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5個小故事,重溫1964年大比武火熱場面

5個小故事,重溫1964年大比武火熱場面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軍隊是要時刻準備打仗的。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上發布訓令,號召全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打贏能力。

我軍歷來重視軍事訓練。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利用戰鬥間隙開展以軍事、政治整訓為主要內容的訓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的新時期,軍事訓練成為平時軍隊建設的中心任務。為提高備戰打仗能力,20世紀60年代初,全軍開展了群眾性大練兵活動,並於1964年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大比武。各軍兵種在從陸地、藍天到海洋的比武場上爭相競技,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單位和訓練尖子、技術能手。據統計,參加比武和表演的官兵及民兵共有13700餘人,獲獎單位1212個,獲獎個人2257人,其中集體一等尖子289個,個人一等尖子545名,可謂英雄輩出、群星璀璨。人民海軍、空軍部隊還把訓練、比武與實戰相結合,連創佳績。我們從中擷取了5個小故事,重溫當年大比武的火熱場面,領略他們刻苦訓練、敢打必勝的精神。

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1964年:全軍大比武群英錄

李 濤

神槍手宋世哲——

共和國領袖為他連聲叫好

毛主席舉起宋世哲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做出瞄準動作。資料照片

這是一張無比珍貴的歷史照片——毛澤東舉起一支國產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做瞄準狀。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毛澤東平生很少摸槍,這是他唯一一張拿槍的照片,體現了共和國領袖對大比武活動的關懷和勉勵。

如今,這支槍號為52739的步槍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靜靜地向人們訴說著半個多世紀前全軍大比武時那段如火如荼的歲月。而槍的主人——神槍手宋世哲也因此成為全國全軍的知名人物。

1964年6月,全軍大比武在各地緊張地進行著。10日晚,正在濟南軍區比武場檢查訓練情況的總參謀長羅瑞卿,接到賀龍從北京打來的緊急電話,通報一個令人驚喜振奮的消息:毛主席要到訓練場看軍事表演!

原來就在幾天前,毛澤東看到了全軍比武情況簡報,產生了濃厚興趣。當得知許多老帥和中央領導都前往訓練場觀看了幾場軍區比武表演後,便拿起筆來在簡報上批示:「此等好事,能不能讓我也看看。」

於是,賀龍、羅瑞卿等商定,在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後安排毛澤東等與會領導人觀看軍事表演。同時決定從已考察過的北京軍區和濟南軍區選調部分尖子單位及個人參加軍事表演,分別由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和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帶隊。

11日,濟南軍區進行軍事訓練彙報表演。神槍手宋世哲用43發子彈,在51秒內打完了40個鋼板胸靶。表演結束後,羅瑞卿第一個走上前熱情地與他握手,說:「祝賀你,打得好。」

27歲的宋世哲時任濟南軍區某團司令部作訓股參謀,是在推廣郭興福教學法中湧現出的訓練尖子。他練速射練到了著迷的程度,連家也不回了,3個孩子全都交給妻子一人帶。白天練瞄準,晚上練舉槍、壓子彈,每天進行十幾個小時非常枯燥的訓練,站得腳腕疼、膝蓋疼,舉槍的手臂酸脹不消,手也被磨出血,打熱的槍管還時常把手燙起血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濟南軍區組織的大比武中,宋世哲奪得半自動步槍對多目標速射第一名,併入選進京參加表演。

15日下午,北京射擊場上彩旗飄揚,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冒著酷暑,檢閱了濟南軍區的彙報表演。

在半自動步槍150米胸靶速射表演中,宋世哲不負眾望,40秒內射出40發子彈,命中40塊鋼靶,其間還4次壓彈。看台上,毛澤東連連鼓掌,高興地說:「把神槍手的槍拿來看看!」

多年後,宋世哲頗為自豪地回憶:這是我最好的一次射擊成績。自打響第一槍開始,觀看台上一直在鼓掌,我看到毛主席帶頭站起來鼓掌。我按口令驗槍後,羅總長已從觀看台上走下來,笑著對我說:「祝賀你!打得好!毛主席很高興,要看你的槍。」

