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名士卒,靠一項絕技輔佐朱棣奪取皇位,官至兵部尚書

一名士卒,靠一項絕技輔佐朱棣奪取皇位,官至兵部尚書

一個好漢三個幫。燕王朱棣能夠靖難成功,能夠成為永樂皇帝,在於其英明神武、志向遠大,也在於其招納和籠絡了一大批可用人才。在朱棣身邊,有良將,有謀臣,還有諸多三教九流,金忠就是一個擅長占卜的特殊人才。

朱棣時代,身邊先後有兩個金忠。其一,起於士卒的兵部尚書金忠;其二,投降明廷的蒙古王子、忠勇王金忠(原名也先土干)。後者能被賜名金忠,不能不說跟前者對朱棣的重大影響有關係。對於朱棣的懷舊情結,《明史演義》稱「是時兵部尚書金忠已卒,豈成祖欲令他後繼,所以不嫌複名歟?」

從士卒躍居為兵部尚書,金忠是一個傳奇。關於金忠生平,《明史·金忠傳》載,「金忠,鄞人。兄戍通州亡,忠補戍。……既至,編卒伍。……燕兵起,自署官屬,授忠王府紀善,守通州。……遂拜右長史,贊戎務,為謀臣矣。成祖稱帝,論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贊世子守北京。尋召還,進兵部尚書」。

從《金忠墓志銘》記載看,金忠生於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卒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享年六十三歲。

金忠,字世忠,今浙江寧波人,「自少慷慨,負氣誼」(《明太宗實錄》),是個重情重義、心胸豁達之人。其長兄在戍守通州時去世,金忠撇下故鄉,輾轉來到北平,接替長兄做了一名戍卒,繼續守護著大明帝國的北疆。後來,金忠因為盡職盡責,年齡偏大了,於是崗位調換,入北平燕王府當衛兵。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金忠雖然是一名普通士卒,但他自幼博覽群書,還掌握了一門絕技——占卜。閑暇之餘,金忠「賣卜北平市,多中。市人傳以為神」(《明史·金忠傳》),道衍和尚得知後,便向朱棣舉薦了金忠。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金忠被提拔為燕府長史文書,跟朱棣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

皇太子朱標病逝後,朱棣有了覬覦大統的野心,遂悄悄做準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朱棣蠢蠢欲動,「託疾召忠卜,得鑄印乘軒之卦」。卦象顯示,朱棣「貴不可言」(《明史·金忠傳》),日後必登大寶,君臨天下,這正中朱棣下懷。從此,金忠成為燕王府常客。

朱棣敢於發動靖難之役,有三個奇人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其一,道衍和尚善謀,「密勸成祖舉兵」,並「進袁珙及卜者金忠」(《明史·姚廣孝傳》);其二,袁珙善相,稱朱棣「龍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太子也。年四十,須過臍,即登大寶矣」(《明史·方伎》);其三,金忠善卜,卜得朱棣貴不可言。

袁珙離開了,而道衍、金忠留在朱棣身邊,特別是金忠「常以所佔勸舉大事,成祖深信之」。朱棣起兵後,金忠進為謀臣,「召置左右,有疑輒問,術益驗,且時進謀畫」(《明史·金忠傳》)。在前途未卜的時局下,金忠的占卜絕技一次次得到發揮,一次次堅定了朱棣的信心。朱棣成事,金忠功不可沒。朱棣稱帝後,論功行賞,金忠被擢升為工部右侍郎,不久又升任兵部尚書。

在冊立皇太子的問題上,朱棣曾一度搖擺不定,而金忠則堅定地站在世子朱高熾一邊,並引經據典,曆數古代廢長立幼的孽事,力主冊立朱高熾。同時,金忠還聯絡解縉等人,頻頻為朱高熾說好話。最終,朱棣立世子為皇太子。後來,朱高熾屢次被讒,幾近被廢,又是金忠以全家性命擔保,才保住了朱高熾。

永樂十三年(1415年)四月十七日,是朱棣的生日,萬壽聖節。就在這一天,金忠病逝了。金忠十五日得病,十六日「強入朝,退疾益劇」,十七日而卒。金忠死後,朱棣、朱高熾分別為其撰寫祭文,楊士奇在其墓志銘中寫道,「觀公,君臣之際,始終一心,生榮死哀,何其盛也」(《金忠墓志銘》)。

金忠出身行伍,靠占卜絕技發光,為朱棣所賞識,並在靖難中發揮了旁人無法替代的作用,故位列六卿,名振九垓。有人認為其功績堪比漢初張良,少師、隆平侯張信在《祭金忠》中就這樣寫道,「公與皇上無話不談,舉義兵靖內難,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金忠,當得起「忠襄」這一謚號。(劉秉光)

一名士卒,靠一項絕技輔佐朱棣奪取皇位,官至兵部尚書

一名士卒,靠一項絕技輔佐朱棣奪取皇位,官至兵部尚書

一名士卒,靠一項絕技輔佐朱棣奪取皇位,官至兵部尚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秉光 的精彩文章:

一女四次嫁人,檢察官人財兩得,皇帝大怒,處罰相當嚴厲

TAG:劉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