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人身上的庸俗氣是怎麼來的?

一個人身上的庸俗氣是怎麼來的?

蘇 馨 靜 靜

一個人身上的庸俗氣是怎麼來的?

它一定是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遠在圍著同一種路徑行走的時候,我們周圍的空氣竟也是慢慢地相似,固化,好像風吹一吹,都吹不散逼仄生活的俗氣,一個人過往的生活,真是全部藏在他的氣質里,無處可逃。

袁枚在《隨園詩話》里提到楊萬里的話:

「從來天分低拙之人,好談格調,而不解風趣,何也?格調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風趣專寫性靈,非天才不辦。」我覺得能把去年的月光溫到今年才下酒,這是需要幾分性情和天分的。

有些人道理懂得許多,卻依然過不好一生,從「知道」到「做到」之間還存在很大的距離。

一位名叫「喜悅悅」的讀者昨日留言說:

「自己最近半年一直在準備考研,但家裡不同意想讓我先工作結婚,老一輩的人都覺得考個老師穩定了很好,也覺得找個合適的人結婚了他們也就沒什麼大的心事了。他們沒錯,我理解他們。於是我自己省錢報了考研輔導班買了一堆資料和視頻課,憧憬著考上研之後的生活和工作,但是這次回到家他們還是表示想讓我先考老師,以後再考在職研究生。」但是喜悅悅還說自己喜歡的是心理學,她渴望過自己的生活,成全夢想的能力不想依靠父母。能夠看出喜悅悅非常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完成夢想,放眼當下,有哪個年輕人想輕易成全別人從而失去那個充滿夢想的自己。我們只活一次,若不能為自己而活,那和行屍走肉有有何區別,很多事情堅持了不一定對,但不堅持一定會後悔,喜悅悅說:」20多歲的我們不該活成別人眼裡的樣子,從匆匆忙忙到頭來碌碌無為的過完一生。」我特別理解她的感受,多少人都是逛街購物看電影,過著十年如一日的日子,一年到頭三百六十五哪哪不提升,看起來生機勃勃其實生命力在衰退,難得我們有了一個夢想就應該勇敢追求,那些帶有腐爛氣的條條框框的確不能夠束縛我們。

多數人常說我們這類人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肯面對現實,什麼叫現實,實在的面對自己,真實的表現自己才叫現實,很多人所理解的現實不過是被烏黑沼澤所腐蝕的那些條條框框,不過是被悠悠眾口所麻木的大眾思想,相反,我們不是不肯面對現實,反而是積極的面對現實,不過是真實的生活有很多人過不了,也怕極了別人擁有罷了。我也曾兩次提到「萬事萬物皆可相融,唯獨靈魂不可統一」這其中道理,沒有靈魂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人具有獨特性,生來就是與眾不同,那些越來越多,一模一樣,盲從跟風的大潮流大多是沒有個人思想的,你稍微一特別,他們就覺得另行一套。難道人不該具有獨立性嗎?說到獨立,大家就會想到經濟獨立,工作賺錢的結果就是經濟獨立,但經濟只是體現一個人價值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人應當思想獨立,主觀獨立,行為獨立,而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你創造的價值和給別人帶來的價值,舉個例子:一個腰纏萬貫百萬富翁和一個相處多年鐵友,哪個對你價值感更大?想必答案很簡單,百萬富翁很有錢,但他與你無關,他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東西或者某些概念,而鐵友,他會伴你左右,為你解憂,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價值感不完全體現在經濟,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為別人帶來了什麼。經濟獨立是社會生存的基礎,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生存條件,這沒什麼可誇讚的,固真正的獨立是看思想!當你學會獨立思考一件事情,獨立的解決一件事情,對於一件事情有自己的主見,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這時,才是逐漸獨立的開始。

當你明確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子,你才能漸漸擺脫那些俗不可耐的大眾圈子,沒有思想和主見的群眾觀會拖垮你,使人們在各種泛濫的信息中變得麻木不仁,而盲從就是一種催眠,使人們喪失原本的主觀意識陷入庸俗的泥潭。

人本身就應當具有生活的主導權,而非跟著大趨勢的毫無目的的前行,有時候特立獨行並沒有錯,相反你的一致雷同更讓人擔憂,我們需要志同道合一拍即合的人,但這樣的人幾個就夠了,而不是一堆。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句經典台詞:

無論外界的社會如何跌宕起伏,

都對自己真誠,堅守原則。

內心沒有了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

其實生活往往沒有太多的大是大非,在去判斷評論對錯之前,首先你要學會對自己真誠,守住一份初心再走出來面向生活,無論世界被渲染成什麼色彩,都不要輕易改變內心的那片斑斕,能夠在麻木浮躁的周圍環境中自由出入,才是最圓滿的結果。

或許我曾渴望的無限自由,它真的不能代替我全部的生活,真正的自由來源於自己的滿足與認知,對於井底之蛙,百米池塘就是自由,對於繩索中的犬馬,半大小院就是自由,好像真的沒有絕對自由,我也做不到拋家舍業的四處流浪,自由是嚮往,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是愛極了自由,以前是,現在是,恐怕將來也是,但好好的生活下去,也不一定會錯失自由,在嚮往與生活之間,誰都跨越不了實際的生存,腳踏實地的去成長,也要懂得保持平衡和實際,讓更多的日子裡充滿新鮮與活力,而非盲目的強調自己,就像一句很直白的話:你再不甘於平凡,也應該去過正常的生活。好像這是一條生存法則一般,世世代代的去履行,按部就班,但能不能在繁瑣無味的生活中活出鮮活的自己,那就另當別論了!人們統統生活在世俗,有的人越活越俗,而有的人就能脫穎而出,一個人俗不俗,不是看他的衣著打扮,而是看他的思想與談吐,我認為一個不俗的人在應該是能招架得住很多場合,在不同的事情上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人云亦云的聲色中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在與人交談時能發覺自己的不足。

我們可以去更充分地去探索生命的邊界,無論是功力的個人利己主義,又或是反抗世俗的裹挾去做些瘋狂地嘗試。

你既可以帶著厚重的使命感去改變世界,也可以一心一意地關注世俗生活中的雞零狗碎,在這個時代都是被允許的。

在兩極的張力都可以被允許體驗之後,你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才有力量和智慧取得兩極中的平衡,才能明白在這兩極中並沒有優劣貴賤之分。

重要的是每一個選擇都是出發於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取悅於某個人或者更大的系統。

你也可以對你正生活的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人有更多的接納和尊重,同時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安心和信任的。

蘇馨靜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馨靜靜 的精彩文章:

既不經意,也不輕易

TAG:蘇馨靜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