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作家」穿越「到前蘇聯,為他心中的英雄作曲家「平反」

英國作家」穿越「到前蘇聯,為他心中的英雄作曲家「平反」

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

政治強權壓迫下的音樂家

英國作家朱利安·巴恩斯

言論出版自由的「幸運兒」

不同時空下的兩位大師

卻能實現「靈魂上的溝通」

肖斯塔科維奇,前蘇聯著名著名作曲家,也是20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朱利安·巴恩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三進布克獎決選,並於2011年憑藉《終結的感覺》贏得大獎。

上圖:肖斯塔科維奇

下圖:朱利安·巴恩斯

時間上,肖斯塔科維奇與巴恩斯的出生相差40年。

肖斯塔科維奇,1906年,出生於革命前的聖彼得堡,經歷了 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及後來的動蕩局面。他於20 年代中期開始作曲,而那時,俄國已成蘇聯,蘇聯境內正在進行「大清洗」,數以千萬計知識分子被殺害。

蘇聯「大清洗」部分受害者

而巴恩斯於1946年出生在英格蘭,他出生時已是「二戰」後的世界秩序恢復時期。他的自由成長階段,正是肖斯塔科維奇遭遇斯大林強權壓迫的階段。

前蘇聯作曲家 肖斯塔科維奇

空間上,斯塔科維奇生活在東歐的社會主義世界中,他的藝術受到政治壓迫。在高壓恐怖之下,文藝領域一片肅殺,只有一種面孔、一種聲音,所有的藝術創作都受到限制,都要為了政治服務。而巴恩斯生活在向來言論充分自由的英國,他所處的環境,從不約束藝術創作的空間。

朱利安·巴恩斯

巴恩斯是學語言出身的,他在學習俄語時,對肖斯塔科維奇很感興趣。巴恩斯第一次聽到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是五十年前,《第五交響曲》,他買了一張黑膠唱片,這張唱片至今還被巴恩斯保留著。這些年來,巴恩斯也一直在聽他的音樂。

肖斯塔科維奇登上1942年7月的《時代》雜誌封面

直到1979年,一本題為《見證》的書出版,此書是肖斯塔科維奇口述、伏爾科夫整理的肖氏回憶錄。這本書確實充滿爭議,特別是它的真實程度。但巴恩斯認為書中的肖斯塔科維奇還是有很大的真實性的。這時,巴恩斯才意識到肖斯塔科維奇不僅僅是音樂,這個人物更值得研究。

兩位相距甚遠,且在生活中並無交集,但藝術,卻是可以穿越時空的。

肖斯塔科維奇口述回憶錄《見證》

巴恩斯的最新作品《時代的噪音》里,書中的主人公,即巴恩斯獲布克獎之後第一部小說的主角,正是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這本書描寫了肖斯塔科維奇生命中的三個重要關頭,並由此寫了他的一生。

巴恩斯作品《時間的噪音》

肖斯塔科維奇是個很有爭議的作曲家,有人說他的作品是為前蘇聯唱讚歌,也有人說他是現代主義的大師。巴恩斯對肖斯塔科維奇充滿興趣,但卻沒想過會成為他的小說主角,因為巴恩斯雖然喜歡音樂,但卻並不很懂音樂,完全沒有專業知識。一直到三年前,他開始著手去寫,一開始寫得很不順手,根本沒有結構,甚至擱置了九個月。

蘇聯作曲家 肖斯塔科維奇

停筆九個月後,巴恩斯重新提筆,並將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在電梯旁」、「在飛機上」、「在轎車裡」,分別描述了肖斯塔科維奇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時間段。

肖斯塔科維奇 作品集

眾所周知的是,1937年肖斯塔科維奇站在電梯口等著被逮捕的那個階段。

事情的起因源於,1936年,斯大林去看他的歌劇《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憤怒離場。隨後,斯大林口授《真理報》發表《混亂代替音樂》,對肖氏進行批判,他被當局招去審問。再加上許多音樂家、藝術家在那個時代莫名其妙地消失,他斷定自己要被逮捕。他不想讓妻子和不到一歲的女兒看到他被抓,所以,他每天晚上都拎著箱子在電梯口抽著煙,等人來抓他。

蘇聯作曲家 肖斯塔科維奇

第二個階段是在12年後,1949年,他去紐約參加國際和平會議,宣讀蘇聯當局為他準備好的講稿,像機器人一樣當了政府的傳聲筒,並公開批判他所崇拜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那時候的肖氏已經選擇了屈服,公開做檢討,創作了歌頌斯大林政府的作品,贖回自己在蘇聯生存下來的機會。

巴恩斯意識到這兩件事恰恰相隔12年,他又意外的發現同樣是在12年之後,他在1960年加入了共產黨。所以,巴恩斯認為這本小說的結構就是暗含在肖斯塔科維奇的生活里的。

紀錄片電影《戰爭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對抗斯大林》

朱利安?巴恩斯一面慶幸在英國當作家,從沒有受過因政治原因不得不寫作的委屈,一面給肖斯塔科維奇的選擇蓋棺論定:「我的英雄是懦夫」

在那樣的強權政治下,做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是一時的痛快。而像肖斯塔科維奇那樣,要在備受壓制乃至屈辱的情形下,千方百計地尋找到可以發出自己內心之聲的縫隙,受的是凌遲之刑。巴恩斯認為「相比英雄,做肖斯塔科維奇那樣的懦夫,要艱難許多」。

蘇聯作曲家 肖斯塔科維奇

肖斯塔科維奇是一個存在於歷史之中的真實人物。巴恩斯的厲害之處,就是能將歷史的真實性和小說的虛構性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極為融洽,以至於讀者在閱讀時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實的歷史,哪些是虛構的故事。他希望讀者們相信他書里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蘇聯作曲家 肖斯塔科維奇

《金融時報》這樣評價巴恩斯的新作《時間的噪音》:「巴恩斯的小說巧妙地探索了肖斯塔科維奇與斯大林關係的複雜性……小說讓我們回到音樂本身,那些20世紀的堂皇作品包羅一切,卻什麼也無法證明。

這部高度濃縮的傑作,作為肖斯塔科維奇誕辰110周年紀念,帶領讀者探尋尋藝術與權力纏鬥的一生。

巴恩斯作品《時間的噪音》

正如官方宣傳中說,「聰明」是巴恩斯作品一貫的標誌他擷取歷史典故或名人生平,將其進行剖析、分解與轉化,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思索它們的構成。福樓拜曾經說過:「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對巴恩斯來說,小說的形式很重要,形式也是各種各樣的。內容只有在找到完美的形式之後,才能成立。

朱利安·巴恩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ertz 的精彩文章:

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公開」關係了,我卻只想和名畫撞個臉

TAG:Hert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