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付亂扔東西的娃,這招准管用!

對付亂扔東西的娃,這招准管用!

孩子1歲,他總是隨手拿到東西就扔,看見什麼扔什麼,不管能摔碎的、不能摔碎的,大人跟在屁股後面收拾東西非常累。也打過小屁股,管用一陣就又不管用了,該怎麼處理呢?

一,2歲前的這些「壞習慣」,是聰明的表現?

寶寶的大腦發育到新台階,出現如亂扔東西、總是吃手、愛光著腳等等,這是孩子進步的表現。

寶寶大約4個月開始,就可能有認生的現象了。這是寶寶成長的自然階段,也是寶寶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過程。別逼著寶寶和陌生人打招呼,可能給寶寶留下「和人交往不愉快」的印象。

吃手,寶寶的「共同愛好」,2歲前是寶寶的「口欲期」,這種「感覺刺激」有利於大腦的發育,實現自我安撫應對自己焦慮的情緒。2~4歲間會學到其他自我安慰手段,如語言、食物或者玩具,吃手行為就會消失。

寶寶扔東西是大腦主動支配手部運動的開始,是發育到一定階段,寶寶的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都獲得了進一步發展,需要練習扔!寶寶用這種方式探索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慢慢地認識世界,認知能力在進步,它可以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

光腳對孩子是有好處的,雙腳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接受地面的刺激,更好地感知地面的高低變化,促進感官和大腦建立聯繫,從而走得更穩、更協調。

寶寶3歲以後,這裡說的大部分的「壞習慣」都會自己消失。作為父母,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理解和引導孩子,陪伴他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二,扔東西是好事!如何輕鬆應對?

1歲左右的寶寶愛亂扔東西,是寶寶通過扔東西,來練鍛煉手部動作的協調性,鍛煉體力,增強自我意識;一些小孩子故意扔東西,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這時命令他,他不會服從,因為這樣可以受到更長時間的關注;好奇心強的寶寶,用這種方式探索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慢慢地認識世界,認知能力在進步,是開發智力的過程。

這個階段對寶寶的運動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寶爸寶媽只告訴他們「不能扔」是沒用的。合適的做法是把那些易碎、易撕、易壞的物品收起來,告訴他們什麼可以扔,什麼不能扔,以及在哪兒可以扔。

主動把一些不同形狀、不同色彩、不同特性的能摔的物品拿出來,讓孩子在合適的環境里,鼓勵孩子摔!這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豐富孩子的探究體驗。讓他做一些和生活習慣相關的活動,如丟垃圾,往箱子里扔玩具遊戲等,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果寶寶扔的東西不對或扔的方向不對,利用孩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心理特點,媽媽可以假裝成不能被扔的玩具或用品,如飯碗。邊哭邊說:「你把我摔裂了」,引導孩子哪些東西不能扔。

三,如何應對寶寶發脾氣扔東西?

寶寶第一次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應該持不予理睬的態度,專心於其它事情,冷處理往往很奏效。

寶寶發脾氣扔東西,主要集中在2-10歲間。多數是由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引起。家長首先要找原因,對於恃寵而嬌的孩子,家長應該徹底改變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忍讓。要求不合理的堅決不能答應,還可以適當給予一些懲罰,如靠著牆角站幾分鐘。要多鼓勵孩子和其他同伴玩耍,在社會交往中形成和接受規則。

孩子不良情緒疏泄不暢時,家長最好冷靜下來,想一想孩子發脾氣前說過什麼或做過什麼。接下來,我們應該蹲下身子,把孩子抱在懷裡,輕聲的說:「寶貝,你心裡難受有不開心的事,媽媽會儘力幫助你。」讓孩子向你傾訴。等孩子平靜後,要讓他學會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負責,可以進行必要的懲罰,如收藏寶寶心愛的玩具。

母親運用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養成整理和收拾玩具的習慣。創造一個能使孩子樂於整理,能夠整理的環境,在孩子整理得很好時要給予表揚。

至於那些可能存在能力缺陷的孩子,應該給予包容和理解。對待這部分孩子要有愛心,花更多的時間來正確方法引導寶寶。注意不要喋喋不休地教訓孩子,切忌『以暴制暴』打罵。

小編說:

教育寶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疲憊的身體,低落的情緒,再加上工作的壓力,導致很多麻麻都有對寶寶發脾氣的經歷,發完脾氣後又會又無比自責。如果不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情緒,發脾氣會上癮,這種惡性循環對寶寶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連心月嫂 的精彩文章:

漲姿勢!中醫里食物講溫、熱、寒、涼「四性」你都造嗎?

TAG:心連心月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