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物有靈且美,你不要錯過每一個故事

萬物有靈且美,你不要錯過每一個故事


1

據說,不是每個女生都想成為公主,但每個女生都想成為店主。我身邊的女生,多多少少都有一家夢想中的店。

有個海歸朋友留學期間無比思念珍珠奶茶,回國之後乾脆自己開了一家奶茶店,從茶的溫度調控,研究到珍珠的材料配比,工作之餘,全情投入。

還有朋友素來精緻愛美,衣服包包不在話下,耳環手錶樣樣通曉,有一回說起,等賺夠了錢,第一個願望不是環遊世界,不是香車名馬,而是開一家美甲店。

就連不那麼少女心的女生,也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店:有些喜歡滿是落地窗的咖啡館,有些心儀貓貓狗狗齊聚的寵物店,還有更絕的,想開一家手機修理店,成為片區第一「膜王」。

在這些開店的夢想里,最打動我的是一個學姐講述的:她想開一家二手書店。我好奇問她,書店可以理解,為什麼是二手的?她笑笑,新書總是千篇一律,但每本二手書,都有自己的故事。

她甚至會在網上去購買民國以來的私家信件,從毫不熟悉的陌生人的信件里,讀到情意,讀到賬目,讀到家庭的悲歡與時代的離合。

我覺得這很妙,如果永遠只求新鮮、求變換,忽略「二手」背後的那種人與人的命運安排,我們就不會被《情書》里的借書卡感動,就讀不到《平如美棠》那樣平凡又偉大的傳奇故事。


2

去年秋天,我去了諾丁山。當然沒有撞見茱莉亞·羅伯茨和休·格蘭特,但電影里的那些色彩紛呈的建築和街區,盡收眼底。

比走進銀幕經典更動人的,是諾丁山的古董市集。

普通到一塊冰箱貼一串貝殼項鏈,考究到水晶杯和銀質英式茶具,乍看錯落實則有序地排滿了整條街道。遊客和居民混在其間,分明是日曆本上平淡的一天,卻充滿了趕集的熱鬧和喜悅。

如果你有閑又有心地逗留片刻,熱情的店主會拉住你講述每一件古董的由來:這個瓷盤是奶奶的爸爸傳下來的,原本是一套四件,但有三件都在轟炸中碎裂了;那個煙盒上的畫雖然有點褪色了,卻是奧伯利·比亞茲萊親筆所繪;還有那面鏡子,背後的美杜莎浮雕是當時名震一時的工匠手筆,雖然已經泛起綠色的銹跡,卻栩栩如生。

聽這些典故,有些繪聲繪色,有些似幻似真,信或者不信,看你的眼光和意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時日流轉,精彩的故事也構成了古董本身的一部分。

如果去日本,我也會安排時間去逛一些古著店。雖然都是「過時」的衣物,可搭配得當的話,完全就是新的潮流。

還有一次,我在京都返回大阪的途中,漫步一個小村莊。一處茶肆進門左轉,就是當地某個陶器匠人的手作展。除了親手製作的陶器,他還向我展示了外出學藝過程中搜羅的作品。相比起來,這些作品遠遜於他的手藝,可那些皸裂、殘破乃至光陰造成的劃痕里,鐫刻著他一生難忘的青春歲月。


3

每次念及這些,我都會想:物的美好,不在於物本身,而在於人賦予了它們情感和經歷。真正讓物鮮活起來的,是它背後的故事。

吉米·哈利有一本全球聞名的暢銷書叫《萬物有靈且美》。雖然主要的題材是動物,卻蘊藏了一個更宏大的主題:萬物有靈,而且美好。

但這個靈不會浮現在物的表面,不會烙印在物的夾層,它需要用眼去觀察,用心去體會,給時間以生命,給傳說以永恆。

如今流行說消費升級,在這波大潮里,很多人單純地把物品當作一種靜態的死物,一種炫耀的工具,一種流行的符號,一種填補慾望的對象。這會喪失很多關於物的樂趣和體驗,也會落入消費主義的窠臼。

有時候,第一時間擁有某個大牌的最新款,並沒有特別值得吹噓的地方,因為它們通過單一的標準——金錢,就能隨時獲取。它們散發雷同的氣味,擁有相似的外表,會把截然不同的人襯得整齊劃一。反倒是那些流通過的,承載了故事的物件,哪怕二手三手甚至數以其手,只要質地和品相得以確保,仍舊閃耀著別樣的光輝。

萬物有靈且美,每一件流通的物品,反而都有一個你不容錯過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傅踢踢 的精彩文章:

梁靜茹:女人蛻變,從一夜長大,到一夜新生

TAG:傅踢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