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忌全盛,韓信之死,其實必然

人忌全盛,韓信之死,其實必然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李叔同

簡短的幾句話道盡了人生哲理。人忌全盛,做人不可太過驕縱,要低調,再大的功業也要保持平常心。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太過放縱,被劉邦忌憚殺死。今天的主人公是漢初被譽為「國士無雙」的韓信,韓信年輕時就空有抱負,不得施展,後來有機會投到項羽賬下,卻不得重用,隨後又投到劉邦賬下。在丞相蕭何的舉薦之下被封為大將軍。作為將領,他率兵 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如此大的功勞,為什麼卻被定以謀反之罪秘密處死呢?

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出不了漢中,當不上著天下之主。韓信投奔劉邦之後,功勛卓著,但是韓信不會說話,不顧君臣倫常,不太討劉邦喜歡。俗話說「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不是沒有道理,有一次劉邦和韓信對坐聊天。劉邦問「愛卿,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馬?」韓信哈哈一笑,回答道「你帶兵,十萬足以。」劉邦又問「那你呢?」韓信張口就說「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劉邦把對韓信的戒心悄悄藏在了心中。

自請封王

在討伐齊國勝利之後,韓信以鎮壓齊人為由,逼迫當時的漢王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怕韓信造反只得答應,這更是加劇了君城之間的矛盾。在身為齊王之時結識了謀士蒯徹,蒯徹建議韓信自立為王,說功蓋天下著不賞,謀略震主者身危。可是當時韓信感念劉邦的一點恩德,不願辜負。一度以為劉邦對自己信任至極。

被貶淮陰

項羽打敗以後,手下鍾離眛逃到韓信賬下請求庇佑,韓信顧念舊情就收留了鍾離眛。後來這事被劉邦知道了,劉邦以為韓信要謀反,就和張良合計將其捉拿。韓信在囚車上感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敵滅臣亡」。劉邦一聽,覺得確實有點過分,就將為淮陰侯。

嘲笑群臣

降為淮陰侯的韓信,被劉邦卸去了兵權,韓信自然一點都不甘心,一次樊噲以大禮相邀韓信做客,臨走時韓信竟然說「沒想到到自己要與樊噲等人平起平坐了」。話傳到劉邦耳朵里自然難聽,說是韓信想要凌駕於群臣之上。劉邦氣壞了,就開始策劃處死韓信。

謀反不成,慘遭橫禍

此時的韓信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危機,自己謀反也是死,順從也是死。就與舊交陳稀密謀造反,但是此時的漢朝根基已穩,劉邦對韓信的監控已深,自己又已經不敵當年的自己了,已經錯過了造反的最佳時期。所以,在劉邦蕭何的計划下,兩人的造反計劃敗露,被呂后陰謀殺死。

不管韓信是死於真謀反還是劉邦的猜忌,都是功勞使然,俗話說「帝王多寡恩,功臣多辜負」,無論如何,韓信無疑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都留給世人傳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小穎說趣事 的精彩文章:

詩詞中華,魅力董卿,你認識她嗎?

TAG:唐小穎說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