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皇帝大集合,北宋9位南宋9位,最後的8歲在位一年

宋朝皇帝大集合,北宋9位南宋9位,最後的8歲在位一年

宋太祖趙匡胤 (927—976),宋朝創建者,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原為後周殿前都點檢。 建隆元年(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於開封,建宋朝,史稱北宋。

宋太宗 (939—997),太祖弟,初名匡義,後改光義,即位後,改名炅。他曾參加陳橋驛兵變,擁立其兄為帝。繼位後親征滅北漢,試圖收復幽雲十六州。但在兩次對遼征戰失敗後,採取消極防守的方針。他背棄了「金匱之盟」,費其弟光美為庶人後殺掉,又費其長子楚王元左為百姓。

宋真宗 (968—1022),名趙恆,原名趙德昌。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進犯澶州,真宗親征,澶淵之役訂城下之盟,開創納歲幣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質換取和平。

宋仁宗 (1010—1063),名趙禎,原名受益。他的統治開始較為節儉。但對西夏戰爭屢敗,被迫以「歲賜」 銀、絹、茶妥協,對遼也以增納歲幣求和。

宋英宗(1032—1067),原名趙宗實,後改趙曙,是濮王趙允讓之子,過繼給宋仁宗為嗣,北宋第五位皇帝。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與遼國和西夏較為安穩。

宋神宗(1048—1085),初名仲鋮,後改名趙頊[,宋英宗長子,北宋第六位皇帝。他對政治疲弱深感不滿,欣賞王安石的才幹,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夏,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飲恨而歿,享年三十八歲。

宋哲宗(1077---1100)原名佣,改為趙煦。哲宗即位後,年僅九歲,由高太后執政,1093年,親政後,任用主張變法的大臣,對守舊派、中間派進行打擊。終止與西夏的談判,加強邊境防禦,屢敗西下,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逝於汴京,在位十五年,終年二十四歲,

宋徽宗 (1082—1135),名趙佶。統治期間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權閹, 掠奪民財。自稱教主道君皇帝。設局搜刮奇花異石,稱「花石綱」。宣和七年(1125年)傳位給欽宗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為金兵俘虜北去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至死不得歸。以花鳥畫和「瘦金書」書法名於世。

宋欽宗 (1100—1156),名趙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時受父徽宗之禪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戰派李綱抗金,斬殺罷黜了蔡京一黨。但仍答應以賠款、割太原等三鎮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後,降金,北宋滅亡。靖康二年 (1127年)與徽宗為金兵俘擄北去,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1161年,在金國被馬踩死,終年五十七歲,葬處不明。

宋高宗 (1107—1187),名趙構。南宋第一任皇帝。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於南京 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南逃至臨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 權。屈辱 條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韓世忠等三大將兵權,殺害岳飛。1161年,金帝完顏亮撕毀和議,再次南侵。高宗以屈辱求苟安的國策遭到強烈反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傳位於孝宗,自稱太上皇。

宋孝宗(1127—1194),名伯琮,趙昚。宋太祖七世孫。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史稱「乾淳之治」。

宋光宗(1147—1200),趙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禪位,趙惇登基為帝,改元紹熙。紹熙五年(1194年)禪位於次子趙擴,成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禪"或"光宗內禪"

宋寧宗(1168—1224),趙擴。宋光宗趙惇與慈懿皇后李鳳娘的次子。宋寧宗即位後,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為相,趙、韓兩派鬥爭激烈。慶元元年(1195年)寧宗罷免了趙汝愚,韓黨專權。次年又定理學為偽學,禁止趙汝愚、朱熹等人擔任官職,參加科舉,是為「慶元黨禁」。嘉泰四年(1204年),寧宗追封岳飛為鄂王,兩年後削去秦檜封爵,打擊了投降派。

宋理宗(1205—1264),原名趙與莒,後改名趙昀,南宋第五位皇帝。理宗即位後,有史彌遠專政,他只沉湎於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彌遠亡,理宗親政。1234年與蒙古軍聯合滅金。1259年,蒙古軍攻打鄂州,奸相賈似道稱臣納貢,劃長江為界國家敗亡之勢已成。

宋度宗(1240-1274),原名孟啟,後改名趙禥。趙禥在位10年,即位時,金國已經滅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軍隊大舉南下,國難當頭之際,他卻把軍國大權交給賈似道執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錦繡江山處於飄搖之中。

宋恭宗(1271—1323),趙顯。咸淳九年(一二七三)封嘉國公。十年即位,謝太后臨朝稱詔,建元德佑。恭帝繼位年紀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統治時期,宋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

宋端宗(1269—1278),趙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2年。7歲繼位,雖然朝臣江萬載、陸秀夫等堅持抗元,力圖恢復宋朝,但在元軍的打擊下,端宗東逃西避,疲於奔命。景炎三年,端宗為躲避元將追逐,上船避入廣州灣,驚病交加,於4月病死。

宋末帝(1272年——1279年),趙昺。南宋亦是宋朝最後一位皇帝(第九位)。端宗死後,趙昺1278年登基,1279年去位。兵敗後,被元兵逼迫,丞相陸秀夫負衛王投海自盡。趙昺時年8歲。在位1年,是為宋朝最後一位帝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魚是不能離開水的,人盡皆知,這意味著岸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