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電子行業專題

消費電子行業專題

iPhone X 引領未來手機創新方向,優質龍頭有望強者恆強

隨著智能手機行業進入存量階段,為吸引消費者換機,終端廠商不斷為手機增添創新功能,使得整個行業趨向高端化和集中化。2017 年發布的iPhone X 達到了目前技術所能實現的巔峰,我們預計 2018 年 iPhone新品將繼續沿用 iPhone X 設計形態,這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創新指明了方向。在手機創新升級的過程中,優質龍頭供應商有足夠的技術儲備、人才積累、客戶資源和資本實力,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強者恆強的態勢。

OLED 全面屏:新型顯示優勢突出,帶動手機零組件巨變全面屏在視覺表現與單手操作之間實現了完美的平衡,將是未來手機外觀設計的主流選擇。實現全面屏不是更換一塊更大的顯示面板那麼簡單,而是對面板、指紋識別、受話器、前置攝像頭、天線等零組件重新設計的系統工程,將帶動手機零組件發生巨變。有技術積累的龍頭廠商將深度受益於 OLED 全面屏趨勢。

無線充電:行業快速擴張,國內廠商深度受益

在蘋果和三星兩大巨頭的帶動下,無線充電市場有望快速擴張。根據IHS 的預測,全球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將從 2015 年的 17 億美元增至 2024年的 15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27%。無線充電產業鏈主要包括方案設計、電源晶元、磁性材料、傳輸線圈和模組製造,國內企業在後三個環節具備較強競爭力,有望深度受益於無線充電行業的爆發。

3DSensing:光學新升級,開啟交互新時代

iPhone X 搭載的 3D 成像技術將交互方式從平面升級成立體,擁有更優畫質的同時,獲取拍攝對象深度信息,有效提高了手機對拍攝對象的特徵識別,給手機帶來了人臉識別、AR 等新功能,將是蘋果未來內容戰略的重要硬體載體。

非金屬後蓋:曲面玻璃成為主流選擇,陶瓷後蓋是高端重要補充

由於無線充電和 5G 高頻通信的需要,非金屬後蓋將逐步成為手機外觀件的必然選擇。玻璃因為工藝成熟、產能充沛、成本較低,是目前滲透率提升最快的非金屬材料。陶瓷後蓋更美觀、更高檔、更耐磨抗摔、品質感更優,完美契合當下手機高端化的發展趨勢,將是高端機型的重要選擇。

投資建議

在智能機行業的新一輪創新升級中,我們認為只有龍頭廠商有技術積累、人才集聚、客戶資源等多重優勢,同時不斷開拓新品類,有望保持強者恆強的格局,我們建議關注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廠商,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智能手機銷售不及預期;OLED 面板產能投產慢於預期;3D Sensing滲透慢於預期;無線充電普及進度慢於預期;非金屬後蓋價格下跌風險。

1、優質供應商將是行業高端化與集中化的受益者

1.1、高端化與集中化是消費電子未來的兩大趨勢

隨著智能機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各終端廠商不斷挖掘消費者的需求,並針對性地配備創新功能,智能機不斷呈現出高端化的趨勢,售價也在不斷提

升。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的數據,從 2017 年 Q2 到 Q3,千元以下手機佔中國線下手機市場份額正在縮小,而 2000-2999 元機型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僅單季度增長便超過 8 個百分點,我國中高端手機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從各品牌主流旗艦智能手機的價格來看,iPhone、Galaxy S 系列、Pixel 的每年系列產品價格不斷攀升。

隨著智能手機行業進入存量階段,競爭不斷加劇,強者恆強態勢不斷凸顯,行業份額不斷集中。根據 IDC 的數據,17 Q3 與上年同期相比,前五大品牌在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上均取得較大提升,而其他品牌市場份額則不斷萎縮,從 16Q3 的 46.4%下降到 17Q3 的 39.1%。

1.2、產品升級與品類擴張成為優質供應商的增長動力

隨著智能機市場進入存量換機階段,產品升級成為行業的主旋律。產品升級是在已有零組件的基礎上升級創新,而對於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廠商而言,它們在技術儲備、人才積累、客戶資源、資本實力上均遠勝於其他廠商,更受益於產品升級趨勢。由於單一產品通常市場空間有限,所以供應商們通常會有較強的動力去擴張品類。中國供應商擁有更低的成本、更優質的服務、更龐大的國內市場,在品類擴張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對於已經成功打入蘋果、三星等大客戶供應鏈的廠商,藉助大客戶平台,它們更便於實現品類擴張。在產品升級與品類擴張兩大動力的推動下,我們仍然看好中國的優質零部件供應商,未來有望持續強者恆強。

2、未來手機創新將主要有四大主題

iPhone X 是蘋果公司為紀念 iPhone 誕生十周年所推出的紀念產品,是開啟智能機新時代的標誌性產品,達到了目前技術儲備所能實現的巔峰。iPhone X 主要包括四大創新點:OLED 全面屏、3D Sensing、無線充電和非金屬後蓋,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引領手機創新方向。

OLED 全面屏實現更高視覺體驗。iPhone X 採用了 OLED 製作的全面屏,極大提升了手機的顯示效果與外觀表現力。OLED 顯示屏具有色彩對比度高、色域廣、自發光、透明等諸多優點,能極大提升顯示效果。全面屏具有增強外觀表現力與適合大屏操作等優點,能極大提升手機顏值。

