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兒氣道被異物梗阻,科學的家庭急救很關鍵

小兒氣道被異物梗阻,科學的家庭急救很關鍵

GIF

氣道異物梗阻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吞咽異物或氣管異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近3000名。然而,面對小兒氣道異物,不少家長仍然存在誤區。因此,及時、正確地處理小兒氣道異物梗阻至關重要。

1

什麼是氣道異物梗阻

氣道異物梗阻是一種急症,如不及時治療,數分鐘內即可導致窒息甚至死亡。嬰兒和兒童窒息多發生在進食中,或由於非食物原因,如硬幣、果核、果凍或玩具等。

2

為何小兒容易發生氣道異物梗阻

年幼兒童,尤其以剛學會走路的2歲以

內孩子氣道異物梗阻發生率較高。這是

因為,幼兒的氣管與食管交叉處的環狀

軟骨發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當幼兒

口中含物說話、哭笑和劇烈活動時,容

易將口含物吸入氣管內引起氣管阻塞,

導致窒息。加之幼兒好奇心強,只要

能拿到的任何東西都會往嘴裡送。最

易引起氣管阻塞的異物有花生米、黃豆,

還有硬幣、水果塊兒、小紐扣等等。

3

如何快速發現小兒氣道異物梗阻

早期發現氣道異物梗阻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寶寶表現為突然劇烈嗆咳、反射性嘔吐、聲音嘶啞、呼吸困難、面唇青紫,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緊貼頸前喉部。

4

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步驟

1.觀察孩子有無嗆咳、呼吸困難、面唇青紫、煩躁不安等。

2.清除口鼻腔內的殘留異物,但切忌盲目拍打孩子背部,切忌用手指伸入口腔取物。

3.若異物未引起缺氧,鼓勵孩子將異物咳出或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其排出。

4.當異物引起缺氧表現,應立即撥打120急救,同時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5

兒童氣道異物梗阻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搶救異物誤入氣管患者的標準方法,被稱為「生命的擁抱」。

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長跪蹲在孩子的身後,雙手環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貼在孩子劍突下,肚臍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外一手握住該手手腕,然後突然用力收緊雙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的腹部內上方猛烈回收。該方法使用膈肌上升的力量擠壓肺及支氣管,從而將異物從氣管內衝出。如果異物沒有衝出,家長要立即放鬆手臂,然後重複該動作,直到異物被排出,如下圖所示的手法。

拍背壓胸

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因為胃、肝臟、脾臟相對較大,海姆立克急救法並不適用,適用的急救手法為「拍背壓胸法」。先在孩子後背肩胛骨之間用力向下衝擊性的拍5次,約1秒1次;若拍背5次仍然不能將阻塞物排出,就開始壓胸法。方法是將嬰兒夾緊翻轉過來,令嬰兒的背部仰卧在急救員的前臂或大腿上,用手支撐頭頸部,嬰兒的頭超前、朝下,然後另一隻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嬰兒胸廓上兩乳頭連線下約1指的位置,快速壓迫,壓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約為小嬰兒胸廓的1/3或者1/2,重複壓迫5次,大約1秒1次,如此反覆,5次一交替直至異物衝出。如果發現異物已經在嬰兒的唇邊,要小心將其取出。以上操作時,一定要保證抱好孩子。另外,要保證孩子的頭低腳高位置,方便異物衝出。

6

如何預防異物卡喉窒息

1.進食時應避免嬉笑、講話、打鬧、行走或跑步。

2.不要給4歲內的孩子吃果凍、爆米花、堅果(花生米)。

3.經常叮囑寶寶不隨便將東西放入口內,也不要將小東西放在身邊。

4.叮囑寶寶養成充分咀嚼再吞食的習慣。

5.盡量將食物切小切碎再食用。

6.用玩具前,先檢查是否有零部件鬆散易脫落的情況。

李德淵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兒童重症醫學科PICU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擅長】小兒危急重症急救,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搶救。

現任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症醫師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感染協作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災害學組秘書,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童意外傷害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第十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四川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婦幼急救專業學組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專委會呼吸學組委員,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兒童傷害防治分會委員,《中國當代兒科雜誌》青年編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的精彩文章:

搭乘首班車,拒絕做「痘「北鼻

TAG: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