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最不認真——鴻門焉能殺劉邦

中國人最不認真——鴻門焉能殺劉邦

中國人最不認真——鴻門焉能殺劉邦

老共產黨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中國人就最不講認真。

一般來說,只要給出一個說法,中國人往往就認了這個說法而不去較真。所以偉大領袖說得好,中國的事常常是掛起來,不行的話,可以掛個一萬年嘛(此話是針對羅瑞卿事件而發)。但偉大領袖又說了,一萬年太久。那麼,中國的事老是這樣掛著,也總不是個事。如果像菜九一樣,不輕易認可現行說法,而想較個真,就可能發現事情並不像人們以前認定的那樣。於是那些本可掛上萬把年的事,或者也掛不下去了。鴻門宴產生的糊塗的認知已經掛了不止兩千年了,菜九覺得不能這樣再掛下去了。所以出手清理了一下,菜九的《千古不散鴻門宴》基本上講清楚其中的關節了。但是項羽可不可以殺害劉邦的問題討論不夠充分,現單獨討論這個問題。

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害劉邦一事,千古之下,仍令無數讀書人扼腕長嘆。要讓菜九來說的話,這些扼腕長嘆的人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鴻門宴不是個殺人的地方,吃飯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殺人,所以最終沒有殺人又有什麼奇怪又有什麼可惜呢?

鴻門宴的要害簡單說就是:因項羽對劉邦王關中的前景堅決不接受,暴怒著要武力解決劉邦,劉邦情知不敵,便對到訪的項伯承諾出讓王關中的權利,並且提出了對自己的安置方案(去巴蜀)。項伯見劉邦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便替項羽接受了這些條件。劉邦到項羽處會面,不過是落實敲實他與項伯的口頭約定。劉邦鴻門宴上提出的安置方案,還不包括日後劉邦通過張良運動項羽與項伯多要的漢中一郡。

換言之,鴻門宴是一場交易一場交涉,交涉內容如上。交涉目的是化解劉、項矛盾,而矛盾的實質是項羽看不得劉邦拿到最大的功勞與獎賞,到了劉邦願意把這些拱手相讓,就沒有矛盾了,但劉邦吃虧了。鴻門宴就是落實劉邦吃虧的手續。

因劉邦完全接受這個吃虧(極可能對劉邦的安置方案就是他本人提的),以《樊噲傳》說的最清楚——項羽「無誅沛公之心矣」,之所以有此變化,該傳也說得很清楚——「項羽因遂已」,即項羽已完全達到目的了。在此情況下,若項羽還要殺劉,則不僅無恥,而且無理。

當然,即使無理無恥,如果無害,項羽還是會因為劉邦會威脅到他後來的掌控全局的前景,而選擇殺害劉邦。之所以沒有殺害劉邦,也是因為此舉對項羽來說又是明顯有害的。

因為劉邦不是一個人,是一個集團,更是一支常勝軍,且與秦民眾已經形成相互信任的關係。隨劉邦參會的只有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諸人,集團內部更強的呂澤、陳豨、曹參、周勃沒有參加。殺劉之後,如劉部接受殺劉的結果則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劉邦部已在關中大得人心,而項羽因坑降卒開罪了關中人民。如劉邦部在劉邦被殺後不肯歸附,則可得到秦民的大力支持。何況秦王子嬰尚在,秦將章邯亦在,不排除眾多為秦始皇打平六國的老將仍賦閑在家,秦人完全有可能重新集結在秦國宗室的周圍,與諸侯軍隊周旋,形勢一亂,則勝負難料,項羽遭遇覆滅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即使不覆滅,項羽到手的成果付之東流是肯定的。

因為這樣的前景非常明顯,所以鴻門宴之後,劉邦、項羽在一起主持分封長達四五個月,項羽也沒有殺害劉邦。而那個時候殺害劉邦的風險,比鴻門宴的時候要小很多。項羽的部隊已經接管了關中並佔據了要害,秦王室族人基本殺盡,此時尚且不敢殺害劉邦,在鴻門宴的時候,項羽的部隊完全是客軍,又如何能殺害劉邦呢?

既然殺滅劉邦有那麼多危害,怎麼項羽一開始要動武攻殺劉邦呢?

