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共享汽車攻城拔寨 線下布局困境仍待突破

共享汽車攻城拔寨 線下布局困境仍待突破

劉曉林

1月18日,北汽新能源旗下共享汽車平台「輕享」宣布登陸海南三亞,並舉行了隆重的「開城」儀式。在過去7個月時間內,輕享已經入駐全國12個城市。但三亞與眾不同,在這個年接待遊客1651.58萬人次、用車需求巨大的中國最大旅遊市場中,輕享將與長期紮根於此的傳統租車公司、以及先行進入的其他分時租賃公司展開正面競爭。

為此,輕享聯合國家電網、中國人壽、北斗定位、芝麻信用等產業鏈公司,發起成立了輕享生態戰略聯盟。在以價格作為打開三亞市場的「敲門磚」之後,吸引更多的服務運營商入駐線上平台,打造更好的體驗,是輕享用準備在三亞「虎口奪食」的工具。

分時租賃模式在蹣跚前行近十年後,終於憑藉概念升級為共享汽車,從而成為車企熱捧的新業態。2017年,隨著中國對新能源汽車戰略的空前強調、車企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全面提速,以及共享單車的盛行,主流整車企業幾乎都運營或者發布旗下共享汽車品牌,以其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平台。

有關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享汽車規模達到4萬多台,其中新能源車型佔比達到95%,無論總量還是佔比,均已經超過德國和美國。到2017年年底,國內前30家共享汽車運營商投入的分時租賃車輛已經達到8.9萬輛。但同為共享經濟的代表,共享汽車的推廣難度遠遠超過了共享單車,早年分時租賃概念時期的推廣瓶頸仍然難以逾越,商業模式的突破、運營效益的難題都橫亘其間。

「有統計顯示,目前的共享汽車用戶滿意度不足20%」,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而如何提高用戶的使用便利性和經濟性成為了「輕享」出行的最大課題。一個共識是,共享汽車應成為趨勢,2018年,對分時租賃原有運營模式的突破也勢在必行。

群雄三亞爭奪戰

與傳統租車方式不同,共享汽車的主要特點是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在任何時間完成自主訂車、取車、開關車門以及還車業務,實現租車完全無人化,過程十分簡便,但用戶需要下載不同品牌的APP,而且需要受到借還車網點的限制。

三亞是租車用車的必爭之地,與在國內其他城市的主要任務是開闢私家車、計程車以外的新的用車市場不同,在三亞,共享汽車面臨的是從現有租車公司中搶奪市場的挑戰。從攜程網站上可以看到,目前進入三亞且與攜程達成租車公司已有多家成熟平台,對於上線不足一年的共享汽車品牌輕享而言,這是一場惡戰。

但在三亞這個絕佳的共享汽車試驗場,北汽不能缺席。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這是輕享在實現B2C、B2G、B2B之後,進一步實現B2T(旅遊)的重要落點。而快速進入城市市場,也是檢驗其「打造平台開放、資源整合的共享生態鏈戰略」的最快渠道。成立7個月以來,這家依託主機廠的共享汽車平台已覆蓋全國12個城市,運營車輛已達10000台,北汽新能源主流車型幾乎都投入其中。

雖然輕享上線僅7個月,但北汽新能源並不是共享汽車領域的新手,2014年,北汽新能源開始布局共享汽車行業,推出分時租賃品牌綠狗租車,2017年 5月,北汽新能源推出了繼BJEV、ARCFOX兩大純電動汽車品牌之後的第三個出行服務品牌——輕享出行。此前數年在分時租賃行業的艱難跋涉,成為如今更高端的輕享出行的前期探索和預演。「我們了解行業痛點、經營維護難點、用戶需求。」李一秀稱。為此,輕享出行開始嘗試共享出行界具有開拓性的模式創新,包括率先在國內共享領域使用10萬元以上SUV車型—LITE電動車,推行全場景模式運營——實現跨平台充電結算、「電子圍欄+網點A借X還」、免押金用車,並首家提供共享汽車人身意外險。這些措施分別針對分時租賃模式線下網點車位資源不足、借還車以及充電支付不方便等行業瓶頸。

在李一秀看來,「共享」不僅僅是從用戶層面達成對汽車使用的共享,更是在運營層面吸引更多服務運營商,以及更多共享汽車出行品牌和租車公司入駐,通過對平台的開放共享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因此,出現在輕享目錄上、並親自在三亞站台的生態鏈合作夥伴名單也前所未有的長,包括充電網路、智慧停車、智能導航、社會徵信、便捷支付、金融保險、旅遊出行、違章查繳等。其中包括攜程,還包括免稅店。

與競爭對手相比,「我們的差異化在於不一樣的車、不一樣的體驗」,北汽新能源輕享出行總經理王春風說,車的層面已經實現,接下來就是提供不一樣的服務體驗。據悉,輕享出行首批在三亞投入300台運營車輛,後期將陸續增加至800台。「我們要因地制宜,建立吃、住、行、購、樂的旅遊矩陣」。李一秀表示,輕享已經與三亞地區的高端商業、高端酒店、高端社區、旅遊景區、高鐵、機場等旅遊人群聚集區簽了合作協議。2018年,輕享計劃覆蓋全海南市場,運營車輛規模達到5000台。

三亞正常的租車價格一般是超過300元一天,輕享進入以後,開出的價格是260元一天。顯然,以優惠的價格吸引旅遊者體驗,是輕享的第一步。而對於當地眾多的廠商來說,競爭開始進入激烈化的階段。

