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蘇聯非主流意識形態油畫大師

前蘇聯非主流意識形態油畫大師

法海之舌亂彈:

亞歷山大·科斯泰茨基1954年11月14日出生在基輔的一個藝術家族。 他的父親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科斯泰茨基是一位學院派畫家,他的母親賈麗娜·諾沃克萊什車諾娃是雕塑家。 他於1975年畢業於基輔藝術學院。1979年畢業於基輔國立藝術學院。 畢業後,他在一家藝術品商店工作。 在蘇聯時期曾參與地下展覽。 他後來遊歷了烏克蘭,高加索和中亞。

1988年,他和第一任妻子海倫去了美國,紐約,華盛頓特區,費城等地舉辦了許多展覽,著名的蘇聯「當代藝術」收藏家諾頓·道奇在他的展覽中買了十件作品。1992年之前他在美國非常活躍,他主要居住在紐約。1992年,他回到了心愛的基輔。

他在會走路之前便開始繪畫。 因此即使在學齡前,父母也會邀請他到各種老師那裡去創作。從小他就喜歡描繪被遺忘的文明,永恆的神秘人物。在學齡時已經形成了一個藝術家的風格特點。在藝術院校中,老師們以他精湛繪畫技巧的油畫作品為其他學生的榜樣。

大學之前的學習中他一直與社會主義國家藝術學院的風格思想不同,也在這股熱潮中不斷掙扎,直到他進入了基輔藝術學院。

為了找到現代繪畫世界裡亞歷山大·科斯泰茨基的地位,我們不能被歐洲傳統所限制,因為他與更古老而強大的傳統相聯結。科斯泰茨基作品中的輕鬆感和完美的繪畫水平,傳達了一種神聖的戲劇氛圍。

藝術家的宇宙是由可穿透性和可塑性定義的。形式上過度嚴肅的處理在這裡被佛教神聖的輕盈所取代。由象徵主義到達達主義的各種各樣的時代所產生的主義,最終已經轉變成一種新的世界觀和藝術視野,足以適應目前藝術家作品的哲學和動力。

因此,亞歷山大·科斯泰茨基是一位具有高度當代藝術形象塑造方式的藝術家,儘管他的繪畫沒有今天的現實。從長遠來看,他畫面的主體是一個「悖論」。總體的圖像空間在他的作品中並不被視為背景或某一部分的元素,而是作為一個單一的生物體,反映出一個獨有的空間環境模式。 「月亮升起」,「天空之音」,「海之魂」 -不管是否有人物形象,每一幅作品都沒有孤獨感。 感覺每個點都是宇宙的中心。

然而,他的作品中確實還有人物形象,而藝術家自己也把它們與17世紀的「東西」這個意向聯繫起來。人物放置在畫面紋理中以供觀看者自我識別,並沒有個別特徵。在他的作品裡都呈現著極度集中的內在視覺或聽覺,同時又處於輕鬆的狀態。畫中沒有階級:異想天開的人物是有思想的,聰明的,似乎是無所不能的。它們輕如鴻毛,即使不發光,仍然看起來非常光鮮。 他們的精緻優雅以及非凡的服裝表明了這種持續的神秘感,並且潛意識地向觀眾傳達了特殊的信息和特殊的理解方式。

歡迎打賞點贊~

新浪微博:@FARHIGH之舌

Artstation:Far High

蝦米:寥·軒邈(法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海之舌 的精彩文章:

TAG:法海之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