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後女科學家的背後,是日益固化的社會階層!

90後女科學家的背後,是日益固化的社會階層!

今天一大早,朋友圈裡就被一個90後的小姐姐刷屏了,微博上「24歲博士畢業28歲成副院長」的標題也是絕對吸睛。小姐姐名叫劉明偵,特意百度了一下,她的履歷簡直就像開了掛的人生。

「18歲留學英國布里斯託大學;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23歲在《自然》發表論文;24歲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25歲回國被電子科技學院聘為教授;26歲入選國家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

單單這幾年的成就,我們普通人就望塵莫及,可以說,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做不到她18歲就能做到的事。

難怪,微博上有人說:「我的人生和別人一比,像是白活一樣」、「我覺得自己像個廢物一樣,這簡直就是開掛」、「這人生,我開掛都追不上」

當然,除了讚美和羨慕,評論里也充斥了另一種聲音。

「家庭條件太好了」、「家庭肯定富裕,要不然哪有錢讀書」、「她家絕對有人脈有背景,當今社會幾個沒背景能這樣。」

話雖然說的挺酸的,但不一定就不是事實。有錢的人家,花在教育上的投資肯定是普通人家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仔細看文中寫的,劉明偵18歲去英國留學,也就是2008年,當時家長就有意識讓孩子去國外發展,不得不承認,眼光高且長遠,這期間投入的金錢財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聯想到前一段時間的「寒門博士自殺」事件,楊寶德出生在農村,上大學、考研、考博都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撐,父母的能力有限,他只能自己找兼職,勤工儉學,一邊搞科研一邊擔心生活經費,兩重壓力同時長時間的背負在身上,任是誰都有崩潰的一天。

一切,都是因為他出身寒門。

他不努力嗎?不,他太努力了,他努力地把別人能夠靠家庭條件就能輕鬆搞定的經費問題,一直壓在自己身上,試問這樣的一心兩用,會對科研有幫助嗎?所以,學術終究無果,出國終究無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樣的道理,沒有穩固的地基和持續的補給,你還期望樓層能建多高嗎?

我不是以卑鄙或者惡意揣測的心態來剖析這個問題,拋開「仇富心理」,冷靜地看看這鮮明的對比,最終你們都會覺得:有錢真好。不是否認「寒門出貴子」,畢竟這樣的現象還是存在的,他們中的一些人也能憑一己之力出人頭地,但是這樣的人在當今,鳳毛麟角。

有錢意味著你可以上更好的學校,意味著你擁有更好的學習資源,意味著你可能交到知識能力更高的朋友,每一項都是人生的加分。誰不想讓子女到更好的學習環境,那麼多底層的人拚命地掙錢攢錢,就是為了讓孩子從農村出來。殊不知,他們用半輩子的積蓄買來的一套學區房,也抵不過別人幾年或者幾個月的工資。

2017年的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曾在接受一段視頻採訪時說: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遇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

熊軒昂的父母是外交官,家裡的經濟能力不言而喻,至少比中國大多數家庭都好得多。家境好與不好,有時候真的能改變人的一生。努力和家境是兩回事,努力是內在因素,家境是外在因素,我會鄙視那些不努力反而埋怨家庭條件的渣子,但若只會說「你沒有別人成功,是你沒有別人努力」之類的話,也確實有失偏頗。

兩個人同樣的努力,在兩條荊棘路上奔跑,一個人有人為他提前斬除路上的荊棘,另一個人卻要自己動手,這期間耽誤的時間和精力,早已決定了誰走得更遠。

我認識一個同學,她父母都是醫院的主任,從初中開始就參加各種補習,她父母替她推掉了學校周末的補課,然後開車帶她到三個小時車程外的大城市,上名教師的補習課。代價很大,我能看見大把的鈔票在燃燒,但人家不在乎,而且最後效果顯著,她考上了北大。

可以說,她不是天才,也和廣大學子一樣努力,但為什麼成功的就她一個,想必大家心裡也有一個答案了。

遇到這樣家境又好本身又努力的人,即便羨慕不來,也不必嫉妒。仰望不是面對高手的唯一姿勢,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人生巔峰,你只要想想,在屬於自己的圈子裡,有沒有努力做到最好,就足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有沒有想過,你也許一輩子都是個小人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