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檔說話類節目

幾檔說話類節目

話比較多的人,不是胡說八道的話多,說好聽點,叫表達欲比較強。當然了,「多說無益」。

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很欣賞那些說話說得很有水平的人,所以我比較愛看以說為內核的節目,特別是脫口秀節目(國內真正做脫口秀的節目也沒幾個)。說說目前看過的國內幾檔說話類節目。

《一周立波秀》

印象中第一次看的單口喜劇類節目是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那個時候還在讀初中。那會的周立波還在東方衛視,立波秀內容幾乎都還是原創,所以初中時候周立波在我眼裡是一個「很敢講話的人」,講的其實也是真話。《壹周立波秀》的內容素材主要來自於時政、社會熱點新聞,周立波最經典的是對一些被曝光醜聞的領導人的模仿與諷刺。但周立波的人品和後期的一些言論導致他慢慢失去了他在大眾心中的地位。周立波去了浙江衛視後的《壹周立波秀》我就沒怎麼看了。

《傾傾百老匯》

高一的時候開始看尉遲琳嘉的《傾傾百老匯》。《傾傾百老匯》是鳳凰的一檔時政類脫口秀,社會民生、政經動態、娛樂八卦都是脫口秀的內容。尉遲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也是鳳凰衛視的新生主持力量。尉遲的主持功力可以說是相當的深厚,畢竟是央視《挑戰主持人》的九期擂主,所以在他的說學逗唱表演下,這樣的一檔脫口秀節目看起來非常的輕鬆和歡快,同時節目的話題尺度在現在看來,其實也還是蠻大的。節目曾經因為穆斯林一事被停播過,影響挺大。可惜2013年年底的時候節目停播了,改版做成後來的《笑逐言開》。

《笑逐言開》

《笑逐言開》是在《傾傾百老匯》停播後做的一個改版節目,內容形式上依舊是時政類的脫口秀,話題的設計相較於之前會有些不同。新版的節目還增加了觀眾現場參與錄製。尉遲琳嘉的這兩檔節目是我個人認為國內質量最高的脫口秀節目,《笑逐言開》在豆瓣的評分也高達9.4。從內容上是可以感受到尉遲琳嘉的學識、修養以及幽默感是非常豐富的。

《鏘鏘三人行》

說到鳳凰衛視就得說另外一檔播了將近二十年的《鏘鏘三人行》,不過去年這檔節目已經停播了,至今不知道為什麼。《鏘鏘三人行》的最大意義就在讓談話變得有價值,把當下最有社會話題性的人物,通過聊天對話的形式,呈現出你在網路言論中不會看到的一面。不知道圈子裡有沒有喜歡竇文濤、梁文道、馬家輝、許子東這些人的,他們身上非常知性的一面總是非常的吸引我。不僅是男的,知性女性我也很被吸引。

《暴走大事件》

《暴走大事件》高中階段開始看的,第一次看節目是因為唐馬儒的形象。《暴走大事件》這樣一檔看似娛樂搞笑的節目,背後實則是在完成價值觀的傳遞,而更重要的是,王尼瑪在我們看來,是「三觀正」的。而做傳遞價值觀的節目,就難免會面臨被喝茶的風險,像前段時間的「豫章書院」那一期節目之後,《暴走大事件》就被停播了一回。

《奇葩說》

很多在我這個年齡層的人,大學期間多多少少都會看過《奇葩說》這檔辯論綜藝節目。媒體評價這檔節目說「馬東正在娛樂至死和保持底線間走鋼絲」。確實,娛樂至死可以說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形容了。《奇葩說》的議題也很結合現實,當然這些話題很多上個世紀就已經開始討論了,只是某種意義上來講,社會至今仍沒多大進步,所以就得提一提這些讓人覺得老生常談的話題。前期我非常喜歡馬薇薇這個金句女王,去年的網路罵戰事件後改變了我對她的看法,以致於現在好像對她開始產生了偏見。而喜歡黃執中,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微博配圖。

《今晚80後脫口秀》

王自健主持的《今晚80後脫口秀》,一開始看其實非常尷尬,節目效果並沒有達到喜劇節目的那種水平,後來團隊成熟之後節目效果就好很多了,李誕和池子也是從80後脫口秀這個節目開始被大眾熟悉的。不過段子這種東西,沒有新意的結局就是,節目可以不做了。

《吐槽大會》

《吐槽大會》,目前國內最火的一檔脫口秀形式的節目了,一季十幾個億的點擊量說明了大眾娛樂在國內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市場,特別是明星的那點破事,本身就自帶流量,畢竟娛樂至死這種態度一直在蔓延。但《吐槽大會》僅僅只是一檔消遣明星槽點的娛樂綜藝,和脫口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關係。李誕和池子的脫口秀基本就是撐起了這檔節目的一半笑點,其他的嘉賓不需要說得好,只需要演得好就行了,但演脫口秀這種事情也是需要功力的,你看王剛就演得很好,而馬景濤,就演得很尬。

《惡毒梁歡秀》

《惡毒梁歡秀》,2017年末才看的這檔節目,起因是是梁歡痛批馬東的「犬儒主義」之後在網路上引起的一場大討論。之後我把第二季一整季的梁歡秀都翻出來看了一遍。第一季看了二集就看不下去了。梁歡秀最讓人感動的一點就是明知今天把這話說了,明天可能就不用播了,但他還是要說,因為不得不說。《惡毒梁歡秀》在內容上是非常接近美式脫口秀的,也非常的真實。相較於第一季,梁歡在做最大努力的提升,儘管他看起來非常自洽,甚至有人罵他是在嘩眾取寵。而現在,梁歡秀被下架了,梁歡被禁言了,用三表的話說,「梁歡退了,對中國的脫口秀人來說是一種恥辱,潮水漫過你腳下的土地,直到你認為被指定站立的地方才是樂土。」

《圓桌派》

竇文濤的《圓桌派》,這檔節目是繼《鏘鏘三人行》之後又一檔非常之讓談話有價值的節目。竇文濤這種明白人裝糊塗人,看起來極具煙火氣的文化名嘴跟梁文道、許子東、馬家輝這些文人學者聚在一起,點一炷香,泡一壺茶,頗有坐而論道的意思。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談話,是在真誠的談話,也就是說人話,真誠的人話才讓這個節目有了價值。他們只說他們的觀點,但從不說這是對的還是錯的,因為答案不在他們這。他們不需要表演,因為他們真實,而真實,才是有趣。

《十三邀》

許知遠的《十三邀》,看過兩期。一期是許知遠和馬東對話的那一期,那一期讓我覺得,許知遠的偏見被馬東柔化了。另外一期,是許知遠對話李誕,也就是最新的一期。李誕和許知遠之間的對話看起來應該是完全是兩個相反方向的人物,因為一個是迎合大眾,而另一個是和大眾對立的。可有趣的是,他們兩個人卻非常完美的完成了這一次的對話,一個看起來苦大仇深的知識分子是個樂天派,而一個嘻嘻哈哈的藝人卻是個虛無主義者。正因為如此,讓他們兩成了一路人。可以說他們彼此之間都真誠的對話,或者說是看透了彼此間的遮掩後仍不說穿的在對話。馬東說底色悲涼,李誕說人間不值得,而這,好像是一樣的意思。

中國不缺節目,缺的,是有靈魂的節目。

我討厭娛樂至死。

< 以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Plus 的精彩文章:

讀完《明朝那些事兒》,說說明朝那點事兒(上)

TAG:Fun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