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太極拳抖勁的基礎是纏絲勁和腰襠勁。分享陳氏太極拳抖勁的練法!

太極拳抖勁的基礎是纏絲勁和腰襠勁。分享陳氏太極拳抖勁的練法!

抖勁的基礎是纏絲勁和腰襠勁。抖勁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爆發力,其特點是快速、螺旋、氣足、力猛、勁長、動短、意遠。久練推手,對纏絲勁、腰襠勁的體會也愈來愈深, 「粘連黏隨不丟頂,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技巧也愈練愈熟,逐漸發展出來一種突然的發勁動作——抖勁。

一個完善的發勁動作——抖勁,包括四個因素:一是落點的位置;二是發勁的速度;三是落點發勁的旋轉度;四是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度。一、二兩項為一般武術技擊方法所共有,而三、四兩項則為太極拳推手所特有。

抖勁既須在推手中實踐,也須抽出拳套中幾個單式來反覆練習。在推手中可先互「喂」,即一人被動地聽憑對方試驗抖勁,並告知其不足之處。這樣互「喂」可使進步較快。

抽出單式來反覆練習,可以充分發揮全身各部位的爆發力而無所顧忌。「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腳,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這是從前太極拳家總結的發勁經驗。

太極拳的抖勁練習,要求在內外兼練、增加身體的抗擊力之後才練習抖勁,先練能化也能受擊,然後再練習抖發。練拳和推手時的「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主要是練任脈、督脈。「塌腰落胯,氣向下沉,勁往前發」,主要是練帶脈、沖脈,內勁充沛,氣勢騰挪,皆由此練出,功愈深而技愈精。內外兼練,才能既增強身體的抗擊力,又加強了打擊的爆發力。

練習發勁,先注意動作的柔順、協調和正確,然後研究爆發力的集中、快速和強大。這是練勁先練順、練巧先練勁的鍛煉程序。單練時,為了增強抖勁的旋轉性、刻人性,發勁時須風聲呼呼,氣勢雄壯,才能練出功夫。否則, 「拳無功,一場空」。

前輩太極拳家散打發勁時,目光如電,變臉變色,冷笑險嬉,哼哈作聲,氣勢逼人。虎威比猛,鷹揚比捷。其技術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黏隨,出奇制勝,應用抖截。亦有以剛克剛者,則運勁似百鍊之鋼,無堅不摧。其手法:碰啄劈拿,分筋錯骨,點穴閉戶,按脈截脈。其運勁有:黏隨抖截,犯者立仆。其跌法有:手當足用,足當手用,一動即進,插襠管腳,擰腰變臉,橫直披砍,應手而跌。其拿法有:粘連黏隨,乘勢借力,變化輕柔,隨人之動而制之,使人心服。

五弓合一的練法

陳氏太極拳主張全身整體勁內外統一性的蓄髮相變是需要「一身備五弓」「五弓合一」的。現試述如下:

「一身備五弓」是比喻身軀猶如一張弓,兩手為兩張弓,兩足為兩張弓。 「五弓合一」即為全身的整體勁,觸之則旋轉靈活,能蓄能發,滔滔不絕。

身弓,以腰為弓把,臍後腰脊命門穴始終用意貫注,中定而不搖擺,動作時以命門穴為原動力,兩腰腎旋轉抽換,帶動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變換虛實。合、虛、吸氣、蓄勢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內氣上行聚於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擴張。命門穴先有微往後撐松沉之意,在提頂(百會穴虛領頂勁)、吊襠(會穴托起丹田), 「上下一條線」的身法中正狀態下,使重心穩定下降。在推手運化時能做到螺旋式引進而又「讓中不讓」(不失我之立身中正)的作用。開、實、呼氣、發勁時,小腹外凸,膈肌下降,胃部內氣下行丹,胃部和胸廓自然平復。落胯塌腰,腿勁下沉,而內勁往前透發。帶脈(腰部周圍一圈)膨脹,沖脈氣旺,命門穴繼有微往後撐之意。啞門(頸椎第一節)和尾骨為弓梢,上下對稱,調節動度,加強其蓄而後發之勢。身弓備,則腰部柔韌、中定而下沉,上於「啞門」虛豎,大椎鼓起(即「拔背」「氣貼背」的作用),下於尾骨前送,起到舵的作用而內勁有上翻之意。

手弓,以肘為弓把,用意注於肘節,使沉著松靜而有定向。手腕和頸下鎖骨為弓梢,弓梢必須固定,前後對稱;手在鬆柔靈活中用坐腕來固定(掌根微微著力而下沉,腕節柔而不軟,稱作「坐腕」);鎖骨用意來固定,不使搖擺,鎖骨管著兩手的動向,鎖骨的固定是兩手有定向的前提。手弓備,則聽、拿、化、發,處處能整而不亂。

足弓,以膝為弓把,胯骨與足跟為弓梢。弓腿時,前腿胯根松沉而前送,膝關節有力而微前挺(不可超出足尖),後腿膝關節有力而微前送,而胯根則松沉而又後撐。後坐時,臀部與足跟齊為度。前進後退,臀部之勁要貫到足跟,兩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使能勁往上翻,腰腿之勁自然相順相隨。 「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對拉勻稱」。使能做到勁起腳跟,注於腰問,通於脊背,形於手指。

五弓合為一弓,以身弓為主,手弓、足弓為輔,並以腰為軸,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上下相隨,中間自然相隨。

每站一勢,須檢查五弓是否俱備,五弓是否合一,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撐」,太極拳,又能「八面轉換」的蓄勢。 「八面支撐」是穩固厚重,「八面轉換」是旋動靈活。

太極拳全身的總虛實在於腰腎的轉換,腰腎轉換的樞紐在於腰脊命門穴。腰脊一轉而周身全動,纏繞運轉,順遂無滯。內外合一而主從不亂,上下相隨而貫串協調。腰脊命門穴是「身弓」中的關鍵。

推手時一搭手即五弓俱備,源動於腰脊,纏繞運轉,勁貫四梢,呼吸行氣,周身勁整。才能「機由己發,力從人借」,弧形走化,直線發勁,動之至微,發之至驟,蓄髮相變,滔滔不絕。所謂「全身都是拳」「全身處處是太極」「但依著何處,便從何處擊之」。

五弓合一是全身內外整體勁練法的一種具體規定,練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練拳即為推手,推手仍是練拳。一站勢為靜,靜中觸動,一變勢為動,雖動猶靜。處處時時能「五弓合一」,是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的必要條件。

今以五弓合一歌訣概括其竅要:

身是弓身勁似箭,踢打拿跌不鬥力,

內外相合管中線,一身五弓備蓄髮,

黏隨引進走螺旋;離弦莫叫與穴偏。

上下左右中氣先;敷蓋對吞細鑽研。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太極養生堂正式對外開課啦!

系列太極拳培訓學習課程助你一臂之力!

太極養生堂即日起面向全國太極拳愛好者推出系列太極培訓課程,將由太極養生堂創始人及總教練黃山先生親授太極功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楊式太極拳北京汪永泉傳承的基礎理論、心法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