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人類的口腹之慾 他們遭遇了滅頂之災

因為人類的口腹之慾 他們遭遇了滅頂之災

前幾天,一條關於鰻魚即將滅絕的新聞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

聽到這條消息,吃貨們紛紛表示「以後吃不到鰻魚飯怎麼辦啊」,也有很多人質疑這條新聞的真實性,「難道鰻魚不是人工養殖的嗎怎麼會滅絕呢」。

小編特別喜歡吃鰻魚,蒲燒鰻魚、烤鰻魚、鰻魚飯都是最愛之一,所以看到這條新聞時,內心就充滿了遺憾,同時也發出了質疑。這條新聞到底是真的假的呢?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我們在很多日本料理中吃到的鰻魚,究竟是什麼品種的。鰻魚的種類有很多,歐洲鰻、美洲鰻、日本鰻等,其實在生物學意義上,只要屬於「鰻鱺目」中的魚類,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鰻魚。但是作為我們經常食用的鰻魚,其實只有日本鰻一種。說是日本鰻,但這種鰻魚也不是日本獨有的,在我國的長江流域或者沿海都可以捕撈到。除此之外,在東南亞的海域也可以捕撈到。

關於新聞里說到的鰻魚即將滅絕,其實並不算危言聳聽。雖然鰻魚料理是餐桌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菜色,但其實自從上世紀 60 年代起,世界年均鰻魚產量就在逐年下滑。

在 2014 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把日本鰻列入了瀕危物種名單,於此同時,鰻魚家族也是多災多難。日本鰻的兄弟們,美洲鰻在 2014 年下半年也進入瀕危目錄內;而歐洲鰻則直接進入「極危物種」的名單內,比瀕危還高一級,離滅絕更進一步。除了因為滿足全球食客的口腹之慾,過度捕撈導致這些鰻魚瀕臨滅絕以外,棲息地生境被破壞,全球變暖引起的海水溫度升高,以及在河流築壩導致洄遊受阻等因素,都是鰻魚家族即將消失的原因。

這時很多食客們又提出了質疑,「鰻魚難道不是人工養殖的嗎」,「為什麼還要捕撈野生鰻魚呢」?我們看到的所謂人工養殖鰻魚,其實更應該被稱為「人工飼餵鰻魚」而非「養殖」。因為我們目前吃到的所謂人工養殖鰻魚,其實都是捕撈野生魚苗,然後再放入池塘中進行人工餵養的。不只是鰻魚,我們吃到的很多魚類,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飼養的。在所有的可食用魚類中,只有少數幾種被人類找到了生長繁殖的規律,而這種規律恰好在池塘環境下能完美復現的,比如河魨。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魨)中,長江鰣魚和長江刀魚已經因為數量極其稀少而變成有市無價了。

說回日本鰻,這是一種洄遊魚類。在它的一生中,需要往返於淡水和海水。但它們洄遊的方式卻非常獨特,一般的洄遊魚類都是在河裡產卵,孵化後進入海里生活,日本鰻則是只有在產卵時才會非常非常遠的海里,而且日本鰻一生只繁殖一次,產卵就意味著生命走到了盡頭。人類一直非常想研究明白日本鰻產卵的地點在哪裡,但是經過了漫長的近半個世紀的探索,直到最近幾年才確定了日本鰻真正的產卵地——在太平洋中間的馬里亞納海溝附近。沒錯,就是我們初中地理書上學到的那個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實在很難想像吧,看起來小小的鰻魚,居然可以為了繁衍,不吃不喝長途跋涉,到最神秘的地方繁衍後代,順便結束自己的生命。就算我們弄清了它們的產卵地,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也讓人工繁殖日本鰻成為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不要低估了吃貨的意志,作為日本料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日本科學家也在為讓這種生物避免滅絕做著努力。經過最尖端的養殖技術,日本科學家目前已經可以在實驗室條件下做到讓鰻魚產卵,並成功孵化為鰻苗。但是,這樣得來的每一隻鰻魚,背後所付出的試驗費用都要超過6萬元。所以只能說這種方法最多只能避免鰻魚滅絕,但要想在餐桌上吃到真正人工繁殖出的鰻魚,還是遙遙無期的。

這麼說吧,鰻魚目前也許還沒到完全滅絕的地步,但是以後要想吃到便宜的地道鰻魚料理,可能就變得沒那麼容易了。鰻魚類的料理也許就會和許多料理一樣,成為昂貴的菜肴,普通老百姓沒那麼容易吃到了。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了,人們因為口腹之慾,讓多少動物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禾花雀、中華鱘、長江白鱘,以及更加久遠的大海雀、渡渡鳥等。人類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做到了進入太空探索宇宙,但是直到今天都無法破解很多物種的繁衍之謎。所以為了大自然和諧共生,我們人類還是在保護自然方面更加盡心儘力吧,對大自然少一些自私自利,多一些敬畏之心,把保護環境做到實處而不是掛在嘴上。

編輯: 許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安eTV 的精彩文章:

這個冬天的流感為什麼這麼可怕

TAG:西安e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