那是因為劉邦佔據了反秦第一功與最大獎賞,項羽絕不能容忍,縱然全部毀滅也在所不惜。現在劉邦把這兩樣主要是後一樣都讓項羽發落,這樣就可以安全地處理劉邦,項羽又怎麼會在滿足了全部訴求後,還要弄險,將自己置於兇險莫測之境地呢?廣大後人看不到這些,只知道日後項羽敗給了劉邦,還不如當初就幹掉劉邦,以絕後患。他們怎麼沒有想到,縱然兩軍火併,劉邦軍必定失敗,不代表劉邦不能逃脫。而一旦深入項羽大營,劉邦就真的插翅難飛了。所以劉邦如果不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又怎麼敢深入到項羽大營自投羅網?

可能廣大看客會問:既然劉邦有如此強大的實力,為什麼選擇了輕易就範?要讓菜九來判斷,則是項羽欲發動攻擊時,劉邦的人馬分布在關中的廣大區域,而且沒有作作戰準備。所以劉邦與項羽的懸殊不是十萬對四十萬,極可能是不到一萬對四十萬,根本無法較量。其實劉邦完全可以逃跑尋找自己的主力部隊,但這樣一來,舊秦的勢力很可能會死灰復燃。所以為了避免雙方進入交戰之境,劉邦選擇了最為簡捷的方式——無條件妥協,並且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鴻門宴險情過去也不反悔。

還有一點很重要,即項羽主持的鴻門宴是臨時安排的。因為劉項雙方落實了劉邦對項伯的口頭約定之後,再敘舊一通,時間就不早了,項羽見劉邦作出那麼多讓步,有點過意不去,所以臨時安排吃飯喝酒。項羽可以說一點也沒有加害劉邦的打算,那些加害因素也是脫離劇本的。但項羽對臨時插播的劇情聽之任之,也表明項羽也樂意讓事態朝傷害劉邦方向自行發展。換言之,殺害劉邦是有害的這一點項羽清楚,但內心或者也有僥倖念頭,萬一劉邦死於非命也沒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樊噲出場的義正辭嚴可能打消了項羽的僥倖念頭,殺害劉邦這樣的卑劣行徑會使項羽失去所有道義上的支持。日後項羽與范增的私下嘀咕中,就有對失去道義支持的擔心。所以道義問題絕非如後世看客以為的那樣可以漠視不顧的。項羽成功地主持了分封,算是達到了人生事業的頂峰,風光無限。如果殺害了劉邦,這樣的頂峰肯定會與項羽無緣了。

後人被鴻門宴上的加害因素所吸引,管他什麼道義不道義,以為這是一舉解決劉邦存在的絕好機會,根本不顧殺害劉邦會有那麼多危險前景,以及項羽會失去頂峰的美妙前景,一味埋怨項羽為什麼不殺了劉邦。我靠,項羽難道不如你?你們這些後世看客說怪話不用負責任,當然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項羽殺人是要承擔後果的,當然要考慮周全。項羽權衡再三,把劉邦保全下來,不止是維護道義的場面,還要派別的用場,比如與三秦相互牽制。這裡面的手筋,廣大看客哪裡知道。不知道也不妨礙他們胡亂說話,結果說胡話的人多,胡話自然也多,終於泛濫成災,殆害後世也就在所難免了。

辭彙

鴻門宴是滅秦後劉邦到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項羽駐地參加的一次宴會,因為過程充滿加害因素,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帶有加害因素的飯局。

後世現場:據《徐州文史資料》18期康明超撰文《中原閱大風——漢高祖劉邦遺迹巡禮》載,鴻門坂位於臨潼縣東約十公里的鴻門堡村,公元前207年(編者注當為206年)鴻門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從南北洞開的鴻門爬上去,便是一平坂。迎面磚砌的高台豎一桿大旗,上書「楚」字,往北是劍狀鐵牌,牌後設一軍帳,帳內塑像栩栩如生。項羽把盞靜坐,劉邦仰面驚愕,范增暗示玉塊,項莊舞劍行刺,項伯以身掩護,樊噲持盾怒視,再現也鴻門宴緊張的氛圍和各歷史人物鮮明的性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段道場 的精彩文章:

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又怎樣

TAG:九段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