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鋼索的李泉也變得油膩了

走鋼索的李泉也變得油膩了

  • 簡評《歌手2018》第三集

說句暴露年齡的話,我買過李泉的專輯《走鋼索的人》,還是磁帶。

專輯裡的每首歌都充滿遺世獨立的悲苦。但聽完,卻不會讓人失去希望。很多歌我至今都念念不忘,《走鋼索的人》、《很苦》、《哭了》等等,但這些歌幾乎都沒有被收錄到KTV點歌系統,可見傳唱度不高,群眾基礎薄弱。

歌以詠志,古典音樂造詣深厚的李泉,走上流行音樂的創作之路,曾不被家人理解。《走鋼索的人》幾乎可以算作是李泉當時的心理獨白。「往前是冷漠,後退是寂寞,乾脆我墜落。」無論是情場,還是人生的路上,誰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刻,悲觀絕望、苦不堪言,像走鋼索,想逃避,想解脫。

藝術來源於痛苦,自古皆然。那時的李泉,長發飄飄,孤傲清冷,人歌合一。「才子」的定位得到了音樂圈的認可,紅與不紅自然也沒有那麼重要,更何況,不紅才會更加奇貨可居。

李泉最出名的歌大概就是《我要我們在一起》了。這首歌的傳唱度和翻唱率極高,很多歌手都在公開場合唱過,如《我是歌手》第二季的鄧紫棋。第一季的楊宗緯在總決賽更是請到了李泉本尊來幫幫唱。台上,楊宗緯媚眼如絲,伏在鋼琴上,看著李泉,那眼神比張天還要熾烈。話說回來,歌名就是這樣一句殺傷力無敵的情話,再加上表演者的個人魅力,誰又能抵擋得住呢?

其實,我更喜歡的是《哭了》這首歌。李泉作詞作曲,范曉萱原唱,他自己也唱過一版。我喜歡聽他的那一版,有纏綿悱惻的悲情,有百轉千回的告白,也有恃才傲物的清高。

世紀之交的流行文化里,沒有粉絲的話語權,也沒有「禁慾系男神」的說法。但不誇張地說,在那個華語樂壇的巔峰年代裡,李泉的人設和音樂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高級感。

然而,十幾年之後,當李泉以競演歌手的身份在《歌手》舞台上唱起《我要我們在一起》時,歌聲里的蕭索、痛苦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甜膩和油滑。

原作中最驚艷的段落,「風遠遠地吹著我的臉我的手我的發我的心我的眼睛,你遠遠地待在那個城那個路那個房那個燈那扇窗口,我靜靜地放著你給我的CD音樂當做背景,怎麼唱都不再煽情」,被用口哨代替,而歌詞中自帶的畫面感和對象感也就隨之消失。

如果說,多年前的原作是一個相信一生只愛一個人的青年對所愛之人的無望訴說,那麼《歌手》上的改編就像是閱盡千帆的中年老師對女學生毫不掩飾的引誘。尤其是最後一句「不像現在只能遙遠地唱著你」,竟然有一種道貌岸然的感覺。

意境的改變,體現在了整體旋律的變化,以及演繹方式的處理上。原作中的私密感和內心向的表達,被處理成時而輕語,時而高喊,時而口哨,時而擬音,加上頻頻和觀眾互動,更像是一次華麗的炫技。

這首歌里的主角「我」,真的很像有些功成名就的老師。年輕時對痛苦的敏感,推動自己達到了今天的學術成就。歲月靜好之後心態也變得優渥,圓滑寬容,而不再有以往的銳利和鋒芒;慈悲善意,卻沒有了骨子裡的悲憫和憐惜。依舊指點江山,卻顯得好為人師;不再壓抑心內激情,卻在事後表現出一種凜然的無辜。

對於這樣的人,李宗盛早就唱得明白:「給自己隨便找個理由,向情愛的挑逗,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

這讓我感到幻滅。我不知道是我的感覺出了問題,還是李泉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油膩中年,還是一切都是時間的錯。

與之形成對照的,竟然是汪峰的再次動心。

這一集《歌手》可以說是情歌之夜。但要我選冠軍曲的話,必然是汪峰的《下墜》。

正確的選歌,出眾的詞曲,驚人地貼合汪峰巔峰時期所走的路線。尤其是副歌那句「下墜,彷彿可以減少我的心碎」,堪稱本年度最佳旋律,好聽到讓人可以原諒汪峰殘破的嗓音。

而這首歌的最後一句,也十分適合表達我此刻的心情——懷念十八年前的、被李泉《走鋼索的人》專輯所打動的自己——

「我一點點回味,卻帶著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