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高爾基之死,俄國文壇,璀璨的新星隕落

高爾基之死,俄國文壇,璀璨的新星隕落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時代需要他們的聲音

關注公眾號「大師的聲音」

閱讀經典,感受文學的力量

提起俄國作家高爾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高爾基出身貧苦,幼年喪父,從11歲起便為生計奔波,貧民窟、麵包房、碼頭,是他早年的人生大課堂。面對如此艱難的生活重壓,高爾基從未放棄文化學習與精神追求。對於現實的嚴肅批判和對於理想的不懈追求,使他登上了俄國文壇,成為一顆奪目的新星。

正是基於批判現實和嚮往美好,高爾基受到了列寧等革命者的讚揚和重視。可以說,在改造現實社會這點上,高爾基與俄國革命者們不謀而合。高爾基本人也為即將來臨的革命高潮大唱讚歌,在當時,我相信這是高爾基心甘情願的選擇。但是,在對於政治的認識上,高爾基浪漫多餘冷靜,這也是釀成了他最終死於非命慘劇的誘因。

對於一個生於社會底層,有著廣泛影響力的作家,蘇聯的政治家看到了高爾基巨大的工具性價值。換言之,可以利用他說自己想說又不便說的話,做自己想做而不便作的事。他們採取的手段,是把高爾基「捧」起來。

1928年,在蘇共核心層的授意下,一系列精巧的運作開始上演:蘇聯作協、社會團體、少先隊員相繼「自發」地給旅居義大利的高爾基寫信,請他回國幫助提高蘇聯人民的文化水平,請他回到衷心愛戴他的蘇聯人民中間。最後,蘇聯政府「迫於」社會輿論的壓力,向高爾基發出熱情誠摯的邀請信,其中還信誓旦旦地承諾:如果高爾基不喜歡蘇聯冬天的寒冷,可以自由地再去義大利過冬,而費用全由蘇聯政府資助。

高爾基之所以去義大利定居,是聽了列寧生前的勸告。我至今仍無法推測出列寧這個勸告的真實用心,更無法推測列寧是否早就為高爾基的命運擔憂;如果真是如此,則我更加欽佩列寧。無論如何,在蘇聯政府和人民的強大邀請攻勢下,高爾基踏上了返蘇的歸程。

我常常想起廟宇中那一尊尊菩薩的建造,最終被製造出來的偶像,是要接受頂禮膜拜的,而這些菩薩,則由更大的神掌握著命運。於是很自然地,被16管卡丘莎「糖衣炮彈」命中的高爾基,開始回報恩人,回報「國家」和「人民」。從1929年起,斯大林以高爾基為工具,完成了一系列剪除異己、粉飾現實的更大的造神運動。對於高爾基這段恥辱的經歷,我不想更多更詳細地展示,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讀讀關於高爾基的傳記。我只想舉出一個例子:當時,曾有一名人犯從蘇聯索洛夫勞改營成功越獄,這人逃到英國後,向輿論公開講述了勞改營虐待犯人的無恥暴行,弄得蘇聯政府十分難堪。於是,當局想出了一條妙計,指派高爾基去「調查核實」,平息國際輿論。1929年6月20—22日,高爾基核查了該勞改營,其間,他為犯人遭受虐待的慘狀流下了同情的淚水。隨後,高爾基公開發表文章,說該勞改營「情況是美好的」。

如果高爾基就此沉淪下去,其結果必然就是「御用文人」,那麼高爾基也就不成其為高爾基。作為一個來自社會底層的優秀作家,高爾基的內心深處,仍埋藏著良知與理性,儘管被暫時催眠,但尚未徹底死去。所以,高爾基開始掙扎,開始以自己的方式抗爭。然而,關進籠子的雄鷹,要飛回湛藍的天空,又談何容易。高爾基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拒絕做事。因為拒絕,儘管不能說真話,但至少可以不說假話,不昧良心。在被他拒絕的事情之中,最重要的一件是給斯大林寫傳記的命令。這是非常艱難的選擇,也是危險的舉動。對此,斯大林十分不滿,但不便立即發作。

這樣的結局,真可謂一石(死)三鳥(了):斯大林了卻心病,高爾基了卻痛苦,輿論了卻壓力。「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的真實,潛藏於熱血和人心,在某一個適當的時候,總是會昭然於天地。縱觀高爾基一生,既有大紅大紫,也有大苦大悲,儘管犯過糊塗,最後仍然清醒。與他命運相似的同時代文人,還有來自俄羅斯白樺林的抒情王子葉賽寧。高爾基之死,是極端政治環境中有良知的思想者的共同宿命;儘管宿命,依然可歌可泣。高爾基,一條偉大的俄羅斯漢子!

作者簡介:

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高爾基於1868年3月16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1913年,高爾基從義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1917年十月革命後,伴隨著革命出現的混亂、破壞、無政府主義思潮及各種暴力事件,高爾基與列寧及新政權之間產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於疾病,也由於與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分歧,高爾基出國療養。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1934年當選為作協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斯大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

1936年6月18日,68歲的高爾基因病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筆書法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書法人,談錢就恥?

TAG:毛筆書法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