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拿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說事,劉備在用人方面並無建樹

別拿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說事,劉備在用人方面並無建樹

文/媯滿聰

從晉代到明清,儒化、神話諸葛亮的同時,捎帶著也將劉備給神話了。劉備與諸葛亮被古代知識分子譽為最佳的君臣搭檔。一位好的政治領導人,一定希望能遇到諸葛亮這樣的大賢,而諸葛亮這樣的人才,也都希望被明主「枉自恩招」。

劉備與諸葛亮的CP組合炒了一千多年了,附帶著將劉備能用人、會用人的名聲也炒了出來。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人們又傾向於認為,劉備是個海納百川的仁義君子,「天下望風歸順」,劉備真的有這等用人的水平嗎?

在蜀漢政權中,歸功於劉備的人才大概有關張趙和諸葛亮。因為劉備起兵的時候,與關羽、張飛是異姓兄弟,所以談不上他慧眼識珠,更多是沒有任何根基的時候,搭夥的兄弟,客觀上關羽、張飛又扮演了重要角色。從識人的角度看,選中趙雲、諸葛亮屬於劉備有慧眼的一面。

即便如此,也就趙雲在軍事方面受到過重用,諸葛亮基本上等於被雪藏了。劉備死之前的幾場重大的戰役,基本上沒有諸葛亮獻計策,分析形勢的言論。更何況,除了赤壁一戰外,其他的戰爭全是失敗的。

赤壁之戰的勝利歸功於孫權陣營,孫劉聯合的功臣是魯肅而不是諸葛亮。所以說,諸葛亮從赤壁戰爭頭一年(207年)加入蜀漢,到劉備去世(223年)整整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幾乎都是後勤工作,保證劉備對外征戰。

諸葛亮真正發揮作用是劉備去世後。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劉備並沒有人盡其用,至少諸葛亮這個大招牌,他並沒有好好使用。田餘慶先生在《秦漢魏晉史探微》中對劉備用人的評價是:

「劉備用人,在魏、蜀、吳三國形成鼎立的過程中並無優勢可言,這可以在各國人物傳記的比較中得到清楚的說明。如果不以三國之主相比而以均為帝宵的三劉相比,劉備也是得人最少。」

這裡的三劉指的是劉備、劉表、劉璋,三位都是漢室宗親。在用人方面,劉備的成績還不如劉表和劉璋呢。關於後劉備時代的蜀漢人才,田餘慶先生在《李嚴的興廢和諸葛亮用人》一文中也有高論:

「以後治蜀的人才,主要是劉備死後諸葛亮分化劉璋舊部,或排抑,或吸收,使新隨劉備入蜀居於少數地位的人,與原劉璋舊部居於多數地位的人,即當時所謂『新舊』,所謂『客主』者,逐漸熔融,才形成蜀國的文武臣僚。」

從人才的角度看,諸葛亮對蜀漢人才的貢獻遠大於劉備。更諷刺的是,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是沒有話語權的,也沒有軍政的實權。只不過,劉備臨死的時候,面對益州集團與荊州集團的矛盾,不得不託孤於荊州集團的代表諸葛亮和益州集團的代表李嚴。

所謂的劉備與諸葛亮的楷模般的君臣關係,實際上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這從側面上也證明,劉備在用人方面是缺少才能和供獻的。當然,這是基於歷史的客觀分析,與《三國演義》的文學形象不能混淆。這點望讀者謹記。

參考文獻:

1.田餘慶,《李嚴的興廢和諸葛亮用人》;

2.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4.陳壽,《三國志》;

5.呂思勉,《三國史話》;

6.趙翼,《二十二史札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劉表死後,劉備為何不趁機襲擊並佔據荊州?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