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論 歷史不容褻瀆

評論 歷史不容褻瀆

國家公祭日那天,網民「殺豬刀」組建網路群組,多次在群內發布言論,肆意侮辱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詆毀抗戰歷史,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我們根本沒有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正如恩格斯所言,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一次回溯苦難的歷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復興的精神檢閱;回放著昨日的屈辱和苦難,也凝聚著此刻的責任與使命,更召喚著未來的太平與安康。對警方處理結果,人們都說「痛快」,但「快」中有「痛」。現實中,總有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或借解構歷史的由頭、或假學術研究之名義,罔顧歷史事實,任意剪裁素材,肆意發泄情緒,去臧否史實、編造故事、扭曲是非。在他們眼中,歷史似乎是個可以任由自己打扮的小姑娘,全然不顧相關言行會混淆視聽,會給民族情感造成傷害。80多年過去,發展的潮流雖一點點清洗著歷史的傷痛,但「黑的就是黑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該牢記血淚屈辱,奮發圖強。要知道,對歷史的遺忘意味著割裂傳統、割裂文明,掩蓋、歪曲和詆毀歷史更是對文明的背叛,最終只會陷入悲劇的泥淖、走向進步的反面。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網路不是法外之地,言論也要有邊界。無論在歷史事實、人類良知面前,還是在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面前,總有一些底線不能被擊穿,總有一些雷池不可被逾越。「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在舉國上下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時刻,豈容無知者進行醜陋表演?那些散布不負責任言論者,應記住這樣一句話:對於歷史理性的態度,就是我們自己承擔起歷史的責任。

作者:李民

本文刊登於《中國政協》2018年第1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政協雜誌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家書中的家風傳承

TAG:中國政協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