3D Sensing 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iPhone X 取消了指紋識別,選擇採用 3D 感測器進行面部識別的方式進行解鎖,面部識別功能被命名為 Face ID。Face ID 除了解鎖功能,還能生成動態的 Animojis 表情,相比 emoji 表情更生動形象,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整個系統除了能用於 Face ID 人臉驗證,也可以擴展自拍功能和 AR 效果疊加,將是蘋果公司內容戰略的重要載體。

無線充電帶來更好的移動體驗。蘋果在 iPhone 8/X 上首次運用了支持Qi 標準的無線充電技術,只要是支持 Qi 標準的無線充電器都可以為 iPhone 8 和 iPhone X 充電。iPhone X 還支持 Air Power 混合無線充電,通過 AirPower 無線充電板,用戶可以將 iPhone X、Apple Watch、Air Pods 這些設備同時放在充電板上充電。

非金屬化提升外觀與通信體驗。iPhone X 採用玻璃與 OLED 顯示屏的組合,使手機呈現晶瑩剔透的美感,帶來一體化的效果且讓無線充電成為可能。全面屏時代來襲,天線設計難度加大,非金屬後蓋有利於凈空設計,5G時代大規模 MIMO 技術也需要非金屬後蓋,使信號不受屏蔽,非金屬後蓋將成為主流選擇。

iPhone 作為消費者心目中「完美」的代名詞,是智能手機行業的標杆,其創新通常會被安卓廠商跟進。我們預計安卓旗艦機會在 2018 年上半年開始配備無線充電和非金屬後蓋,從 2018 年下半年開始配備 OLED 全面屏和3D Sensing 功能。供應鏈企業有望繼續受益於終端產品的這四大升級主題,龍頭企業有望強者恆強。

3、OLED 全面屏:零組件迎來發展新機遇

3.1、OLED 顯示屏市場規模有望快速擴大

全面屏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完美的操作體驗。由於其極高的屏佔比,使屏幕所呈現的圖像極具視覺衝擊力。大屏手機給消費者帶來更佳的體驗,但此前大屏手機難以操作,而 OLED 可以在保證顯示面積的情況下縮小整體體積,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全面屏將使 OLED 加速成為主流顯示技術。LCD 顯示屏用於全面屏時面臨諸多困難:需要重回雙晶元(Touch IC 和 Driver IC)控制;晶元封裝需要用 COF(Chip on Film)代替 COG(Chip on Glass);背光模組的導光板需要重新設計;異形切割時良率有限。OLED 顯示屏可以避免上述問題,將加速成為主流選擇。

OLED 全面屏市場空間大。根據韓國市場調查機構 UBI Research 的報告,預計 2021 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貨量將增長至 17 億片,將較 2016 年 3億片增長 4.67 倍,2021 年的營收金額將達約 750 億美元,約合 5,100 多億元人民幣,較 2016 年 150 億美元增長 4 倍。

國內廠商有望受益 OLED 發展趨勢。從產業鏈來看,OLED 主要包括上游的設備與材料、中游的面板製造以及下游的終端應用三個環節。在上游設備與材料環節,蒸鍍機、高精度金屬掩膜版、有機發光材料、光掩膜版、光刻膠等較為關鍵。在中游製造環節,包含背板段、前板段和模組段三個步驟,背板段的關鍵在於驅動電路製造的極高精細度與電氣性能的均一性,前板段的關鍵是蒸鍍過程的對位精度和封裝氣密性,而模組段的整體難度較低。在下游應用環節,則是智能手機、電視、智能手錶、VR 等終端設備。

我國企業已成功參與到 OLED 顯示屏製造過程的諸多環節中。京東方的綿陽 OLED 產線已於 2017 年 10 月量產,是全球除三星外的首條小尺寸柔性 OLED 產線,首批客戶將主要為國內手機廠商。目前,京東方、深天馬、華星光電等仍有多條柔性OLED 產線在建,產能將在 2019 年後陸續開出,將是柔性 OLED 普及的重要受益者之一。大族激光在面板激光切割上面技術領先,同時背靠全球最大的柔性 OLED 生產地,也將深度受益。

3.2、OLED 全面屏給手機零組件帶來發展新機遇

OLED 全面屏可使顯示效果的得到極大提升,但實現全面屏不只是更換一塊更大色彩更豐富的顯示面板,而是對身份識別、受話器、前置攝像頭、天線等零組件重新設計的系統工程。

身份識別:3D Sensing 與屏下指紋識別將成主流。iPhone X 搭載著 3D Sensing,人們只需要「刷臉」即可解鎖。從消費者的使用反饋來看,人們普遍對3D Sensing具有較高的評價,我們認為3D Sensing將逐步成為主流選擇。但目前 3D Sensing 功能面臨產能和技術上的限制,安卓廠商大規模採用還存在技術困難,所以在短期內仍將是屏下指紋識別成為主流。

聲學:受話器升級優化開槽。受話器即為聽筒,用來在通話時傳輸聲音,在非全面屏手機中常放置在上邊框,優化開槽是將手機全面屏異形切割,留出一部分用於放置受話器。這樣可以保證通話效果,也可以保持全面屏的美觀。OLED 全面屏使用此方案可以更好地保證切割良率,iPhone X 即是用了此方案。

