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回收日漸式微,快時尚能否為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買單?
本文系商業周刊App付費文章,禁止轉載。
新衣服變得和舊衣服一樣便宜,貧困國家也紛紛放棄舊貨貿易
中國成為最受歡迎的救災毯製造國,搶佔了印度很大一塊市場
幾十年來,捐贈一直是富裕國家的消費者無需背負任何心理負擔就能把穿過的舊衣服處理掉的途徑。在一個有利可圖的良性循環中,一張全球性的貿易商網路會將這些衣物收集起來,將它們按質分類,然後運到世界各地,實現回收利用、再穿,或者加工成碎布和填充物。
舊衣回收過程
二手服裝難以為繼
如今,這個循環已開始逐漸瓦解。時尚潮流的變化正日益加快,新衣服變得和舊衣服一樣便宜,貧困國家也紛紛放棄舊貨貿易。如果服裝的生產和銷售方式沒有明顯改變,很可能會導致環境災難。
沒有誰比印度巴尼伯德市的大約200家舊衣物回收公司對這種轉變更為警覺了。位於德里以北大約88公里的這座塵土飛揚的城市擁有45萬人口,至少近20年來都是全世界最大的羊毛衫回收地,由此也成為了總規模40億美元的二手服裝貿易產業中的重要一環。
印度巴尼伯德市的周邊工廠
巴尼伯德的工廠專門生產一種人們熟知的「低質」紡織品,這種面料是用回收來的羊毛衫加工成的低質紗線紡織而成。他們的大部分產品都用於生產廉價的救災毛毯。這是一門非常好的生意:在2010年代初的鼎盛時期,巴尼伯德的低質紡織品廠商可以每天生產10萬張毛毯,占整個救災毯市場的90%。
不過,在21世紀初,現金充裕的中國製造商早已開始了現代化生產,這類工廠每天的毛毯產量是巴尼伯德的很多倍,而且顏色種類更齊全。印度拉梅什羊毛工廠(Ramesh Woolen Mills)的總經理拉梅什·戈亞爾(Ramesh Goyal)告訴我說,中國的製造業已經非常高效,一條新的搖粒絨毯售價僅為2.50美元,而再生毯的價格為2.00美元。這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救災毯製造國,搶佔了巴尼伯德很大一塊出口市場。
巴尼伯德由此開始了轉變。五年前,那裡還沒有人生產新的搖粒絨毯。現在,大約有50家這樣的工廠。拉梅什羊毛工廠於2016年從中國引進了一條生產線,將產量從每天7000公斤提高到1.2萬公斤,其中三分之二是搖粒絨。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品種和生產速度都很滿意。
「快時尚」危機
然而,任何對於巴尼伯德及其客戶的好消息,都是捐贈者和自然環境的壞消息。即便巴尼伯德在鼎盛時期生產的是低質產品,它也不大可能左右二手服裝紛紛湧入市場尋求獲得回收利用的旺盛潮流。從2000年到2015年,全球服裝產量增加了一倍,而一件衣服在丟棄前的平均穿用次數下降了36%。在中國,服裝的平均穿用次數更是下降了70%。
因此,「快時尚」的興起為我們帶來了一幅暗淡的前景:在回收利用市場不斷萎縮之際,二手服裝日益增多的趨勢卻持續增強。從環保角度來看,這是個大問題。服裝行業已經佔全球碳排放的10%;隨著回收市場的解體,該行業的碳排放可能進一步增加。
印度垃圾場的廢棄衣物
好消息是,沒有人比服裝行業本身更有動力去解決這個問題。氣候變化可能造成氣溫升高和乾旱加劇,大幅降低棉花產量,從而使服裝生產變得更難以預測,成本也會更高。這顯然是行業高管們的關切。
問題是該如何應對。一些品牌,如Hennes & Mauritz AB (H&M)和巴塔哥尼亞公司(Patagonia Inc.)正試驗用再生材料製成的新型纖維,這可能會有幫助。但從長遠來看,服裝業應努力重新重視起消費者對於耐用性和質量的要求,當然,要相應地收費。方法包括對服裝提供保修,並附上標籤告知消費者產品的預期使用壽命。與此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快時尚的渴求,各個品牌或許也應該去探索基於會員形式的時裝租賃業務,比如中國的YCloset ,或者其他更可持續的模式。
這些選項都不大可能取代巴尼伯德特以及曾經把富人舊衣變成窮人廉價服裝的紡織業重鎮。然而,不管你喜不喜歡,那個時代都行將結束。現在的挑戰是找到一整套新的解決辦法。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撰文:Adam Minter
編輯:白珍妮 、周沁瑤
翻譯:王忠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