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五台山廣化寺坐落在台懷鎮北里許,背靠普壽寺尼眾律學院,面迎台懷寺廟群,東面舉目就是俏拔秀麗的戴螺頂,北面遙對著金碧輝煌的菩薩頂,發源於北台,東台的清水河,伏在左右兩邊的低處,清流嘩然低唱,彷彿把一部深奧的經文從古念到現在。廣化寺踞坐在這麼一處地方,依偎著山中的輕風和霧靄,顯得異常安祥寧靜,是五台山一處歷史久遠,從昔日的華嚴道場,轉而成為章嘉活佛「五處」之一的黃廟。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歷史沿革】

廣化寺傳說在北魏時就有建築,但那些陳跡已隨風化去。現遺存於後院的,有一個北宋元豐三年(1080)的八角亭閣式石幢塔,可說是廣化寺滄桑的歷史見證。這個高有3米的石塔經幢,通身有青石雕就,下面的束腰須彌坐上,鐫有龍,獅,虎,鹿神獸,韻味野出高古。幢身的一面,刻有一部陀羅尼經咒,已被風雨扶疏得依稀可辨。幢身正面,則刻著十個工整的大字:「宋故金壇郎十宮德之塔」,字體似為瘦金書,剛勁有力。這一華美典雅的石幢塔,雕刻得十分考究,若從歷史和藝術的角度看,它不失為廣化寺至為珍貴的文物遺存。其實它的價值,還從另一個側面,透射出了五台山文教文化的時代特徵。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八角亭閣式石幢塔

據有關史籍記載,宋代是五台山華嚴宗盛行的一個時期,其特色是倡導禪教一致,出現了時稱華嚴中興之祖凈源法師為首的一批高僧。廣化寺作為弘揚華嚴宗的一個主要道場,當時的寺名為廣華寺,就是取廣弘華嚴之意。可見,廣化寺在那時,就塗上了非常可觀的歷史文化底色。如今在這座古剎中徜徉,尋覓到的不僅僅是宋雕明磚,還可時時呼吸到古風撲面的濃重文化氣息。傳說,明朝有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夜宿該寺。徐霞客經阜平,唐縣,從長城嶺入境,由佛母洞而上諸台考察後,在疲憊至極中欲投宿該寺,不想被一個看門的小沙彌誤以為乞丐擋在門外。徐霞客在無奈之下,正要返身離去時,驚動了寺中的老方丈華嚴大師,華嚴大師親自出寺察看,對來人以禮相待,終於挽留了這位大旅行家在寺中下榻。徐霞客由此在寺中寫下了著名的《五台山日記》。這則故事雖然是一個傳說,但歷史上的徐霞客,確在五台山停留過幾日。

廣化寺在清朝時,迎來了又一次輝煌,堂堂正正成為章嘉活佛的「五處」之一。當時五台山的黃教,備受清朝諸帝青睞,特別是主持內蒙四十九旗、青海二十九旗教化的章嘉一支黃教,在大清的250多年的歲月中,始終維護了清王朝的政權。因此,歷代章嘉活佛尤受帝王們的尊崇,章嘉呼圖克圖在五台山除駐錫鎮海寺外,另划出善財洞、廣化寺、普樂院、文殊寺、金崗窟五寺讓其管理,故稱為佛爺五處。廣化寺作為其中之一,後院西北角的一棵松樹,傳說就是二世章嘉所植,還傳說就在這株松樹下,朝台的乾隆皇帝曾與三世章嘉密切交談,共商政教大事。

傳說不等於史實,但傳說往往能折射出歷史的影子。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康熙皇帝對二世章嘉特別尊崇,封為國師,並在京為其修建了多所寺宇,還令黃四子雍正從其學習佛法。帝王的恩寵,二世章嘉不僅常在青海蒙旗巡化,在「柔服蒙藏」中做出了貢獻。他還受命於朝廷,在五台山修建了菩薩頂等10座黃廟,為五台山黃教的興盛和民族的團結融合,寫出了新的一頁。三世章嘉7歲入京,很快精通了漢、滿、蒙、梵多種文字,掌握了醫療、歷算、母音算術、詩律寶源以及佛學等知識,在京朝間,常和雍正皇帝同桌交談,討論政教大事,後於雍正十二年封為國師。正由於皇家和佛家這種微妙的關係,因此乾隆皇帝登基後,離京三年的三世章嘉回京,受到了如先帝時一樣的尊榮。以後發生的事情,更使這位皇帝對三世章嘉刮目相看。一件事乾隆十五年,西藏發生的珠爾墨特那木札勒之亂,當時國師建議皇帝把西藏政教大權交給七世達賴和駐藏大臣共同掌握,因而迅速平定了叛亂。另一次是乾隆二十一年在外蒙發生的「阿木爾札那」和「達瓦旗」之亂,國師以自身的影響力說服了哲布尊丹巴,又一次迅速止息了叛亂。這兩件事對乾隆來說,可謂是刻骨銘心。因此,乾隆每次朝台,國師自然伴在身旁。國師圓寂,皇帝不惜以「金頂玉葬」的殊勝禮儀安葬,其親密的關係可見一斑。因此,說乾隆帝和三世章嘉在廣化寺駐足、松樹下交談,討論政教大事,實在是一件情理之中且不足為怪的事了。

