩特-納沙克,帶領大家做極具挑戰的團建;還請來了飲食和睡眠方面的專家,全方位的管理運動員日常起居。

當然,在索契失敗的教訓是一定要汲取的。品牌意識到,比賽服設計必須更多的聽取運動員的建議。因此,為美國速滑隊平昌之旅準備的比賽服,採用了最新的非對稱剪裁,而用料則是在250餘種材料里反覆對比,並且進行了超過100小時的風洞試驗。

並且,初始試用版的比賽服早在去年二月份就發給了運動員,這樣就留出了充分的時間用於聽取反饋,進行微調。

另外,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最匪夷所思的就是品牌還為隊伍請來了太極拳師——太極,讓隊員們身心合一,更專註於比賽。

四年間,一個運動品牌,從單純的產品提供者變成了事無巨細的大管家。深度參與,提供著更精準的定製服務。

對於運動員而言,比賽不過是區區幾日,刀光劍影須臾間,高下立判。而這幾日的表現,其實皆繫於過往四年間的鍛造和打磨——備戰一屆奧運會,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千頭萬緒里,無數的細節疊加堆砌,決定著最終的成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愛新覺羅.皇太極為何要改國號「金」為「清」?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