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了十天的蛙,想起養了自己十八年的媽

養了十天的蛙,想起養了自己十八年的媽

最近朋友圈被「兒子」刷屏了。平時到點就在夜店群魔亂舞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都加入了「佛系養蛙」的陣營。

「我的崽怎麼還不回」,「在外面有沒有被欺負啊?」,「我兒子給我寄明信片了!」沒有什麼比在朋友圈曬「兒子」更重要的事了。

或許,也是在曬「養兒子」的心情。第一次「為人父母」,嘗到了等待與思念的痛苦。

在這款治癒清新的養成遊戲里,「為人父母」的條件只需給蛙子取名,收割三葉草,然後換取食物,裝備和生活用品。當了十幾天「媽媽」的朋友,終於體會到什麼是不計回報的付出呵護,什麼是「血濃於水」的牽腸掛肚。

想蛙的同時,也想到了媽。

養了自己十八年的媽。

「嫌你賴著不走,又怕你走的太遠。」

遊戲里,蛙蛙一開始是沉默的,不是在看書,睡覺,就是在書桌前做手工,這可急壞了「為人父母」的我們,不願再次打開APP,又是這個呆坐在書桌前的「傻兒子」。

而某天打開APP,看到兒子不見了,床榻上,書桌前,都無蹤影可尋。一陣欣慰湧上心頭,兒子你終於出門看世界了!

接著就是不計日夜的思念與等待,每次看到空了的床榻和書桌,都會看到「兒子」的影子在前面晃動。多希望再次點開APP,兒子又能在家裡出現。

想起自己的母親,之前大學裡寒暑假,整天賴在家裡,賴床,看電視,打遊戲,凌晨蹦迪,通宵達旦。母親看的眼睛都能噴血,一直要我出門走走,接觸社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世界很大,你要出去看看,整天窩在家裡沒出息。」

還記得當初夾雜著起床氣和隔夜的酒氣沖母親吼道:煩死了!

後來,去了別的城市工作,去了別的國家生活。眼界開闊,耳根清凈。再無母親的嘮叨了。

一年裡很少回家,母親在微信那頭,讓我勿念。而每次回家,母親都會把我的房間,床榻整理地乾乾淨淨,好像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

我們養了十天的蛙,蛙不在家的幾天我們都喪心病狂,母親養了十八年的我們。而如今四處漂泊的我們,也只有幾天在家。

謝謝你,媽。

「擔心你長不大,更擔心你成長中所遭遇的一切」

終於,「寶貝兒子」踏上了旅程,我們欣慰地看著他走過了很遠的路,去了很美的遠方,卻無時不刻地擔心著他生活不如意,錢不夠用,遇到壞人。

這幾天被這一張圖刷屏,作為食物鏈底層的「寶貝兒子」,遇到了「邪惡」的人類你就廢了啊!

自己的母親何嘗不是這樣?一邊擔心著自己涉世不深,又害怕自己在險惡的社會裡上當受騙,迷失在洶湧的人潮里。

還記得離開家鄉上大學的那幾年,母親把手機天氣預報的首頁設成了我上學的城市,每天準時盯著新聞,一有颳風下雨,一有不安動蕩,第一時間打電話來慰問我。

「兒子啊,你那地方又地震了,你沒事吧。」「女兒啊,你那地方又發洪水了,你沒事吧。」「崽,你那地方又發生槍擊案了,你這兩天千萬別出校門。」

微信里常常收到母親發的推送,「手機放在床邊會致癌的!」,「睡覺不關WiFi會生怪毛病的!」每次收到這樣的「傳銷式」關心,都會又好氣又好笑,慶幸自己朋友圈屏蔽了母親。

