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燒腦劇,你以為他人認為你會思考?錯,會顯得你沒被重用,很失敗!
GIF
大家好,
今天的博物志公開課我們聊一聊這個時代獲取信息的載體。
我們父輩那代人都有讀書看報的習慣。
正所謂
讀書看報,讀書看報,三天不看報,形勢跟不牢。
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
他們獲取信息,
獲取歷史知識的載體很多則是通過漫畫;而至於韓國,
他們很多的年輕人認識世界的載體可能是電視劇。
當然不管是漫畫還是韓劇,
我們可以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奶頭樂。
其實看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精明,
也比較耗費精力的學問,
做為訊息的載體,
它弄的越抽象受眾就越少。
如果去韓國首爾參觀他們的王宮你會發現,
韓國歷史上的兩班貴族其實也蠻慘的,
既要學漢語還要學韓語,
要掌握兩種語言;
而那個時期一個普通人這輩子只需要掌握一種語言就可以了,
就是他們世宗大王創立的這套現在韓國通行的文字。
其實不止韓國歷史上的兩班貴族,
包括英國伊頓公學裡面的學生,
作為精英階級也是需要學習多種語言的。這從教育的本質上就決定了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想讓他進入精英的教育層級,
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物質成本是很高的。
比如你是個男孩,
那起碼得文武兼修吧,
學一門鋼琴之外還要再報一門跆拳道;
女孩子以後氣質很重要,
那要不要學古箏之外再學一學芭蕾。
甚至為了能夠進私立學校,
雙語教育是不是幼兒園就要開始上培訓班興趣班了。
這所有的種種不管是通過貨幣來贖買還是投入時間和精力,
結果都是一旦你想要進入上升通道,
就必須得像電影《起跑線》裡面的家長一樣,
採用無論是明的暗的,
好的壞的,擇手段的,
不擇手段的各種方式往裡擠。
因為窄門就這麼寬,
你不擠進去,
別人就擠進去了。
還有從2017年開始興起的泛文娛產業熱,原因就在於底層民眾,
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這幫人,
不想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看書,
而是想通過知識付費的方式找一個說書的給他們講講歷史。
就像杜月笙當年他為了解二十四史,
就專門雇了一幫說書的來家裡給他講歷史上發生的這個故事是怎麼樣的。
所以說到了問題的本質,
只要能獲得你想要了解的知識和資訊,
知識的載體並不重要。
就像杜月笙既不識字,
也不想識字,
他要考慮時間成本和精力有限的問題,
如果可以通過其他的辦法了解到我想要的內容,
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了解到的可能是別人加工過的說書先生嘴裡的三國和隋唐,
而不是正版的歷史,
但是我又不是做學問,
成為歷史學家。
對於我們的受眾和我們的聽眾,
我們這期博物志想要告訴大家的邏輯是:
你沒有必要在其他的事情上面多費精力,只要把自己的主業做好,
其他方面你可以范范而來。
我和身邊很多的教授,
醫學工作者,
主任醫師交流發現,
他們喜歡干一件在我看來「很low」的事情,
就是他們喜歡看香港的槍戰片和韓劇。
我說你們都高知識階層了,
晚上休閑就不做點高級的事兒嗎?
他說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燒腦,
自己的主業都沒有那麼多時間處理,
還有時間去看美劇,去燒腦!
這個是邏輯就是你投入越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旁業的東西,
你的主業的就會荒廢,
這就是玩物喪志,
這就是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來越是當到教授,
當到主任大夫,
在旁枝末節上面花的時間就越少。
他們會運用方便的辦法和易於口服的辦法去吸收,
比如看漫畫,電視劇,綜藝節目,
反正通過其他的辦法來了解。
可能在他的主業上都是得不到滿足的,
他需要代償機制從他其他地方獲得滿足。就像韓劇鄙視鏈一樣,
其實在一些成功人眼裡都是很虛妄的事情。
你越重視鄙視鏈的事,
就說明你內心越空虛;
你越是喜歡比來比去,
就越說明你混的不怎麼樣。
GIF
對於我們的聽友,
你去獲取知識就夠了,
至於它是怎麼樣的載體並不重要。
有人站在道德的高度,
站在學術的高度跟你宣講:
一定要看原版,看原著,
如果你受他忽悠去看了,
那你就去當一個歷史學家吧。
但是如果你想要知道三國發生了什麼,
你就買一個歷史類的知識付費或者買一本品讀歷史的書就可以了,
關鍵是要易於口服。


TAG:幹嘛播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