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末代皇帝與皇太極大戰草原
北元最後一個皇帝林丹汗在繼承汗位後,就立志要用武力統一蒙古各部,與皇太極大戰草原。
12歲繼承汗位
成吉思汗第二十三世孫,達延汗第八世孫林丹汗在12歲時就繼承汗位,稱呼圖克圖汗。
年少的林丹汗繼位後,卧薪嘗膽,積蓄力量,整軍備戰,謀劃有朝一日恢復其祖先達延汗的事業。其執政前期,蒙古諸部按傳統聽從林丹汗的號令。曾自稱「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顯示了其崇高的政治理想。
1615年8月,林丹汗親率察哈爾和內喀爾喀五部攻陷明邊廣寧(今遼寧省北寧市),兵分兩路直逼錦州,親率6萬騎兵,分五路直取義州。林丹汗幾次出兵,使明王朝大為震駭。
1616年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國稱汗,建元天命(史稱後金)。這時明朝想到用林丹汗牽制後金崛起,便對蒙古林丹汗採取友好的態度。這與林丹汗和明王朝保持友好,企圖利用明朝牽制後金勢力的想法不謀而合,出現了蒙古、後金、明王朝錯綜複雜的關係。
與皇太極大戰
1626年8月,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四子皇太極即位,一改父親努爾哈赤對林丹汗妥協的態度,以軟硬兼施的手段,拉攏並征服了察哈爾部外圍的內喀爾喀(巴林、扎魯特、巴岳特、烏齊葉特、弘吉剌特)和科爾沁部,使素來強大的察哈爾部的力量大為削弱,於是皇太極將軍事行動的鋒芒直指察哈爾部,三征林丹汗。
1628年2月,皇太極以使臣被殺為由,親自率領精銳之師征戰察哈爾。並與喀喇沁通使,進兵察哈爾殺掠了多羅特部。而林丹汗率領部隊進攻喀喇沁部所在地,用武力裹走了喀喇沁蘇布地塔布囊及其弟萬丹偉征所屬戶口牧產。而喀喇沁拉斯喀布汗與土默特、鄂爾多斯、阿蘇特、永謝布的部分台吉聯合,攻打了駐守趙城(在呼和浩特市一帶)的林丹汗的一支軍隊。
1628年7月,喀喇沁部正式歸順了皇太極。皇太極看這是個機會,便決定第二次征戰察哈爾林丹汗。1628年9月,皇太極統領大軍乘著夜色攻入察哈爾部的錫爾哈錫伯圖、英湯圖等地,俘獲了很多人畜勝利而歸。1631年11月,林丹汗為了用武力奪回阿魯諸部台吉,興師到達阿魯科爾沁達賚楚琥爾牧地,帶走了塞棱阿巴海的部眾。皇太極親率2000名精銳騎兵聞訊趕來,林丹汗早已越過興安嶺而去。
1632年3月,皇太極決定第三次遠征察哈爾林丹汗,率領所屬10萬之眾,西奔庫赫德爾蘇,經呼和浩特,渡黃河到達鄂爾多斯。皇太極分兵三路窮追林丹汗41天,5月下旬進駐呼和浩特,得知林丹汗已南渡黃河而去。遂停止追擊,經宣府、張家口返回。途中收攏了林丹汗所遺部眾數萬人。後金大軍到達呼和浩特後,林丹汗在成吉思汗陵前舉行莊嚴的儀式,宣稱自己為全蒙古「林丹巴圖魯汗」,帶領察哈爾、鄂爾多斯部眾,移動成吉思汗之陵,西渡黃河至大草灘。
林丹汗在大草灘永固城一帶擁眾落帳,等待時機,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這時一向堅決支持林丹汗事業的漠北喀爾喀卻圖台吉(土謝圖汗部),於1634年初,率所部4萬之眾,直奔大草灘與林丹汗會合。
1634年,林丹汗在疾病中抱恨終天,死於甘肅大草灘(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林丹汗死後,追隨他的蒙古部眾失去方向,紛紛歸附後金。1635年林丹汗妻子蘇泰太后與其子額哲見大勢已去,獻皇帝國璽歸附後金。蒙古察哈爾部被後金攻滅後,漠南蒙古各部均歸附後金。至此,成吉思汗建立的孛兒只斤氏王朝經430餘年後徹底解體。
內蒙古晨報記者 張昊文


※最神秘的來源於清朝的隱世家族:從副主席到金拱門,他曾坐擁半個中國……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