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插畫師的自我修養

一個插畫師的自我修養

插畫作品《西遊記》系列之一

作為第六屆全國插畫雙年展的活動之一,盧波在深圳的首次個展「夢浮橋——盧波作品展」正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他的作品可以說是「插畫師是如何煉成的」的一個樣本。1975年出生於石家莊的盧波, 2005年獲得中國漫畫獎彩色單幅特等獎,在《今古傳奇》《九州》《科幻世界飛》《漫友新幹線》數十本小說單行本上發表插圖數百餘幅,2015年獲得日本集英社新星杯插畫特等獎。

盧波身份並不單一,還有很多,諸如作家、編劇、動漫師。他的作品風格跳脫,精巧、綺麗、瑰奇,能助歡笑,亦能傷別離。因為他總想著與別人不一樣。比如流行用電腦繪圖的當下,他是左手用毛筆一筆筆畫的,他的左手手指關節那裡有一個很大的「老繭」;再比如,別人的科幻插圖突出未來感,他卻用復古色打底,突出一種懷舊感。盧波說,「雖然有科技的手段,但作品的氣韻和神韻不能丟」。

A、與星球大戰「結緣」

因為大量與科幻、懸疑小說作者合作,盧波的很多作品是以科幻為主題的。他的科幻作品色調往往是泛黃的,像佐杜洛夫斯基的電影一樣充滿了暗喻。

此次展出的一張《星球大戰》的海報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其實創作之前,盧波從未看過星戰系列電影。熟悉盧波的人都知道,盧波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所有跟他合作的出版社與作家都知道,他一定要把小說全部看完,才會下筆來畫。

盧波將幾部星球大戰中他認為最有閃光點與最有典型代表性的東西,進行位置上的安排,並用《心經》中的「受想行識」來表達絕地軍團的師承關係。

盧波回憶說,這幅作品最先在美國利德動漫展亮相。利德動漫展是美國一個著名的動漫集,很多名家、插畫家急於到那裡去尋求展位,展示自己的藝術。盧波所在的展位不是很顯眼,位置並不好,但很多人堅持走過來看讓他很感動。

也就是在這次動漫展上,「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看到了他的作品,並跟他深入討論了莉婭公主的頭髮問題以及人物造型的每一步走勢。回憶起這些,盧波由衷地對盧卡斯表達了敬意,「我可以想到的是他們的專業與敬業,但我沒想到的是,他們對細節的要求如此完美細膩,比如,他們會認為有幾根髮絲飄得不是很合適。而且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鑽研,也讓我吃驚。」

好萊塢製造了《功夫熊貓》《花木蘭》等等電影,他們對中國優秀傳統的「再發現」已經毋庸置疑,但親自感受其中,讓盧波更加感慨,「相比於外國,我們需要更加珍視傳統。」他透露,接下來,他會跟星戰團隊展開一系列的合作。

B、一個嚮往過去的人

盧波從很小就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他小時候就開始收集關於敦煌的一切,連環畫、插畫、畫集。隨著年紀漸長,他也從文藝復興、拉斐爾前派之中汲取了很多養分。

第一眼看上去,盧波的畫有大量傳統的影子,比如線描的功底,題材多取自傳統小說《聊齋》《西遊記》以及從《離騷》、嫦娥、仕女等等典型的傳統符號中取經。他的畫中也有綜合藝術的運用,比如背景中山水畫,頗具幾分「米家」山水的樣態,湖石、花紋、波浪、線條都一一展現了他的傳統功底。

之所以最後選擇了插畫這種表現形式,盧波的理由是,插畫可以不受限於國畫、油畫,風格多樣,而且有著雋永的生命力。

盧波評價自己是「一個嚮往過去的人」。這種嚮往更像是心靈上的一場邂逅,一次詩意的雅集,一個物外神遊的旅途。熟讀經典的他希望與竹林七賢、建安風骨、吳門畫派等等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久別重逢。

被問到在創作的過程中受誰的影響比較大,盧波有些靦腆地說,其實有很多,但非要說的話,文學方面曹雪芹的《紅樓夢》對他的影響最大。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幅《黛玉圖》是他向87版《紅樓夢》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致敬的作品。《紅樓夢》對他來說是一生受益的小說,百讀不厭。那些流轉在小說的描述、服裝的色彩、綺麗的詩句、夢幻的場景反覆在他腦海中閃回。

C、插畫是綜合素質的沉澱

藝術是一條孤獨之路,對盧波同樣亦然。在插畫這條路上摸爬滾打了這麼久,盧波也給了想進入插畫行業的年輕人一點建議。盧波認為,年輕插畫師要珍惜每一次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拔高」。「如果只是把它當做很普通,種種的普通日積月累就變成大的普通。有好多畫家是畫海報、廣告入行,可這些名家卻把海報、廣告做成名畫的程度。當人們開始承認他的藝術,才發現他過去的商業名作也很有價值,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有心人。」

除了態度端正,眼光到位,盧波還強調了插畫師的自我修養。一方面,國內插畫進步很快,不少新人冒頭。但僅僅會畫插畫是不夠的,至少在盧波看來,插畫師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畫家同時也是文學家,有很多詩人也是畫家,這種綜合性的身份帶來的作品往往更有內涵,所具備的意義往往以一抵十。所以我認為現在的插畫家和小說家,界限分得過於清晰。我是畫插畫的,好像文字跟我有一定距離,我不這麼認為。我提倡畫家也應該寫作,而搞寫作的人也應該懂得繪畫。」

D、深圳的插畫偏向「設計感」

對盧波來說,深圳這座城市對他並不陌生。談及對深圳印象,盧波說,他很喜歡這個城市,因為很喜歡設計。「深圳是一個處處都是設計的城市。我看到了有一些破舊的民居,通過一些建築結構,使它的視覺上有了節奏變化。」

格外關注建築是盧波作為一個畫者的「必須課」。他的作品在空間結構的安排上風格鮮明。但凡出現在畫面上的人物的位置、空間關係都是經過他深思熟慮的,具有深刻的寓意在裡頭。「好多的百年古建,因為它不可能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原材料嚴重的破壞,但是通過設計既有了雅意又保持了它基本的格局,甚至讓人感覺到很有新意。設計最好的地方就是降低了破壞度,因為真正的古建很容易破損。」

在他的印象中,深圳的插畫也偏向於一種「設計感」。他認為,懂得設計的人一定懂得生活,他們所呈現的風格也容易被人接受。除此之外,盧波還有自己的小心思,他總覺得,他的畫中充滿了種種的心酸和新意,一個生活在設計生活中的人容易感覺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市文體旅遊局 的精彩文章:

南航春運預計執飛近7.5萬班次

TAG:深圳市文體旅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