前置攝像頭:異形切割保證攝像頭功能。前置攝像頭受限於封裝尺寸與光線採集技術,暫時無法實現屏下攝像頭的功能,異形切割將是未來的主流選擇。但為了儘可能保證屏幕的完整,切割區域需要比較狹小,所以縮小封裝尺寸將是攝像頭進化的長期方向。

天線:需要重新優化設計。手機天線需要遠離金屬, 即天線主體周圍需要一部分「凈空」。對於全面屏手機,由於上下邊框變得更窄,天線與金屬中框的距離更近,「凈空」比傳統屏幕更少。另外全面屏手機的受話器、攝像頭等器件需要更高的集成度,與天線的距離也更近,給天線留下的「凈空」區域比傳統屏幕更少。iPhone X 使用了 LCP 天線,可以較好地保證天線功能,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天線設計方式。

4、無線充電: 行業快速擴張,國內廠商深度受益

4.1、巨頭引領新潮流,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

2017 年 9 月蘋果發布的新一代 iPhone 共包括 iPhone X、iPhone 8 和iPhone 8 Plus 三款新品,均配備了無線充電功能,而三星早在 2017 年 2 月就發布了同樣搭載無線充電的 Galaxy S8。蘋果和三星作為手機行業標杆,其創新將成為其他廠商學習的方向。目前索尼Xperia Z4v、谷歌Nexus 6、摩托羅拉Droid Turbo、諾基亞Lumia930、YotaPhone 2、OPPO Find 9 均已採用了無線充電功能,未來,華為、小米等更多的主流手機廠商都有望搭載無線充電功能。

無線充電市場將實現快速擴張。根據 IHS 數據,2016 年全球無線充電接收端產品出貨超過 2 億件,其中與智能手機相關的接收端出貨超過 1.6 億件。同時 IHS 預測,全球無線充電市場僅接收端設備出貨量將從 2015 年的1.6 億件增長至 2024 年的 20 億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30%;而無線充電市場的總規模將從 2015 年的 17 億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15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27%。

4.2、國內廠商深度參與供應鏈,有望全面受益

無線充電產業鏈主要包括方案設計、電源晶元、磁性材料、傳輸線圈、模組製造五個環節。

電源晶元主要被國外大廠壟斷。電源晶元主要包含發射端 Tx 和接收端Rx 晶元,Tx 負責將輸入電源按照特定頻段無線電信號發送給對方,Rx 負責將無線電信號轉換為電能。無論是接收端還是發射端,晶元市場主要是被國外晶元廠商所壟斷,如高通、博通、TI、IDT、NXP 還有台灣的 MTK 等。

充電線圈:發射端單線圈到多線圈,接收端密繞線圈將成為主流。無線充電的接收端和發射端都需要充電線圈,接收端對體積要求更明顯,發射端對功率和散熱考慮更多,目前由 FPC、繞線線圈和扁平線圈方案,其中多股繞線即將成為主流,主要的進入壁壘在於廠商的精密加工水平以及與上下游的銜接能力。線圈做的好的國外企業有 TDK、MURATA(村田)、松下等,國內企業的代表有立訊精密、信維通信、順絡電子、碩貝德等。

磁性材料:鐵氧體是主流,非晶納米晶潛力巨大。無線充電器主要用到的磁性材料有:釹鐵硼永磁體、NiZn 鐵氧體薄磁片、MnZn 鐵氧體薄磁片、柔性鐵氧體磁片;用軟磁鐵氧體材料製作的各種隔磁片作為無線充電技術的主要部件,在無線充電設備中起增高感應磁場和屏蔽線圈干擾的作用。無線充電器對軟磁鐵氧體材料機能和產品尺寸、可靠性等要求較高,接收端對其要求更高。此外,磁性材料在無線充電中還有可能充當定位功能,也就是磁吸式感應無線充電。除了鐵氧體外,鐵基非晶和納米晶也可用於無線充電,未來潛力大。MnZn 鐵氧體和鐵基非晶和納米晶都可以用於發射端或者收端,而 NiZn 鐵氧體只適用於接收端。

模組製造:壁壘較低,解決方案商競爭力強。目前無線充電模組對於製造能力的要求不高,比如在接收端產品上所需要的設計能力就是簡單計算線圈的圈數和線圈的大小,另外計算磁性材料材質和數量的選擇,簡單的軟體模擬就可以實現。整體而言,無線充電的壁壘從製造和電路設計的門檻都遠遠低於手機的製造與電路設計的門檻,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公司可以切入。未來無線充電領域注重公司的電路設計能力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掌握磁性材料資源或者是線圈製造能力強(成本控制好)的公司競爭優勢更強。

5、3D Sensing:光學新升級,開啟全新使用體驗

iPhone X 搭載的 3D Sensing 技術可以獲取拍攝對象深度信息,有效提高了手機對拍攝對象的特徵識別,給手機帶來了人臉識別、AR 等新功能,將是蘋果未來內容戰略的重要硬體載體。3D Sensing 是靠 iPhone X 頂部一小塊沒被屏幕覆蓋的區域實現的,該區域整合麥克風、揚聲器、前置鏡頭、環境光感測器、距離感應器、紅外線鏡頭、泛光感應元件、點陣投影器等八個部件,蘋果將整個系統稱之為原深感鏡頭(True Depth Camera System)。

iPhone X 的 3D Sensing 主要由 5 大部分組成:(1)紅外線(IR)發射模組:用於發射經過特殊調製的紅外光至拍攝物體。(2)紅外線(IR)接收模組:接收由被拍攝物體反射回來的紅外光,通過計算獲取被拍攝物體的空間信息。(3)鏡頭模組:採用普通鏡頭模組,用於 2D 彩色圖片拍攝。(4)圖像處理晶元:將普通鏡頭模組拍攝的 2D 彩色圖片和 IR 接收模組獲取的 3D 信息集合,經演算法處理得當具備 3D 信息的彩色圖片。(5)演算法與系統集成。

