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浮光掠影看大英——圖書館 by 清揚婉兮

浮光掠影看大英——圖書館 by 清揚婉兮

二、關於圖書館

一提到圖書館,就不禁想起博爾赫斯的詩,「我心裡一直在暗暗設想,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此行我們重點走訪、遊覽了大英國家圖書館、伯明翰中央圖書館、利物浦圖書館,不論從建築本身來看,還是藏書量以及圖書館作為公共資源,對社會甚至對遊客開放度而言,此言都是非常契合的。這既是對圖書館、對知識的一種褒獎,也是西方人對天堂的一種美好憧憬。

走進她,真的頗為欣喜。大英圖書館地處倫敦市中心尤斯頓路,建築主體不在街面上,而是往裡退讓,在大門與主體建築間形成一片廣場,主入口便是位於該路段西南角,無數個「BRITISH LIBRARY」鏤空字樣的黑色鐵門,另一入口則位於東南角,呈對角線從圖書館東翼建築下穿過,交匯點便是銅製牛頓像,成為廣場的視線中心。向東、北面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醒目的中國紅柱子,磚紅色外牆、茶色玻璃塔(國王圖書館),與周邊環境統一、協調、順暢,地面建築9層,地下5層半,既出於環保考慮,也充分保障了周邊居民的採光需求。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恍若置身皇牆根兒腳下,真是美不勝收。英國國家圖書館隸屬於文化、傳媒與體育部。經費80%由英國議會撥給。其前身是1753年成立的大英博院圖書館,擁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件館藏,包括期刊、報紙、劇本、專利、圖畫等,既有最近出版的,也有古老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古籍手抄本。該館以收藏英國文學、古版書、珍本書為特色,還有大量王室捐贈的藏書。圖書館重建竣工於1998年6月25日,由女王親自剪綵並正式開放。真正成為立足於英國,服務於全世界的圖書館。圖書館鼓勵更多的公眾了解國家有記載的遺產,也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這祥和之地,書籍、電腦等公共資源向公眾開放,每年讀者超過100萬人。

伯明翰中央圖書館既是新鮮出爐的讀書聖地,也是當地地標性建築。在大英政府財政異常緊張的這些年,該圖書館仍作為伯明翰市政府「20年大城市規劃」的重要市政建設項目,總成本達1.888億英鎊,歷經3年多建設,於2013年對外開放,她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公共圖書館。伯明翰中央圖書館樓高10層,約60米,建築外觀頗似水立方,但設計還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建築體的本身就是由透明玻璃組成,整體外觀裹著精緻的金銀絲。南面(前面),東邊和北邊高於地面的地方都是完全透明的,人們可以看到裡面的設施,從而被吸引進入圖書館。另一亮點就是被談論得最多和備受讚賞的鋁製橫飾帶,它由兩種不同大小的圓構成:直徑5.4米的黑色粉飾圓盤作為橫飾帶的構造,同時與直徑1.8米的粉飾銀圈附合在一起。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伯明翰中央圖書館是歐洲最大和全球規模第二大的莎士比亞作品藏量的圖書館,接收了原伯明翰中心圖書館的所有收藏,其中具有國際意義的史料有伯明翰城市檔案、伯明翰藏書、攝影收藏、早期精緻印刷品、文學著作收藏和音樂收藏六大類。公共區域內我還發現了少量的中文書籍、辭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圖書館頂層的莎士比亞紀念館,藏有4.3萬本各時期出版的莎士比亞著作,包括第一版至第四版對開版本以及其他珍貴且稀有版本,其中最早的出版日期可以追溯到1709年前。這些書籍彷彿穿越時空,引領著我走向輝煌璀璨的莎翁時代。這絕對是伯明翰中央圖書館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所以伯明翰中央圖書館也是在整個英國乃至歐洲都有很高地位的哦!

利物浦中央圖書館是與博物館是連在一起的老建築,已經有150年的歷史,近年剛剛重修開放。進門處的設計就讓人印象深刻,長長的地面上刻滿了文字,直通到館內。自動門開開合合,人們進進出出。似乎都影響不到或在椅凳上認真看書的讀者或在電腦上辦公查詢資料的人。這裡雖然沒有伯明翰圖書館那麼奢華和現代,但是其規模、服務、布局、收藏以及濃濃的學習氛圍,還是讓我有意外的驚喜,走進二樓一間圓形穹頂的圓形閱覽室,邊圍排滿了各類書籍,當中的書桌坐滿了讀者,厚重、嚴謹與樸實,我時而閉目屏息沉浸其中,時而貪婪地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真的是蠻驚艷,蠻蔚為壯觀的。我的目光順著小小的雕花旋轉樓梯向上望去,千萬本書籍撲面而來,我仿若接受著這些來自歷史深處延續而來的知識財富的洗禮。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共圖書館服務系統的國家,也是世界是公共圖書館利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最近幾年,因為財政問題,政府壓縮經費和削減關閉圖書館的消息,與英國作家及民眾保衛圖書館的抗議行為,此起彼伏,但最終的結果還是繼續開放這些圖書館,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英國人對圖書館的熱愛,圖書館已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圖書館、書店就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單過 的精彩文章:

TAG:簡單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