毛澤東興緻勃勃地端起宋世哲的槍,仔細察看。羅瑞卿介紹說:「這是國產的,打得快,打得准,性能好,1963年裝備部隊。我們打了幾十年仗都沒有用過這樣好的槍。」

當攝影師看到毛澤東舉起槍、眯著眼做出瞄準動作後,就抓拍下這個經典一瞬。同時,這一過程也被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向毛主席彙報》真實地記錄下來,在全國各地上映,極大地鼓舞了全軍指戰員練兵備戰的士氣。

郭興福教學法——

把兵練得像小老虎一樣

永載軍史的全軍大比武,是與郭興福的名字連在一起的。

1961年初,南京軍區第12軍軍長李德生在進行小分隊戰術訓練改革試驗時發現了一名優秀的教練員——郭興福。時任副連長的郭興福在訓練中結合打仗積累下來的經驗,逐漸摸索出一套邊講邊示範、細化步驟等練兵方法。10月,《軍訓通訊》增刊介紹了郭興福教學法,並擴大發行到連,把郭興福教學法推向全軍。

1963年底,總參謀部在江蘇鎮江召開有各大軍區、軍事院校領導幹部共2000餘人參加的郭興福教學法現場表演會。12月24日,雪後初晴,寒風刺骨。中央軍委常委、軍事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葉劍英專程趕來觀看。曠野上,郭興福開始表演單兵進攻戰術訓練課目。部隊事先搭了個帳篷,可葉劍英穿著風衣跑出帳篷緊跟在郭興福身旁。三個多小時的表演,葉劍英一直跟著郭興福,聽著他一言一語,盯著他一招一式。

葉劍英在總結大會上高度評價,稱「大開腦筋,大開眼界」。三天後,他寫出《建議軍委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的專題報告,指出:郭興福教學法是我軍傳統的練兵方法的繼承和發展,有5個突出特點:一是善於在教學中抓現實思想,充分調動練兵積極性,發揚教學民主,集中群眾智慧,實行官兵互教,評教評學。二是把練技術、練戰術、練思想、練作風緊密結合起來,把兵練得思想紅、作風硬、戰術活,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三是採取由簡到繁、由分到合、情況誘導、正誤對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認識,掌握要領。四是把言傳與身教、苦練與巧練結合起來。五是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循循善誘,耐心說服。

毛澤東在報告上作出三條指示。第一,在「把兵練得一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下畫了一條杠,說「這一條我最感興趣」。第二,看到「郭興福教學法繼承了我軍傳統的練兵方法」時,又寫下批示「不僅是繼承,而且有發展」。第三,「葉帥找到了一個好方法」。

1964年1月,中央軍委發出指示,號召全軍立即掀起學習郭興福教學法的運動,培養本單位的「郭興福」。一個廣泛深入的「比、學、趕、幫、超」郭興福教學法的熱潮,隨即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截至當年4月,全軍共培養出郭興福式分隊7105個,郭興福式基層幹部和班長1萬餘人,單項接近或達到「四會」(會講、會做、會教、會做思想工作)水平的基層幹部,約佔總數的10%。

為進一步推動郭興福教學法的普及,發現典型,樹立標兵,提高訓練質量,中央軍委決定在全軍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訓練比武。從5月上旬開始,各軍區陸續組織大比武。

通過推廣郭興福教學法,大抓軍事訓練,並直接催生1964年的全軍大比武,培養出一大批訓練工作骨幹、「四會」基層幹部,神槍手、神炮手和技術能手的數量成倍增長,部隊軍政素質、訓練成績大幅提高。

不久,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觀看了北京軍區某部射擊表演,感慨地說:「我要告誡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這要成為軍事家的一條禁忌,誰打中國,進得去,出不來。」

海軍艦艇部隊——

讓實戰檢驗比武成果

無論訓練還是比武,都是為了備戰,為了更好地打勝仗。因此戰場上需要的本領就成為訓練的重點,比武的內容。

海軍是個裝備複雜、技術密集的軍種,尤其是艦艇部隊,人員裝備高度集中、專業性強、分工細、艦艇空間狹小、海上生活艱苦。開展正規訓練,熟練掌握專業技術,培養統一有序、相互協調、密切協同的作風,對提高海軍戰鬥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場群眾性練兵運動中,海軍各兵種部隊以練基本功為重點,按照從難從嚴、符合實戰的要求,進行比、學、趕、幫、超。