快速擴張背後的規模化

輕享突擊進入三亞的背後,是蜂擁上線的共享汽車品牌在中國攻城拔寨的競爭態勢。目前被歸於共享汽車概念下的業態包括打車出行的網約車,以及在分時租賃基礎上升級的共享汽車。不同於目前網約車領域滴滴一家獨大,近期才出現美團等新的挑戰者,共享汽車領域的競爭格局遠未成形,行業寡頭尚未出現,以主機廠為主的共享汽車在過去一年,尤其是過去兩個月中呈現出全面發力之勢。

2017年12月1日,上汽集團旗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品牌EVCARD宣布將聯合寶馬集團旗下汽車共享品牌ReachNow即時出行,推出 ReachNowpoweredbyEVCARD。藉此,寶馬的共享汽車業務真正在華落地。同一天,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也宣布,將向東軟集團(600718,SH)旗下共享汽車企業——睿馳達新能源汽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資6000萬元。

1月7日,一汽轎車發布公告,宣布將與摩拜在共享汽車出行服務領域展開合作,摩拜單車APP將新增共享汽車入口,而新銳電動汽 車 公 司Sitech新特汽車,也因為參與運營此項目而一夜成名。

至此,目前已經在共享汽車領域展開布局的整車企業包括北汽、上汽、一汽、吉利、寶馬、賓士等。除了整車企業在共享汽車領域的密集布局,移動出行品牌也快速插入共享汽車市場。2017年底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透露,將拿出不低於10億元的資本投入分時租賃領域;緊隨其後,神州優車也宣布將推出分時租賃業務。

資本同樣在熱捧共享汽車概念。2018年1月2日,踐行移動技術下汽車共享的TOGO途歌宣布完成了由海益得凱欣基金(CHP)領投,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和真格基金跟投的2600萬美元B+輪融資。自去年10月獲得2200萬美元B輪融資後,TOGO途歌在90天內完成兩輪共計4800萬美元的融資。

「目前共享出行領域主要有四類主體」,王春風稱,其中整車製造商佔了55%,互聯網初創公司佔了25%,傳統租賃企業轉型而來的佔了15%,跨界互聯網公司佔了5%。2017年6月發布的《關於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是推動分時租賃行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刺激因素。該意見稿明確鼓勵共享汽車分時租賃模式,提出要研究建立與公眾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資源、停車資源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

受政策鼓勵支持,截至2017年底,共享汽車總運營車輛迅速增長至約9萬輛,「我們預測到2020年,國內共享汽車企業將達到1萬家,車輛規模將達到100萬台,市場容量將超過360億元。」寶駕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如彬稱。

但盛宴之下,共享汽車高成本、線下布局困難的瓶頸並未突破。王春風稱,截至2017年底,國內總體註冊企業約370家,實際運營企業只有約40家。而其中形成規模化運營的企業佔比更少,此前已有包括友友用車、EZZY等在內的企業相繼停運。

「有統計顯示,目前共享汽車的用戶滿意度不足20%」,王春風表示。而如何提高用戶的使用便利性和經濟性成為「輕享」出行的最大課題。而不久前剛發生的因為用戶停車區域而引發的8000元的停車費之爭,其背後正是商業模式中線下網點布局艱難、易引發權責糾紛等從分時租賃到共享汽車都難以繞過的瓶頸。

尋找痛點解決方案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共享出行的企業實現盈利。而且這個行業的前五名,在平台系統開發上的投入都是巨量級的,」王春風稱,同時,在無人駕駛階段尚未到來的現階段,現有商業模式需要很強的線下運營能力,包括車輛的運營、基礎設施的運營、整個系統的運營,尤其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對汽車進行調配和充電樁維護管理,目前輕享也繞不過這個門檻,只能採取和外包服務商合作的方式。

環球車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光宇認為,目前做共享汽車,難點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在城市裡如何找到貼近用戶需求的、分布散而廣的網點,地推是艱難的方式,有政府許可的問題,還需要跟物業聯繫以及運營保障的問題。二是城市中的運營許可,要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就需要快速擴大規模,進而需要快速取得從事汽車租賃業務的相關運營資質」。而李一秀表示,在北京這樣的限牌城市,還面臨著車輛的運營牌照不容易獲得的問題。

「大家都在搶地盤,運營商很難」,王春風說,就目前來看,只做汽車共享平台,很快就會受制於「天花板」難題,因為共享汽車是做不到摩拜這樣的市場規模的。而這也催生了共享汽車品牌不約而同開始向平台開放、資源整合的路線上改變,以其向更精準的用戶群提供服務。

「輕享不只是一個共享汽車運營商,還是一個資源共享平台、服務生態平台」,李一秀強調。而在百人會上,與會的共享汽車運營商也表示,融資租賃、二手車、汽車保險,以及與出行有關的服務業務,都會圍繞共享汽車平台展開。

更進一步的商業模式的突破則有賴於智能汽車技術的發展。對於如何擺脫共享汽車對線下調度和土地資源的依賴瓶頸,曹光宇認為,終極解決方法將通過無人駕駛的應用來實現。「藉助智能化、網聯化技術,完成對用戶出行需求的大數據分析,進而實現無人駕駛車輛的自動調度。」為此,他提出兩個觀點,第一,無人駕駛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裡,一定會有一定市場規模比例的應用;第二,無人駕駛一旦出現了以後,分時租賃這個應用場景將是先期導入的領域。

寶駕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 CEO李如彬則認為,新能源積分制將是一個重要契機,這不僅意味汽車製造商必須考慮自己生產出來的新能源車如何銷售,從而會更積極地探索共享模式並與相關企業合作。在補貼加速退坡的前景下,政府也一定會圍繞著電動車推廣使用環節出台相關激勵政策,從而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國超市克羅格將與阿里巴巴合作 聯手對抗亞馬遜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