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和我們的

我的和我們的

看到石黑一雄的第三本書,想著必須要寫點什麼。

有的人,用事實寫作,有的人,用情緒寫作,有的人,用信念寫作。寫出第一層的人,我們會認可他,寫出第二層的人,我們想依賴他,寫出第三層的人,我們要提防他。

理解一個用幾萬字精心包裝的觀點,無異於經歷一場深度催眠。石黑一雄的文字飽含情緒的微妙交織,讀《浮世畫家》,更多的是代入作者的價值觀去體會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信念的迷人和殘酷從未如此曖昧地呈現。

《浮世畫家》

豆瓣評分:7.6

[英] 石黑一雄

推薦指數:6.5/10

《浮世畫家》是一部戰後反思作品:日本戰敗後,曾為軍國主義效力的浮世繪畫家小野,在嫁女時遇到困惑,二女兒無故被退婚,大女婿對拒不認錯的上層官僚心懷抵觸。看到自己曾滿腔熱血投入的事業,被後人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小野該何去何從?

石黑一雄發揮他閑庭漫步似的筆觸,用一個個跳躍性的生活斷面揭開小野的心路歷程,這場救贖之旅並不坎坷,甚至算不上曲折,竟是一條筆直的「康庄大道」,靠的是「不懊悔的真誠」。

小野從孩童時期就明白自己要什麼。

當他年滿十二歲,享有進入客廳的權利,父親便開始一手栽培他接管家族事業。對待兒子鍾愛的繪畫,父親不屑一顧:「畫家的生活骯髒而貧窮,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們容易變得軟弱和墮落。」母親勸小野:「?年輕的時候,會覺得許多事情看上去都是無聊、無趣的。但是年長一些,就會發現這些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而他只是堅定地回應:「父親點燃的只是我的雄心報復。

為了理想,他離開父母,一開始跟著竹田先生,製作批量產出的流水線畫作,很快便覺得無趣,轉而投奔當時名噪一時的浮世繪大師毛利先生,成為他重點培養的得意門生,力求精準、敏銳地復刻老師畫作的精髓——「虛幻的、轉瞬即逝的」美。

戰爭爆發,小野亦步亦趨的風格陡然轉變,毛利先生看到小野勃發的畫風,不解中深感背叛,小野答道:「先生,我相信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畫家必須看重一些比隨著晨光消失的歡樂更加實在的東西。畫家不必總是縮在一個頹廢而閉塞的世界裡。先生,我的責任心告訴我,我不能永遠做一個浮世繪畫家。?」

自此,小野找到了「安身立命」的位置,積極入世,任由自己捲入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成為後人力圖抹去的一滴污點。

戰後的日本,社會心態發生了劇烈的轉向,對歷史的清算、對未來的迷茫造成了自我信念的全面崩塌。年輕的一代奮力擯棄舊時代的痕迹,一如每個時代都湧現的,一批批朝氣蓬勃的、躍躍欲試的新生力量;戰前聲名顯赫的毛利先生被「虛幻的浮華」所負,不得不依靠自己曾嗤之以鼻的插畫職業為生;同門的紳太郎也迫於時局變化試圖掩飾作畫初衷,完全不是平時洒脫自由的樣子;就連活潑可愛的二女兒,在遭遇退婚以後,竟變得唯唯諾諾,縮手縮腳。

只有小野,維護著自己始終如一的信念,對過去平靜而坦然:「任何一個看重自己尊嚴的人,卻希望長久地迴避自己過去所做事情的責任,這是我很難理解的。承認自己人生中所犯的錯誤,並不總是容易的事,但卻能獲得一種滿足和尊嚴。不管怎麼說,懷著信念所犯的錯誤,並沒有什麼可羞愧的。而不願或不能承認這些錯誤,才是最丟臉的事。?」

年輕時,他義無反顧投身社會事業:「當一個人從內心深處產生信念時,再猶豫不決便是卑鄙的了。」?

年老後,與舊友松田長談,也能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我們至少是憑信念做事,而且不遺餘力。?」

大量生活細節的加入,使整個故事沐浴在朦朧的愜意中,若稍不留神,就會陷入小野自圓其說的「道」:滿懷真誠去做的事,如果錯了,他認,但是要問他是否後悔,答案仍是「不」。積極地參戰,和怦然心動的初戀、寒窗十年的苦讀、對酒當歌的話別,竟然沒什麼兩樣。

承認錯誤,只為收穫儀式感的尊嚴,他更珍視的是自身價值的實現,其餘都淪為他者,僅僅充當外在的參考系,標尺幾何,都無法撼動內核。

引咎自殺的企業高管,試圖粉飾歷史的同門,性情大變的二女兒……對過去的否認和對自身的質疑,信心的斷裂、喪失,帶來無法彌合認知失調,他們掙扎著,痛苦著,要麼否定歷史,要麼,就否定自己。唯獨小野,任憑外界風雲變幻,我自問心無愧,這是何其倔強、何其自傲,又何其殘酷的,小我。

唯一一次動搖,是為了女兒的婚事,他主動找到松田,請他對自己的過去三緘其口,然而,當婚事塵埃落定,他又感慨自己小題大做:「我們回顧自己的一生,看到它們的瑕疵,如今在意的只有我們。?」

然而,如今在意的真的只有「我們」嗎?

世事千萬,總有那麼一兩件,信念的分歧不是溝通的開始,而是終結。

真誠勇敢的畫家,自相矛盾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影橫斜 的精彩文章:

TAG:書影橫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