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後,卻將軍權交給了他,鄧小平評價他沒有野心
最新
01-27
導讀:自從「九·一三事件」後,在中央軍委主持工作的一直是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然而,在毛主席生命的末期,卻將軍權交給了另外一個人,他便是陳錫聯。
陳錫聯從小就參加了革命,會打仗,帶過兵團和炮兵,在1937年的夜襲陽明堡戰鬥中,陳錫聯曾經率部一舉擊毀了24架日本飛機,開創了我軍步兵打飛機的先例,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讚揚。
1966年以後,陳錫聯成為了東北全局的實際負責人,當時他的職務是瀋陽軍區司令員、省委第一書記等。
1973年,毛主席對八大軍區的司令員進行了對調,陳錫聯與李德生互換,成為了北京軍區的司令員。進入到1975年後,陳錫聯成為了中央軍委常委和國務院副總理,可以說在軍政方面都有不錯的職位,成為了當時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而毛主席到了生命的末期,越發器重和賞識陳錫聯,1976年2月,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在葉劍英生病期間,由陳錫聯負責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於是,三軍指揮權便交到了陳錫聯的手中,一直到毛主席逝世。
其實,毛主席之所以將軍權交給陳錫聯也是有原因的,當時,既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又是軍委常委的只剩下陳錫聯、王洪文和張春橋等人。顯然,毛主席不可能將軍權交給王洪文和張春橋他們,再加上陳錫聯有帶兵作戰的革命戰爭經歷,所以陳錫聯成為了最佳人選。
取代葉劍英掌控軍權的陳錫聯並沒有濫用手中的權力,軍隊中有什麼重大事情,他都會主動與葉劍英元帥溝通。
十年動亂結束後,有一些老同志對陳錫聯多少有一些看法,鄧小平說道:「陳錫聯沒有野心,他不會造反的,他不是造反的人。」
1980年,陳錫聯響應鄧小平的號召,辭去了一切領導職務,不久之後成為了中顧委常委,於1999年在北京逝世。


TAG:明清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