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此公文原來是清朝時太倉硃邵南居貞珍藏。據其攷證何執善大約常熟人,此公文為永歷十二年所書。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壹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右(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禦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益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旬、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咨肆,爲「唐宋八大家」之壹。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稼說送張琥,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內容

喝(盍)嘗觀於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餘。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餘,則種之常不後時,而斂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銍、耰、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種之常不及時,而斂之常不待其熟。此豈能複有美稼哉?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過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如嬰兒之望之長也。弱者養之,以至於剛;虛者養之,以至於充。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信於久屈之中,而用於至足之後;流於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滿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吾少也有志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吾今雖欲自以爲不足,而衆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語之。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

翻譯

妳(何不)可曾觀察過富人怎麽種莊稼的嗎?他們的田又好又多,他們的糧食充足而有餘。他們的土地又好又多,就可以實行休耕輪作,土地的肥力便能夠保全;他們的糧食充足而有餘,那麽耕種就能夠常常不誤季節,收割也常常能夠等到莊稼完全成熟之後進行。所以富人的莊稼往往很好,秕子少,産量高,長時間存放也不會腐爛。

如今我這個十口之家,卻總共只有百畝土地。每壹寸土地都拿來利用,日日夜夜期盼著收獲,辛勤耕作、收獲,充分利用土地,把莊稼種得像魚鱗壹般密集,因此土地養分就被用盡了。耕種常常搶不上季節,收割又往往來不及等到莊稼成熟。這樣怎麽還會有好收成呢?

古代的人,他們的才幹並沒有超過現代人的地方。他們平日裏注意自身修養並且不敢貿然行事,等候著思想才華完全成熟,那種勉力的樣子,就好像盼望嬰兒快快長大。對孱弱者精心哺育,使他堅強健壯起來;對才智缺乏者注意教養,使他逐漸充實起來。三十歲以後才出來做官,五十歲以後再求加官封爵。在長時期的屈身之中伸展,在准備充足之後再發揮作用;就像水流淌於充溢之後,箭發射於滿弓之極壹樣。這就是古代的人能夠超過現代人、如今的君子不如古人的原因啊!

我從小就有用功學習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與您同科考中,不過您的成功,也不能說不早啊!我現在雖然想到自以爲還很不夠,但衆人卻已經胡亂地稱頌我了。唉,您要擺脫這種狀況而致力於學習啊!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我能告誡您的也就到此爲止了。

您回去時路過京城打聽壹下,有名叫蘇轍、字子由的人,是我弟弟,請您將這些話也轉告他。

明朝何執善書宋蘇文忠公文---稼說送張琥

來自:徐紅,在太倉市沙谿鎮購得此公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幽深無際 古雅有餘——鍾繇《薦季直表》書法賞析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