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歡吃大棗需要知道:介紹三種大棗燉湯的健康吃法

喜歡吃大棗需要知道:介紹三種大棗燉湯的健康吃法

大棗,又名紅棗,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鼠李目、鼠李科、棗屬的植物。其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

紅棗為溫帶作物,適應性強,種植範圍廣泛。紅棗素有「鐵杆莊稼」之稱,具有耐旱、耐澇的特性,是發展節水型林果業的首選良種。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 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作為上乘貢品,宴請賓朋。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並利用。《詩經》已有「八月剝棗」的記載了。《禮記》上有「棗栗飴蜜以甘之」,並用於菜肴製作。《戰國策》有「北有棗栗之利……足食於民」,指出棗在中國北方的重要作用。《韓非子》還記載了秦國饑荒時用棗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間一直視棗為「鐵杆莊稼」「木本糧食」之一。棗作為藥用也很早,《神農本草經》即已收載,歷代葯籍均有記載,對其養生療病的認識不斷深化。至 今,棗都被視為重要滋補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一、大棗要怎麼吃才營養健康?

1、紅棗黃耆排骨湯——補氣血

材料:排骨、黃耆、紅棗、黑棗、麥門冬適量。

做法:1、排骨過一次沸水,去掉血水備用;2、紅棗、黑棗洗凈;3、把排骨、紅棗、黑棗以及黃耆、麥門冬放進鍋中,加水煮熟即可。

2、紅棗菊花粥——養顏補血

材料:紅棗、菊花、大米適量。

做法:1、紅棗、菊花洗凈; 2、大米洗凈加水熬到5分熟; 3、加進紅棗、菊花直到米熟即可。

小貼士:可根據個人口味適當加點冰糖調料。

3、紅棗薏仁湯——安神養心

材料:紅棗、薏仁、白果、桂圓肉、鵪鶉蛋適量。

做法:

1)、先把紅棗、薏仁、白果以及桂圓肉一起加水燉煮30分鐘;

2)、等待的時間可以用來把鵪鶉蛋煮熟、去殼;

3)、把去殼後的鵪鶉蛋加進藥材湯中,小火燜煮20分鐘即可。

紅棗內含維生素A、C等多種維生素,還有鉀、鎂、鈣等多種礦物質,具有很好的補血、補陽功效。在中醫上,紅棗比黑棗更適合用來與藥材搭配,女性常吃紅棗能調養氣色,補血養顏,另外,紅棗還能用來預防貧血。

二、介紹一下大棗的非洲兄弟:黑棗

黑棗,學名君遷子,屬柿樹科、柿屬,別名軟棗、牛奶棗、野柿子、丁香棗、圓腦子等,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地區,主要分為有核和無核兩種,主要的品種有大核黑棗、牛奶棗和葡萄黑棗等。

黑棗性溫味甘,富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B和維生素E,和磷、鈣、鐵等微量元素,還有各種營養元素,有補腎與養胃的功效。並對延緩衰老、增強機體活力、美容養顏都很有幫助。所以黑棗被稱為「營養倉庫」,經常食用可以幫助女性補氣養血、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功效。以及可以暖腸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潤澤肌膚、烏須黑髮佳品。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黑棗的,不像紅棗一樣對大多數人比較友好,脾胃不好的朋友要少吃黑棗,空腹的時候也不宜吃黑棗。

三、那些人不適合吃大棗?

紅棗的營養價值很高,經常食用紅棗可到幫助我們益氣補血,有很好的養生功效。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食用紅棗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今天小編就來揭秘有哪四類人不能吃紅棗,快來了解一下吧。

1、痰濕偏盛者

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口中發膩、食欲不振,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嚴重者會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癥狀。

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使得痰濕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進而加重上述不適。這種體質的人更適合吃薏仁、紅小豆、山藥、絲瓜等健脾利濕的食物。

2、愛上火的人

愛上火的人體質都偏熱,常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癥狀,而大棗性味甘溫,偏於溫補,如果大量食用的話,就會讓上火的癥狀更加嚴重,猶如火上澆油了。

3、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若此時食用大棗,其黏膩的性質常常會導致邪氣滯留,造成「閉門留寇」的後果,使得體內的病邪難以驅除,不利於恢復。

4、糖尿病患者

大棗含糖量較多,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棗。

通過介紹,我們對於這個大棗怎麼吃才是有什麼樣的功效,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平時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按照上面所說的這種方式來做才是最好的,否則的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個非常大的危害的,影響著我們的身體的健康,給我們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產幫 的精彩文章:

TAG:特產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