從產業鏈來看,3D 感測器包括發射端和接收端兩部分,發射端主要包括 VCSEL 激光源、DOE 擴散片、WLO 準直鏡頭以及模組等,接收端主要包括窄帶低通濾光片、特製紅外 CMOS 感測器以及模組等。

VCSEL 激光源用於發射 940nm 點激光,具備體積小、光電轉換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的優點,目前主要的供應商是 Lumentum、II-VI 和 Finisar。

DOE 擴散片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將點光源轉換為散斑圖案,主要由德國CDA 公司生產。

WLO 準直鏡頭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將波瓣較寬的衍射圖案校準匯聚為窄波瓣的近似平行光,Heptagon 掌握了該領域大部分專利,國內的水晶光電可以參與其中一部分鍍膜工藝。

窄帶低通濾光片是用於過濾掉接收端除紅外光以外的其他光,製造難度遠高於傳統濾光片,目前美國的 VIAVI 和國內的水晶光電可以提供。

特製紅外 CMOS 感測器與普通的 RGB 不同,只需要對紅外光成像即可,像素要求也不高,通常只需要 200 萬像素,目前主要由 STM 供應。

在模組端,我國企業具有很強的實力。歐菲科技已完成對索尼華南的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攝像頭模組生產製造水平,2017 年下半年單攝產能約50KK/月,雙攝產能約 8KK/月,同時也與 Mantis Vision Ltd 達成戰略合作,卡位演算法資源。舜宇光學對雙攝模組業務積極布局,成為國內首家雙攝模組廠商,具備先發優勢,公司同時布局高端鏡頭,未來持續受益於雙攝和汽車ADAS。水晶光電積極擴張藍玻璃 IRCF 產能,未來將持續受益。

6、非金屬後蓋:曲面玻璃迎來發展新機遇,陶瓷擴展應用新空間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機採用金屬後蓋,但是隨著無線充電和 5G 通訊的推廣,金屬後蓋的電磁屏蔽影響已經不容忽視,非金屬材料成為手機後蓋的必然選擇。而在玻璃、陶瓷、塑料三大非金屬材料中,塑料物理性能較差,大概率將主要用於低端機中,而玻璃和陶瓷則有望成為主流選擇,有望打開成長新空間。

蘋果和三星已選擇玻璃方案。在 2017 年發布的 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 iPhone X 上,蘋果使用了 2.5D 玻璃方案。2015 年,三星 Galaxy S6 開始採用玻璃機身,2017 年發布的 Galaxy S8/S8+採用 3D 玻璃方案。玻璃後蓋配合柔性 OLED 顯示屏,大幅提升手機的外觀表現力。

曲面玻璃行業正迎來發展新機遇。一方面是玻璃後蓋的普及帶來應用空間的翻倍,另一方面是 2D/2.5D 玻璃向 3D 玻璃升級帶來 ASP 和毛利率的大幅提升。

與 2D 玻璃和 2.5D 玻璃相比,3D 玻璃加工主要增加了熱彎環節。熱彎是將平面玻璃加熱至 600 攝氏度左右,待玻璃軟化後經熱彎機壓製成型。在熱中,經常出現難以控制溫度和精度的現象,使得玻璃不同部位受熱不均而出現破裂。同時在操作熱彎機時,需要引進專業的成型工藝工程師進行模具、板材、工藝參數調整,缺乏熟練工程師的企業將難以掌握熱彎技術。

在完成熱彎工藝後,後續加工都是在曲面上,加工難度相比平面玻璃再次大大提高。後續加工難度主要集中在曲面拋光、曲面印刷和曲面貼合三大工藝上。在曲面拋光環節,需要對 3D 玻璃的兩面單獨進行加工,需要根據產品的結構特徵開發特殊的拋光設備和拋光材料,設計 3D 拋光模具,並引進專業的拋光技術工人。在曲面印刷環節,需要開發全新的裝飾工藝,如噴塗、曝光顯影、紋路刻蝕、3D 拉絲、3D 貼合等,需要開發與工藝相配備的新設備,並且需要引進新的技術工人。在曲面貼合環節,需要開發獨特的 3D曲面貼合保護膜、菲林等技術,需要引進專業的貼合設備、貼合人員與貼合工藝。

3D 玻璃加工的高壁壘給龍頭廠商帶來了較深的護城河,我們認為龍頭廠商將有望強者恆強。藍思科技作為玻璃加工環節的巨頭,在全球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並給蘋果、三星等國際大客戶供應產品,2017 年 8 月客戶需求集中釋放,預計 2018 年底產能達 5000 萬片左右。

