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意味著人們一年奔波勞碌後的家庭團聚。可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不知不覺間,年味兒沒有了。

小時候是壓歲錢、鞭炮、好吃的糖。那時我們陪父母辦年貨,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聚在一起看春晚,走親訪友拜年;長大後,反而忽略了一些最簡單的快樂和最溫情的惦念。很多人會覺得過年期間乏味而選擇外出旅遊、在飯店吃年夜飯、抱著手機送祝福……傳統的年味兒都去哪兒了?

比網購剁手更開心

是陪著父母辦年貨

春節將至,一些寫字樓里成堆的快遞包裹,是當下年輕人瘋狂網購年貨的真實寫照,在他們看來,很多年貨在網上買比團購、批發還來得實惠。

在一家企業工作的張先生講:「臨近年關最擔心父母採購年貨的問題。我是獨子,爸媽身體不好,家裡親戚多,父母還要準備年貨、禮品。」每年他都要抽一個周末回家幫父母採購。而如今,「基本上靠手機就把問題解決了。」說著張先生掏出手機,給記者看了他的購物車,食用油、大米、玩具、堅果、水果、牛腩……很是齊全。

「快起床了,我們要在過年前把年貨備齊。」提到置辦年貨,80後IT公司職員劉女士回憶起了小時候過年前父母催促自己買年貨的情形。

「那時候哪有網購,而且老家縣城還沒有超市。和父母隨著人流來到集貿市場,小街上人擠人、車挨車,非常熱鬧。我們按照分工分頭行動,我和媽媽負責食品,爸爸和弟弟負責日用品。」劉女士說,「年貨辦完後,拎著大包小包,一家四口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又是一個愉快的新年,心裡真是樂開了花。如果今年有時間,我還是希望和父母一起置辦年貨,那是一種溫暖的親情和幸福感。」

「明明網購如此方便,卻還是想陪著父母逛一逛置辦年貨,那是對年味兒的一種回憶和回味。」公務員李先生說,其實這也是許多年輕同事的心聲。

「人來人往的熱鬧里,貼近才能聽見他們的嘮叨:這個你愛吃,多買點;那個你那兒肯定沒有,走的時候別忘了多帶些。也只有貼近了,才能看到,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們眼角的細紋竟然這麼多;兩鬢之下,隱約可見的白髮。」李先生感慨道。

新馬泰的風景再美

不如父母的笑容美

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過年也不再僅是「返鄉團聚」。近年來,不少人開始嘗試旅遊過年。

「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一年之中除了十一長假之外,就數春節假期了。忙碌了一年,總想帶上父母出去走走,放鬆一下心情。」從事營銷策劃工作的白先生說,「我母親曾告訴我,一起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誰沒出去玩過都似乎成了失面子的問題。」

「節前節後買票,七大姑八大姨們關於工資、戀愛的尷尬問候,飯桌上的虛與委蛇,送禮等產生的高額花費……在我看來,與打一場仗無異。」從事房產中介工作的周先生說,有考慮過接父母過來一起出遊過年,但害怕父母拒絕。

「出遊過年的確成為一種時尚,但子女應當先了解父母是怎麼想的,在年味漸淡的今天,平日里與親戚、鄰居交往頻繁的他們,是否願意在闔家團圓之際選擇背井離鄉?」大學教師尹女士說。

周先生說:「其實每年過年前快放假那幾天,老爸老媽的電話就格外殷切。話語里能聽得出來,他們盼著我早點回家過年。」

「車票訂好了沒?」「路上注意安全!」「幾點到家,我給你煲湯喝。」「被子都給你曬好啦,可熱乎呢。」這些話在周先生看來,既親切又感動。他們語氣里有按捺不住的喜悅和盼望,這時候,任何旅行、任何風景,其實都比不上他們臉上的笑。

山珍海味再好

也不如奶奶的餃子有味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難以言喻。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到飯店聚餐過年,特別是年輕人更認為這是一種時尚。

「其實年夜飯並不是純粹為了吃,它更是一個節日,更強調家和團圓,一桌豐盛的年夜飯,能吃出家的味道,更能吃出幸福的味道。」田大爺這樣說,他認為一家人圍坐在家裡一起包餃子、聊天、看電視辭舊迎新這種氛圍和感覺飯店裡沒有。

「快過年了,在陌生的城市裡,一個人加班到很晚。突然想起奶奶包的餃子,還有耳邊帶笑的囑咐:『傻丫頭,小心燙。』心酸,想哭。突然想快點回到他們身邊。」畢業後獨自一人在鄭打拚的鄒女士告訴記者。

「從小到大,每年年三十,我們都到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近幾年,他們是年紀越大越愛熱鬧,別說兒女輩,就是孫子這輩,過年誰不回去都不高興。所以一到年三十,爺爺奶奶家120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要去二十幾人,非常熱鬧。尤其是做飯時,廚房站不下那麼多人,好多活就得搬到客廳做。」鄒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家裡的大年夜,「吃完飯,家裡的女人們開始收拾餐桌,男人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

「去年,大伯提前在一家酒店訂了兩桌年夜飯。我們晚上六點就陸續到了。在飯店吃飯的確很省心,菜花樣也多,吃完還不用收拾。房間也有電視,但不到八點,大家都撤了,說還是在家裡看春晚比較自在。我倒是對春晚沒什麼情結,可家裡長輩們不行。」鄒女士講,「前幾天,奶奶打電話告訴我,今年的年夜飯還要在家裡吃。外頭吃是省事,可奶奶說沒有過年的氣氛,也沒有家裡熱鬧、舒服。我覺得飯店的山珍海味再好,也不如奶奶包的餃子有味。」

朋友圈噓寒問暖

不如走出家門拜年

「祝大家新春快樂,心想事成!」除夕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圖片、語音和視頻等方式拜年,而新年賀卡或用簡訊發送祝福的拜年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一點點發生變化。

「小時候,每年初一的早晨便開始馬不停蹄去拜年,拜親友拜街坊拜鄰居。初二至初五拜親戚。不誇張地說,除年三十在家吃頓團圓飯,剩下的時間,不是去拜年,就是在去拜年的路上。」市民郝先生說。

「後來出現了賀卡拜年,比如住得遠一點的親友,不能親自登門拜年,可以在年前寫一封賀卡,送上祝福,也會有一種見字如面的濃濃親情感。我最難忘的賀卡,是高中畢業各奔東西的同學們過年前郵過來的,至今還都保存著。」郝先生笑著說。

相信很多人都曾記得,一到新年,祝福簡訊那真是「滿天飛」。但也有尷尬的時候,周女士告訴記者一件趣事:「我看到一條祝福簡訊很好,也沒細看就轉發給其他人,結果轉完才發現,裡面的名字都沒改就發出去了,鬧了不少笑話。」

如今,大部分人開始用微信拜年。周女士去年就收到了遠在外地的親人發來的短視頻祝福。現在過年拜年的方式越來越豐富,朋友和同事之間有發紅包的,有發微信的,也有錄製短視頻的。

周女士表示,人們的拜年方式發生了太大變化,從賀卡到電話,從簡訊到微信,拜年方式的變遷見證了時代的發展。但有時覺得朋友圈裡點再多的贊,都不如起身、出門,見面一句笑盈盈地說:「給您拜年了。」那種面對面的親近和熱情,那種拱手問候的人情味兒,從來不是冰冷的屏幕所能取代的。

來源:鄭州廣播電視報

編輯:pan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州廣播電視報 的精彩文章:

最近「佛系」刷屏了,你身邊有「佛系婚姻」嗎?

TAG:鄭州廣播電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