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專家風範 激勵後輩前行——國際政要共賀我院石毓澍教授百歲華誕
2018年,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老專家石毓澍教授迎來百歲華誕,英國女王、澳洲總督獲悉後,發來賀信。
英國女王賀信
石先生您好:
獲知您年到百歲,甚為欣喜,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送上我最誠摯和美好的祝願。
英國女王陛下——伊麗莎白
澳洲總督賀信
石先生您好:
在您100歲生日之際,我和我的妻子琳恩為您送上最溫暖的祝賀!願您度過一個難忘而特別的百歲生日。
我榮幸地在這個特別的時刻送上我誠摯的祝願,願您的百歲生日難忘,並與你的家人和朋友共享歡樂。並送上對未來的最美好祝願!
致以問候
澳洲總督—— 皮特先生
心臟病學專家石毓澍教授
學術成就簡介
石毓澍,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祖籍天津楊柳青,1918年生於北京。1937年入法國里昂大學醫學院學習,1944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於1945年回國。1950年代初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科從事內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於1974年在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創立心臟科,任心臟科主任、心血管疾病研究室(現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主任,後擔任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名譽院長,天津醫科大學終身教授。90年代退休後,在國外致力於編寫「臨床心臟病學講義」一書。
石毓澍教授長期致力於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工作。
石毓澍教授是我國心導管檢查的先驅者之一。在1956年與周金台大夫及李潤躍大夫在天津醫大總醫院為天津首先開展心導管檢查術。50年代後期從事心內膜下心肌梗死、裴德拉心肌炎和陣發性心動過速等研究。60年代初,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電解質平衡失調作了系統研究,並提出自己獨特見解,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70年代開始潛心於心律失常電生理學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創建臨床電生理實驗室,開始了整體和離體心臟電生理、心肌細胞動作電位、電壓/膜片鉗實驗研究。他在國內較早將希氏束電圖、竇房結電圖等記錄技術及房室程序刺激等研究手段應用於臨床。石毓澍教授發表了有關心律失常和電生理方面的論文多篇,其中「房室結雙通道與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有影響的論文數篇。石教授是我國人工心臟起搏事業的開拓者之一,70年代初他就著文介紹並在京、津、翼及寧夏等地開展埋藏式起搏器植入術。1975年在國內首例報道了經病理證實的Lev』s病。1980年以來,石教授主持和指導了各項研究課題10餘項,發表的有關論文曾獲國家和天津市優秀科技論文獎。他主編出版專著數部,其中1980年初版的《心律失常的診斷與治療》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論述心律失常的專著。1989年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根據自己的臨床資料完成的關於心電生理學的專著《臨床心臟電生理學》,並獲全國科技圖書二等獎。1980至1994年,石教授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出版和連續二次再版《冠心病》。1994年石教授在總結其臨床經驗和最新近展的基礎上,主編出版了《臨床心律學》,並獲國家科技圖書二等獎。在98歲高齡出版,並於100歲時再版 「臨床心臟病學講義」,為青年學生及醫生提供最新的學習材料。
石毓澍教授為我國心血管病學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是當之無愧的臨床醫學家、心血管病學家和醫學教育家,石毓澍教授是我國醫學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先後擔任過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天津市醫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委、中華內科雜誌副主編、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常務編委、天津醫藥雜誌主編等數種學術職務。他是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學生遍及全國和海外,桃李滿天下。
他的為人做事,他的高瞻遠矚和大家風範是後來者學習的楷模。
編輯丨黨政辦公室 楊洪雨
經 典 推 薦


TAG: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