陶瓷後蓋拓展應用新空間。陶瓷更美觀精緻、更高檔、更抗摔、更耐磨、品質感顯著好於其他材質,這些屬性恰好符合目前高端化的發展趨勢。2017年發布的小米 MIX 2 獲得了大量消費者青睞,完成了向高端手機的衝擊。華為 P9 也採用了陶瓷後蓋,P9 的陶瓷白採用 5 層鍍層工藝,讓金屬手機表面呈現出陶瓷般質感和晶瑩光澤。隨著氧化鋯陶瓷後蓋的產能和良率的逐步提升,未來華為、OPPO、VIVO、小米都有可能採用陶瓷方案。目前蘋果雖然沒有推出陶瓷版 iPhone,但已推出 Apple Watch Series2 高端陶瓷版,也展現蘋果對陶瓷材料作為消費電子外觀件材質的認可。

陶瓷後蓋市場廣闊,我們預計消費電子陶瓷外觀就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 億元。陶瓷作為高端機型後蓋材質已進入主流手機廠商的視野,成本較高和產能不足成為陶瓷後蓋的主要瓶頸,隨著產能和良品率不斷提升,供貨瓶頸消除後產業爆發潛力大。而在可穿戴設備領域,Apple Watch 出世就採用陶瓷後蓋,這為其它廠商樹立了典範,再加上智能手錶長期佩戴在手腕上,也對後蓋材料的親膚性要求高,陶瓷恰好符合這一特性。

陶瓷後蓋加工難度大,粉體和燒結是關鍵。氧化鋯陶瓷從納米級粉體、配方、漿料再到成型、燒結、後加工,產業鏈條非常長,製程複雜,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到產成品的良品率,不同廠商良率差異較大。

粉體製備是核心。納米氧化鋯粉體是手機陶瓷後蓋主要的原材料,氧化鋯陶瓷粉體純度、顆粒大小和形狀等各種性能直接決定了陶瓷後蓋的良品率、抗摔耐磨性能等,粉體的技術壁壘也最高,目前絕大多數納米級高端粉體製造技術掌握在日美德等少數國家手中。手機後蓋用粉體性能要求高,可以兼顧性價比和產能規模的廠商較少。

納米氧化鋯其製備方法有化學共沉澱法、水熱法、氣相沉積法和氣相熱分解法等,其後燒結過程是製備陶瓷後蓋的關鍵,溫度控制環節極其複雜,最終各家廠商燒結良品率差異大。

我們認為整個產業鏈條如粉體、毛坯、後加工等廠商都將受益,具備高度垂直一體化能力的廠商三環集團存在較明顯的競爭優勢,在陶瓷後蓋的粉體及後蓋生產產能已遠超日本競爭對手,成品後蓋的抗摔能力也已好於日本廠商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國瓷材料通過大規模擴產,已經大幅降低粉體價格,成為蘋果 Apple Watch 背板陶瓷材料作為主供應商。

7、相關標的

在智能機行業的新一輪創新升級中,我們認為龍頭廠商有技術積累、人才集聚、客戶資源等多重優勢,同時不斷開拓新品類,有望保持強者恆強的格局,建議關注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廠商。

7.1、信維通信:依靠大客戶平台,實現多品類擴張

信維通信是全球移動終端天線龍頭供應商,其天線主要用於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工業等終端。公司圍繞射頻技術及大客戶平台,銷售天線及射頻模塊業務,並提供與射頻可能形成協同的 NFC 無線充電模塊、射頻隔離、連接器、音頻等一攬子產品解決方案。

公司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技術研發方面,公司已成為國內射頻領域核心研發平台,並打造了多個技術服務中心,其研究所還被深圳市政府定為重點支持的 5G 研究所。此外,公司還積極與國內外知名院校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在技術上形成了綜合性優勢。運營、管理方面,因為近年終端加速換代,創新點眾多,終端廠商的定製化要求越來越強,公司具備快速響應能力,並且能夠根據客戶需求靈活調整批量生產能力。隨著手機行業進入存量階段,供應商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公司在技術研發能力與快速響應能力上具有較強的優勢,有助於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發展。公司全面開拓新品類,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由於手機銷量不會持續增長,所以任何單一零部件都不足以保證供應商的持續發展,對此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多品類擴張,這也是在全球眾多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中一再上演的發展邏輯。

公司積極開拓新品類,在手機領域,公司將圍繞天線能力多產品線布局射頻隔離、射頻連接、NFC 無線充電模塊、音頻等新產品,單機價值量提升十倍以上;此外,平板和筆記本電腦天線產業啟動,價值量比手機天線提升多。同時立足長遠,迎接 5G 大時代的到來。5G 將在天線、射頻器件、射頻模塊等領域要求更高的集成度,射頻模塊的單機價值量也將提升到 50 美金左右,是一片十分廣闊的藍海。公司面對 5G 機遇卡位較早,在 2017 年 5月與中電五十五所合作,雙方在 SAW 濾波器、功率器件原材料與 MEMS 器件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同時,公司還具備天線前沿研發團隊和大量技術實現人才,並成立了 5G 研究院,通過戰略卡位 MIMO 陣列天線、材料及工藝,公司在 5G 時代將具備極大的發展機會。

我們認為公司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管理實力、大客戶平台,同時積極開拓新品類,在未來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建議投資者關注信維通信。

風險提示:5G 天線出現重大技術變革;無線充電進入大客戶不及預期;濾波器新業務開拓客戶不及預期。

7.2、三環集團:先進材料專家,陶瓷後蓋快速推進

三環集團掌握陶瓷全製程能力,依託粉體製備能力搶佔制高點。公司專註於陶瓷領域長達幾十年,從前道粉體製備到燒結和加工成型均具備極強的實力,實現了全產業鏈覆蓋,並自製相關設備,保證了產品良率和公司較高的盈利能力。

