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世界首富,資產50多億,遠超和珅幾條街,一念之差未得善終

清代世界首富,資產50多億,遠超和珅幾條街,一念之差未得善終

伍秉鑒,又名伍敦元,生於公元1769年,去世於公元1843年,祖籍為福建人氏。康熙初年的時候,伍氏祖先前往廣東定居,並且開始經商。伍秉鑒父親伍國瑩時,曾在廣州首富潘啟家中做賬房。伍秉鑒是中國歷史上,乃至是世界歷史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的財富不僅在中國稱霸,同時在西方世界中也聲名遠揚。他以對外貿易起家,此後卻毫不遲疑的投資美國等國的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每當東印度公司面臨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都會尋求伍秉鑒的幫助。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

以上所說的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像以往中國首富那般還有官僚這一層保護皮在。他完全是一手將一個普通的福建家庭,推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傳奇性十足。2001年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劉瑾、宋子文和伍秉鑒。在其中,伍秉鑒是一位非常純粹的商人,所以對於能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他,後世人都對其抱有極大的好奇心。

1686年春,廣東巡撫李士禎在廣州頒布了一項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實""之人,只要每年繳納一定的白銀,就可作為""官商""包攬對外貿易。這個政策催生了後來聞名於世的廣東十三行。乾隆在一定時期放鬆了海禁政策,所以許多外國商人都來到中國經商。後來因為一些原因,中國海上再次戒嚴,只保留了廣州一個開放點,這使得廣州十三行的財富迅速積聚。

伍秉鑒不僅僅擁有封建社會官商的特點,同時還懂得從與西方貿易中收穫財富。怡和洋行雖然以經營茶葉貿易為主,但是在國內也涉及到地產、房產等領域。同時還大膽的在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使怡和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開始夾帶鴉片,掠奪中國的財富。當時清政府以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而許多有伍秉鑒擔保的洋商常常夾帶鴉片過境。儘管伍秉鑒主動將洋商上繳的鴉片移交政府,但是卻並沒有得到清政府的信任和諒解。不僅怡和洋行受到政府打壓,到了後來中英兩國最終還是爆發了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的爆發絕不是伍秉鑒等洋行商人所看見的,一旦清政府失敗,英國人勢必會要求開放通商口岸。而到那時,廣東十三行的壟斷地位便會支離破碎。眼看著戰爭無法挽回,以伍秉鑒為首的廣東商人,積極捐獻財產,修建炮台、戰艦等,但是最後卻還是不能挽回敗局。最為重要的是,伍秉鑒等人在後來代清政府前往與英國人交涉。回來之後,便成為了老百姓口中的""漢奸""。伍秉鑒和怡和洋行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償還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而伍秉鑒一人就承擔了100萬銀元。而也正是在這一年,伍秉鑒在廣州因病去世。條約簽訂後,廣東十三行的壟斷地位失去。此後十三行特權消失,越發沒落,十三

(藝術圖片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中說說史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為何老是喊著分行李?根本不是為了高翠蘭,而是去找她

TAG:雨中說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