1964年2至5月,人民海軍共組織大小規模不等的現場觀摩表演427次。東海艦隊連續召開規模較大的分區域比武大會,北海艦隊召開的比武大會持續近3個月,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和地面部隊都分別舉行了比武表演。

當時全軍的比武場與戰場緊密相連,出現了這邊比武那頭打仗,這頭打仗那邊比武的獨特景象。尤其是海上作戰與海軍比武幾乎同時展開。於是,台灣海峽上的戰場便成為人民海軍檢驗訓練、比武成效的「試金石」。

這年3月,台灣當局成立神斧大隊,專門訓練兩棲突擊人員,隨後掀起對大陸的兩棲突擊襲擾高潮。4月9日,金門防衛部兩棲偵察隊派遣一股武裝特務,利用廈門東側水道礁石密布、人民海軍護衛艇不便機動,企圖乘船偷渡,誰知一出動就被人民海軍海岸雷達發現。在岸上探照燈的照射下,南海艦隊556護衛艇在兩分鐘內將敵船擊沉。5月15日,海鯨兩棲突擊隊武裝特務乘「華興」1號、「軍興」2號由馬祖向閩江口北側行駛。當敵船接近大陸海岸時,565、566護衛艇迅速插到側後實施攻擊,將「軍興」2號俘獲,「華興」1號中彈起火後脫逃。

在接連取得反敵特從海上武裝襲擾鬥爭的勝利後,5月底,人民海軍在浙江舟山召開「尖子」比武彙報會,共檢查28個項目,涉及航海、觀通、機電、槍炮、魚水雷等部門。參加比賽的「尖子」在苦練基本功的基礎上,都從實戰需要出發多練幾手,並使訓練成果很快得到了實戰檢驗。

不甘心失敗的台灣當局在「兩棲突擊」行動連遭打擊後,又玩弄起新花招。特務輸送船改變船體顏色,更換船名,懸掛外國國旗甚至五星紅旗,有時偽裝成漁船,伺機混入大陸漁船群。在戰術上也由單股單方向發展到多股多方向同時進行,企圖使人民海軍顧此失彼。

7月8日,台灣武裝特務乘坐偽裝成日本漁船的「滿慶盛」1號、「滿慶升」2號,由淡水港起航北上,企圖對江蘇呂四港進行兩棲突擊。

東海艦隊命令正在附近海區訓練的「衡陽」「長沙」護衛艦及執行掃海任務的「長辛店」「沙家店」掃雷艦,擔負捕殲這股武裝特務的任務。

l1日19時許,「衡陽」艦發現兩個可疑目標向東北方向行駛,隨即鳴炮示警,並打開探照燈照射,發現船舷雖漆有日本國旗和「慶盛丸」字樣,但油漆很新,與船身其他部分不一樣,確認為敵「滿慶盛」1號。「衡陽」艦再次鳴炮,俘獲「滿慶盛」1號。「滿慶升」2號則被掃雷艦「沙家店」擊沉。

空軍地空導彈「英雄營」——

實戰實訓建殊勛

被空軍地空導彈「英雄營」擊落的美製高空偵察機殘骸。資料照片

1964年6月6日,在全軍大比武的熱潮中又樹起一面獵獵旗幟:空軍某地空導彈部隊二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英雄營」榮譽稱號。這面旗幟在大比武之年樹起來更具有特殊意義,那就是練為戰、比為戰。

二營組建於1958年12月26日,這天恰好是毛澤東65歲的生日。該營裝備的蘇制薩姆-2型地空導彈,是一種半固定式、全天候防中高空導彈武器系統,技術精密,難以掌握。儘管全營官兵來自空軍高炮、雷達、探照燈、航空兵等部隊,此前從未接觸過導彈甚至都沒有見過,但硬是憑著保衛祖國領空的神聖信念,勤學苦練,僅用4個月,就熟練掌握了駕馭這條「神龍」的本領。

1959年10月7日,二營在北京通縣首戰告捷,擊落1架台灣國民黨空軍美製RB-57D高空偵察機。這是人類在地空導彈問世18年來,第一次用於實戰並擊落敵機。

上世紀60年代初,為配合「反攻大陸」的喧囂,台灣當局利用美國提供的更為先進的U-2型高空偵察機,對大陸縱深地區實施新一輪戰略偵察。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下了死命令:一定把它給我打下來!對付U-2的重任又落到了地空導彈部隊的肩上。然而共和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上只有3個地空導彈營把守,每個營的攔截面積不過二三十公里,但U-2卻是滿天飛。怎麼辦?空軍領導機關作出一個新穎大膽的決策:將守衛北京的地空導彈營拉出去機動設伏。