粉體配方是三環集團有別於其他結構陶瓷的關鍵,國內很多結構陶瓷廠商通過外購粉體,然後再進行成型加工。由於三環集團對陶瓷粉體材料有深刻的理解,其後續成型加工的良率一般會高於同行。以傳統產品光纖插芯為例,公司的良率遠高於同行,產品毛利率也遠高於同行。三環集團全面掌握氧化鋯陶瓷粉體的配方,擁有高固含量且具有良好流變學性能的納米氧化鋯粉體注射料有機添加劑配方技術,這個已經在光纖插芯產品得以驗證。從各項業務來看,公司也正在逐步改善,未來將保持穩步增長的勢頭,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

光纖插芯方面:價格開始企穩,未來隨量增長。2016 年和 2017 年是公司光纖插芯業務最困難時期。公司為了搶佔市場份額,2016 年採取主動降價策略,2017 年雖然價格已企穩,但是同比降價效應大幅影響了 2017 年光纖插芯盈利。未來該業務將隨著出貨量的增長而增長。

陶瓷封裝基座(PKG):從需求端來看,智能硬體大幅增加了晶振的需求,從而帶動 PKG 需求上升,此外,SAW 濾波器應用的增加也會帶動 PKG需求上升。從供給端來看,PKG 主要被京瓷、住友、NTK、三環壟斷,當前NTK 正在退出這塊市場,三環現在 PKG 訂單供不應求,產能從 3 億隻/月擴產到年底 5 億隻/月,2018 年繼續擴產,公司該業務正在高速增長。

陶瓷後蓋:小米之後,預計會有其它品牌廠商參與。小米 MIX 2 已經給市場非常良好的印象,也提升了三環的陶瓷後蓋知名度。展望未來,OPPO、VIVO、三星、華為對陶瓷後蓋已有濃厚興趣,他們都在三環做了相關的打樣。我們判斷,2018 年除了小米之外,預計會有其它品牌廠商參與陶瓷後蓋的應用。

我們看好公司掌握電子陶瓷產業從原材料到成型再到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傳統業務增長無憂;氧化鋯陶瓷後蓋市場滲透率與用戶接受度逐漸增加,未來成長邏輯清晰,同時公司陶瓷封裝基座國產替代加速,其它業務也在快速推進,公司未來增長動力充足。我們認為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良好,建議投資者關注三環集團。

風險提示:光纖插芯價格下降超出預期;陶瓷後蓋普及慢於預期。

7.3、立訊精密:精密製造能力突出,全面開拓新領域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公司體現出了強大的精密製造能力、響應客戶能力、成本控制與管理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對行業的前瞻理解,是一家優秀的電子零部件整合商。公司傳統主營業務集中在連接器領域,現不斷向聲學、天線、無線充電、FPC 等領域開拓,未來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

在 3C 連接器領域,公司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是 Type-C 連接方案的主推手。Type -C 全面提升手機充電、傳輸速度,同時頻段升級,將是未來主流的連接器方案。公司在 Type -C 領域具有深厚積累,目前已經大量出貨Type -C 產品,未來隨著 Type -C 市場不斷擴張,公司有望持續受益。

收購蘇州美特,進軍聲學領域。蘇州美特 2016 年收入約為 7 億元,主要客戶為蘋果公司,現已在大客戶體系獲多個料號,2017 年收入有望大幅提升。美特的優勢在於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完善的產品控制體系,但在零組件垂直整合和成本管控上有很大不足。公司將發揮其整合與成本管控優勢,開拓國內手機廠商等新客戶,實現美特業績的快速好轉。

在無線充電領域具備先發優勢。無線充電符合手機無孔化的創新升級方向,將徹底革新手機的充電方式。隨著蘋果 2017 年推出配備無線充電功能的 iPhone 8 和 iPhone X,安卓陣營勢必將快速跟進,無線充電市場即將迎來爆發。公司是 Apple Watch 無線充電模組的獨家供應商,同時是將在 2018年發售的 Air Power 無線充電發射端主力供應商,大概率也將在 2018 年iPhone 新品的無線充電接收端中佔據較大份額。公司也積極開拓國產手機供應鏈,盡享行業爆發紅利。

前瞻布局 FPC、天線、汽車連接器等領域,精密製造平台前景廣闊。公司利用現有技術和客戶基礎,積極局相關性強的行業,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在 FPC 領域,珠海雙贏新工廠設計年產值達到 20 億元;在天線領域,公司有望成為大客戶 2018 年新品供應商;在汽車連接器方面,公司 2012年收購福建 FJK,聯姻世界第二大汽車線束生產商住友電裝,並於 2013 年收購德國 SKU,切入德系車供應鏈體系。

我們認為公司在連接器有著深厚的積累,作為 Type-C 連接方案的主推手,將充分享受 Type-C 市場快速發展的紅利。同時公司在聲學、無線充電、FPC、天線、汽車連接器等領域前瞻布局,即將迎來新一輪高成長,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立訊精密。

風險提示:大客戶銷售不及預期;新業務布局不及預期。

7.4、大族激光:打通全產業鏈,激光設備增長動力強

大族激光是我國激光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主要從事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我們認為