廣化寺在清朝,作為佛爺五處之一的一處黃教道場,據說香火十分興盛,僧人多時達百餘人,舉辦法會,誦經唱念,佛樂浩蕩。它作為少數民族僧人理想的安居修行之所,為民族感情的培養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寫下了新的篇章。

【寺院勝景】

如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廣化寺,這個佔地9300平方米的偌大寺宇,則是清代道光年間一名叫納不海的喇嘛復建的。這個坐北向南由低而高,呈四方形的黃廟,建築得宏闊而大氣,莊重而深幽,呈現著清代豪華精巧的建築特色和黃教寺廟的風格,是一座典型的漢地「喇嘛寺院」。中軸線上,先後布列著山門、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還有目前正在籌建的藏經樓。兩側還有,伽藍殿和護法殿。

【天王殿】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這裡的山門和天王殿是分開建築的,中間隔開一段距離,其間築一寬闊的石階踏道,形成特色。踏階之上便是三開間單檐歇山頂的天王殿,殿中的四大金剛橫眉怒目,威而不怖,韋陀將軍神采凜然,儒雅不俗,縱觀這裡的殿建塑像,透出的是一種雍容大度的氣息。

【文殊殿】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天王殿之後寬闊的殿院中,便是廣化寺的主要建築大文殊殿,但見兩根明柱上鐫刻著一副鎦金對聯:

道場遍十方,無人無我;

佛法超三界,非色非空。

文殊殿前,東西各長著一株杏樹,碧綠可愛。奇怪的是這兩棵樹,粗細高低,枝條長勢,竟非常相似,猶如一對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人們便叫它為姊妹樹。

【大雄寶殿】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式的建築,殿為三開間,面寬25.5米,進深11.6米,頂脊尖尖突起,有著漢藏佛教寺廟建築交融的鮮明特徵。通體看去,古樸典雅,落落大方,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殿內中間為釋迦摩尼佛,左側為阿彌陀佛,右側為藥師佛,前為宗喀巴大師,兩側為銅鑄十八羅漢。塑像造得精緻細膩,面目清麗優美。在這個殿堂中,曾有歷史上名響五台山的十六尊者像,每位尊者刻在一塊高1米,寬0.5米的石板上,石板為黑底,刻石抹灰,素雅悅目,十六尊者的表情手腳身姿各不相同,成為一絕。可惜這組珍貴的文物,不知毀於何時。

【藏經樓】

山西——五台山——廣化寺

這就是目前準備籌建的藏經樓,年輕的主持承繼前世的慈悲原力,為這座古老寺院的恢復重建,無畏、精勤的廣結善緣。

徒弟:師父,為什麼出家人都要建寺院呢?大眾共同發心建寺的意義在哪?

師傅:寺院是佛的家園。寺院里的佛經乃三世諸佛之師,是如來法身舍利。寺院里住著僧人,僧人是代佛傳法的人天師表。佛法僧是救護眾生脫離生死輪迴的住持三寶!

大眾發心建寺,就是為了三寶長久住世,令眾生世世代代有所依祜。一個人的力量不足,眾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座道場都是常住三寶與十方信眾共同鑄就的成果。

修建寺院具有無量功德,對於我們的現世或將來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蓮花經》雲,任何善信發心捐助建寺與佛壇,可以獲得以下十大功德:

1.無始以來諸惡業,得以減輕或消除。

2.天人護佑,逢凶化吉。

3.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復之苦。

4.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5.脫離煩惱和無明。

6.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7.所言所行,人天歡喜。

8.增加福慧二資糧。

9.往生善道,相貌端莊,天資福祿兼有。

10.往生能聞佛法之國土,速證佛果。

徒弟:寺院是佛的家園?佛怎麼會有家的概念呢?

師傅:這個說法較常見,我們常常聽到僧人們護持寺院的行為也被稱為「荷擔如來家業」。這裡的「家」屬方便說,並非是俗家的家。

這個家的意義是弘法利生的責任,是大悲眾生的親切,是心系三寶的歸屬。方便說和究竟不可混為一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藏族人為什麼要磕十萬個長頭!

TAG:搜狐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