沒有為人父母過,當然不懂得母親這種「杞人憂天」的焦慮。

養了十幾天的青蛙,擔心了他十幾天。才發現,母親,擔心了你不止十八年。

謝謝你,媽。

「叫你別亂花錢,又盼望著收到小心意「

「兒子」出門看世界,偶爾會寄回一些明信片和手裡,可把蛙爸蛙媽給樂壞了,忙著發朋友圈炫耀:這是我兒子帶給我的。

想起自己的母親,一直叫自己別亂花錢,但每次收到自己的禮物,都欣喜地像個小孩子一樣。逢人就炫耀:「這是我孩子買給我的。」

細細回想,自己有經濟能力後,也沒想著為母親,為家人買過什麼禮物。母親一邊說,她不需要你養,只要你能自己養得起自己,她就心滿意足了。儘管你經濟獨立了,母親還是想方設法地想為你減輕經濟壓力,潤物無聲地料理著你生活中的瑣事。

母親是永遠都會為你付出,不計回報的人。

也永遠因為你小小的感恩和回饋,感動地熱淚盈眶。

謝謝你,媽。

把最好的都給你,你不在的時候媽媽都在努力賺錢」

遊戲里的三葉草作為貨幣,每三小時收割一次。樂此不彼收割三葉草也成了這款遊戲的樂趣之一。只想買最好的裝備和道具給「兒子」,這樣他才能去更遠的地方。

母親何嘗不是這樣的心情?永遠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

聽朋友說,他公司里,銷售業績最好的,不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而是幾個剛當上媽媽的母親。起早貪黑,拚命加班。一份cold call的名單,大學剛畢業的小夥子打了幾個就放棄了,而那位母親,能一個挨著一個打上兩遍,早晚各一遍,最後在幾百幾千張名單里找到客戶,簽到合同。

問起她為什麼那麼拚命,她說,只想讓孩子喝更好的奶粉,上更好的學校。也許這樣,才能去更遠的地方吧。

這大概就是叫做母愛的力量。從我們呱呱落地,到我們離家遠行,母親為了我們奔波努力,正如我們孜孜不倦地收集三葉草的心情。

謝謝你,媽。

「他們還不如一隻青蛙」

在這款育成遊戲了,我們都對自己的「兒子」愛不釋手,因為它乖,因為它萌,因為它可愛?

是,也不全是。

因為它懂感恩。

他知道「為人父母」的我們每天搜集三葉草養他的心情,所以看書,做手工,成為了他宅在家裡唯一的愛好。這樣的乖兒子哪個父母看了不欣慰?

出門旅行,也不忘給家裡寄明信片,帶著土特產和手信,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

更重要的,縱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忘和家裡彙報行程,隨時和牽掛他的父母聯繫。

再反觀身邊某些「無法無天」的年輕人:

把自己的虛榮建立在父母的壓力上;利用父母的信任騙取父母來之不易的金錢;不懂體諒與感恩,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好是理所當然,毋庸置疑地揮霍著父母對自己的愛。不回父母的微信,掛父母的電話。沖父母發脾氣,對父母大吼大叫。

當你體驗過當「父母」的感受後,才會發現,有些人,根本不如一隻蛙。

「世界再大也要出門轉轉,家裡再小也要記得常回去看看」

有人說,青蛙就像漂泊在異鄉的年輕人,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卻又獨自抗衡著孤獨。

獨居,獨行,獨立,獨處。真是像極了我們。

而總有個人,無條件地守候著你的孤獨酸楚,也總有個地方,無條件地接納著你的四處漂泊。

這個人叫做母親,這個地方叫做家。

南方飄起了雪,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

記得多和父母聯繫,打電話,發微信,聊視頻,告訴他們你去了哪些地方,告訴他們你認識了哪些朋友,告訴他們你一不小心養了一個「兒子」,卻想起了他們。

告訴他們這個世界的綺麗,也要告訴他們,你回家的日期。

謝謝你,媽。

型男肌肉工廠

Want to have a good figure

Payattention to us

A superprofessionalgym column

Deejaysoda Kiko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肌肉工廠 的精彩文章:

TAG:肌肉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