公司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保持快速增長。

iPhone X 引領智能機創新方向,激光設備需求量不斷增加。iPhone X作為十周年紀念品,在 OLED 全面屏、無線充電、3D Sensing、非金屬後蓋四大領域引領了未來創新方向。在全面屏領域,機身的加工製程將會採用更多的激光設備;在面板領域,OLED 所需的激光設備相比於 LCD 更為複雜,而在 LCD 方面,LCD 全面屏具有 R 角、U 型槽等形狀,需要使用異形切割方案,增加了公司的激光切割需求。大族激光在玻璃等脆性材料激光加工以及面板激光加工的技術已經成熟,已經給相關的客戶供應了激光設備。同時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加碼高功率激光設備、機器人自動化以及脆性材料及面

板顯視裝備。

在大功率激光設備方面,國產替代打開公司增長空間。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系統在汽車、軌交、航空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我國大功率激光設備長期依賴進口,在國內的應用普及也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目前大功率激光設備主要被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壟斷,而大族高功率激光設備正快速發展,年出貨可達幾百台。受到國內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汽車、航天航空、船舶等行業崛起,傳統機械加工已經不能滿足精細加工要求,下游大功率激光器需求旺盛,大族激光將享受傳統行業轉型帶來的紅利。

我們認為公司同時受益於消費電子的創新浪潮與大功率激光設備的國產替代,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建議投資者關注大族激光。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大客戶創新進展緩慢。

7.5、歐菲科技:受益消費電子創新,積極布局汽車電子

精準布局,雙輪驅動開啟新一輪高增長。在「光學光電+智能汽車」的雙輪驅動戰略下,公司已形成消費電子三大業務(攝像頭/薄膜觸控/指紋識別)

為支撐,智能汽車為牽引的良性發展格局。產品結構合理,管理層執行力強,研發體系布局全球,順應消費電子創新周期,短期業績快速增長確定性高。

同時公司積極開拓 VR/AR、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新領域,長期發展路徑清晰。

智能手機已進入創新大周期,隨著外觀和功能零組件創新,行業將迎來全面升級。我們認為未來升級三大趨勢為:(1)畫質提升及功能多元化要

求,促使傳統單攝革新升級為雙攝;(2)柔性 OLED 具有輕薄、低功耗、高畫質等特點,促使新一輪顯示屏升級;(3)全面屏來臨,屏下指紋識別

方案或將成為新的主流選擇。

雙攝業務方面,歐菲科技快速發展,2017 年已批量供應華為、OPPO、vivo、小米等多款雙攝機型,牢牢掌握國內安卓市場。公司收購索尼華南,成功切入大客戶產業鏈,並受到大客戶的認可。

OLED 顯示屏升級趨勢明確,外掛式 film 方案將成為柔性 OLED 首選,升級後手機 film 需求從零增至單機 2 片。歐菲科技當前外掛觸控產能 25KK,全球市佔率 35%以上,憑藉雄厚技術優勢,客戶服務能力,未來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長期來看,歐菲科技積極開拓智能汽車、VR/AR、智慧城市等領域。在智能汽車領域,公司內生外延打通系統設計製造、客戶資源到變現渠道三大環節,形成閉環生態系統。在 VR/AR 領域,公司積極海外擴張,戰略參股VR 創業團隊,攜手強援 ODG 公司,全面布局 AR 設備代工。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居領域,公司依託自主研發的視音頻壓縮、傳輸與雲計算中間技術等核心技術,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形成了以智慧社區、智能樓宇、智能家居為一體的全方位智慧系統。

我們看好歐菲科技深度布局攝像頭模組、觸控顯示模組和指紋識別模組三大核心業務,積極推進在智能汽車新領域的發展,深度受益於消費電子+智能汽車發展新趨勢,建議投資者關注歐菲科技。

風險提示:雙攝滲透速度不及預期;薄膜觸控被其他方案替代;指紋識別受 3D Sensing 等新技術衝擊。

7.6、順絡電子:電感業務穩健增長,新品類開拓順利

公司由片式電感龍頭成長為多產品線整體方案供應商。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片式電感生產企業,產品線主打疊層片式電感器、繞線片式電感器。通過系列布局,公司正在由過去簡單的電子元件供應商逐漸轉變為提供更高集成度的整體方案供應商。公司產品線拓展至壓敏電阻器、LTCC 產品、電子變壓器、NFC 磁片、無線充電線圈組件等方面,廣泛應用於通訊、消費電子、計算機、LED 照明、安防、智能電網、醫療設備以及汽車電子等領域。

片式電感業務發展穩定,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片式電感業務行業競爭環境優越,增長動力由下游產品的放量增長轉換為下游單機電感應用數量和價值量的雙擊上升以及新下游領域的開發,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公司借力電子元器件國產化替代趨勢,不斷擴充產能,市佔率持續提升,目前已與日本巨頭 TDK、村田實現三足鼎立。

無線充電市場快速成長,公司有望深度受益。順絡電子在繞線工藝領域積累深厚,公司既能提供無線充電線圈,也能提供無線充電模組。憑藉多年繞線工藝的積累,公司無線充電線圈具有明顯的優勢:一、可自動化繞制漆包線和絲包線的單層線圈,也可自動化生產各種單層或多層的線圈,產品性能穩定可靠;二、公司在無線充電屏蔽板(鐵氧體磁板)的研製和加工具有全方位技術優勢,既可以生產多種標準型低損耗鐵氧體磁板,又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製特殊磁板;三、公司開發的無線充電線圈的能量傳遞效率高;四、發射線圈中可組裝 NTC 熱敏電阻,有效控制線圈發熱產生的溫升問題;五、產品的尺寸涵蓋範圍較廣。目前,公司的無線充電產品中的發射線圈與接收線圈已經量產。隨著國產手機 2018 年搭載無線充電方案,順絡電子的無線充電產品將進入放量期。