1962年6月,二營開始轉戰大江南北,勇殲來犯之敵,拉開了地空導彈兵「打游擊」的序幕。9月9日,二營在南昌擊落了1架U-2飛機,震驚世界。這是人民空軍第一次打下U-2飛機。1963年11月1日,二營又在上饒成功地擊落了1架U-2飛機。

在全軍掀起群眾性大練兵、大比武的熱潮中,尤其是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大比武尖子,給二營官兵極大的鼓舞。他們把訓練同實戰掛上鉤,結合實戰開展練兵比武活動,不斷提高戰術技術水平,創出輝煌戰績。這次與他們比武的對手,依舊是U-2飛機。

1964年7月7日,二營接到敵情通報:台灣當局出動兩架U-2進入大陸,分別在上海、廣州偵察後飛向漳州。當敵機距離漳州32公里時,二營突然打開制導雷達天線,接連發射3枚導彈,擊落1架U-2飛機。先後12次駕駛U-2竄犯大陸、4次受到蔣介石召見的國民黨空軍頭號王牌飛行員李南屏當場斃命。

戰後,劉亞樓在祝捷慶功大會上講:「敵人煞費苦心在白天、夜晚,從空中、海上,偷偷摸摸地派間諜飛機、小股匪特來搗亂,來給人民解放軍和廣大民兵充當練兵的活靶標。他們過去送來的各種活靶標,已經對鍛煉我軍戰術技術起了一些有益作用,今後如果繼續送來,我們將一如既往,照打不誤。」

毛澤東在空軍關於漳州戰鬥的報告上批示:「劉亞樓同志,此件看過,很好,向同志們致以祝賀!」他很想念這個連續擊落敵高空偵察機的部隊,就對周恩來說:「這個部隊在哪裡?我要見見他們。」

7月23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二營全體官兵。這是我軍歷史上毛澤東唯一一次接見一個建制營。

呂家祖孫三代民兵——

個個都是英雄漢

呂家祖孫三代民兵切磋射擊本領。資料照片

兵民是勝利之本,是毛澤東對人民戰爭基本原理的高度概括。因此,在大比武賽場上自然少不了民兵的身影。其中,就有來自山東煙台的漁民呂氏一家祖孫三代人:爺爺呂其喜61歲、父親呂志玉33歲、孫子呂永順14歲。

上世紀60年代初,為鞏固國防,建設牢固的海岸防線,邊防海島民兵都配發了槍支,廣泛開展軍事訓練。地處煙台市芝罘區最北端的崆峒島,面積僅有0.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千人,卻是一座天然堡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這裡還是一片愛國尚武的熱土,民兵訓練抓得格外緊。曾經手推獨輪車跟隨解放軍踏遍大半個中國的老支前模範呂其喜,更是訓練積極分子。他帶著兒子呂志玉、孫子呂永順積極參訓,苦練殺敵本領。

由於射擊成績突出,1964年6月,一家三代民兵隨濟南軍區軍事表演部隊,到北京向黨和國家領導人表演步槍射擊。當時,全國民兵代表只有7人,呂家就佔了三席。

15日下午,身懷絕技的祖孫三代人獻上了精彩的表演:呂其喜進行200米半身靶射擊表演,呂志玉進行150米胸環靶射擊表演,呂永順進行100米頭靶射擊表演。他們分別採取卧、跪、立三種姿勢,拉栓、上膛、瞄準、射擊,動作整齊劃一,一氣呵成,槍響靶落,彈無虛發,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楊得志司令員向毛澤東、劉少奇介紹了呂其喜一家三代人的年齡、籍貫等情況。劉少奇問:「他們用的是什麼槍?」楊勇司令員答:「他們用的是老式步槍。」 楊得志補充說:「他們是海島上的漁民。」毛澤東關切地問:「給他們照了相沒有?」羅瑞卿連聲說:「照了,照了。」

表演結束後,呂家三代民兵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同他們合影留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我軍首次運用無人機實施聯合補給演練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