電子變壓器進入汽車領域和快充領域,未來潛力大。目前國內市面的電子變壓器大都依賴人工製作,產品誤差率較大,無法滿足高端市場的要求。順絡電子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變壓器全自動生產線,自動化產線實現了「繞線、焊接、包膠帶、裝配、測試、打標、盤裝」一體化,避免了人工搬運環節,生產效率較高,產品具備高可靠性和一致性,公司快速成為國內電子變壓器行業的領導者。

公司於 2013 年 9 月定增擴產年產 4000 萬隻的電子變壓器,初期應用於 LED 照明領域。隨著消費電子、汽車等領域應用的打開,公司於 2016 年7 月再次定增擴產年產 2.54 億隻電子變壓器。目前,公司的電子變壓器已經切入汽車領域,其產品已經給博世(Bosch)等汽車零部件大廠供貨,應用於倒車雷達系統;其產品也給沃特瑪等新能源汽車電池廠商,應用於 BMS系統。我們判斷,隨著電子產品在汽車應用佔比不斷提升,順絡電子憑藉著技術優勢和服務優勢,將逐步搶佔汽車用電子變壓器市場份額,其發展潛力巨大。此外,公司電子變壓器已經切入快充領域,隨著快充的不斷放量,公司該業務進入加速期。

公司在電感領域具備全球領先的實力,保持了較高的利潤率和強勁的現金流,將成為公司未來擴展新品類的強大後盾。公司在無線充電、電子變壓器等新產品上進展良好,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建議關注順絡電子。

風險提示:下游電感需求不及預期;無線充電、電子變壓器等新產品推進情況不及預期。

7.7、藍思科技:玻璃後蓋與 3D 玻璃打開成長新空間

公司是手機蓋板玻璃行業龍頭企業,與伯恩光學共同佔據市場主要份額,玻璃蓋板出貨量遙遙領先於行業其他競爭對手,整個市場呈現雙寡頭格局。此前受下游終端需求疲軟和客戶壓價影響,公司 2016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出現負增長。隨後公司積極開拓國內客戶,國內市場份額增長迅速,隨下游大客戶訂單回升企穩,最終在 2016 年下半年實現業績反轉,業績重回高增長。

由於金屬材質後蓋並不適合用以無線充電和 5G 通信,手機後蓋需要採用非金屬材料。在眾多非金屬材料中,只有玻璃可以兼顧品質與成本,實現在手機後蓋中的大規模運用。3D 玻璃擁有更出色外觀表現力,且更適合柔性 OLED 顯示屏,將在未來取代 2.5D 玻璃成為主流選擇。在這兩大趨勢的共同作用下,曲面玻璃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行業前景廣闊。

3D 玻璃生產過程極為複雜,且需要進行大規模資本投入,擁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和資本壁壘。公司從事曲面玻璃加工行業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擁有全行業最領先的生產技術。同時公司借力資本市場,擁有強大的資本實力。公司的客戶主要是國際頂級客戶,可以帶來豐厚的收益,為公司的技術研發和資本開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藍思有望強者恆強。

藍寶石擁有優良的物理特性,在 LED、手機 Home 鍵、手錶鏡面等領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公司已募集資金投資於藍寶石產能,有望在未來受益

於藍寶石行業的發展。陶瓷在強度、耐磨性、韌性、可塑性方面都屬上乘,且具有極佳的親膚性,在手機外觀件和可穿戴設備中有光明的應用前景。司專門設立子公司從事陶瓷業務,並已成功實現手機陶瓷外觀件的量產。隨著陶瓷成本的進一步下降,陶瓷業務將給公司成長帶來新動力。

我們認為公司在消費電子防護玻璃領域建立了深厚的行業壁壘,將充分

受益於雙玻璃的手機行業發展趨勢。同時公司積極布局陶瓷、藍寶石等新材

料,拓展新的成長空間,建議投資者關注藍思科技。

風險提示:陶瓷材料成本下降速度快於預期;3D 玻璃受歡迎程度不及預期。

8、風險提示

智能手機銷售不及預期:智能機已經進入存量市場,銷售主要來自換機需求,如果售價過高或者創新不足,可能引起換機需求下滑;

OLED 面板產能投產慢於預期:OLED 面板產線投資規模大、設備產能不足、技術難度高,可能產能投產會慢於需求增長;

3D Sensing 滲透慢於預期:3D Sensing 在硬體和演算法上都有很高的技術難度,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攻克,可能滲透會慢於預期;

無線充電普及進度慢於預期:目前無線充電的功率較低、充電時間較長,且發射端普及率較低,可能會影響無線充電的普及;

非金屬後蓋價格下跌風險:目前有大量廠商投資玻璃、陶瓷等非金屬後蓋,待產能全部釋放之後,非金屬後蓋的價格可能會下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師爺 的精彩文章:

SK海力士2017利潤暴漲319%,2018年繼續創紀錄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