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玄奘在此講經半月,這裡才是孫悟空真正的故鄉,而不是花果山

唐玄奘在此講經半月,這裡才是孫悟空真正的故鄉,而不是花果山

地處古絲綢之路黃金段的甘肅,保存了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等第、規格、形制、規模的大量古城遺址,其數量之多、分布密度之大,成為我國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城址集中分布的區域。這些古垣頹墉今天雖然早已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但它們如同座座歷史的豐碑,仍然巍巍屹立在絲路古道上,向人們無聲地傾訴著隴原大地悠遠的過去,昭示著絲綢之路永不磨滅的歷史輝煌。


塔爾寺,玄奘取經的起點

日出前趕到鎖陽城邊的塔爾寺,東方的天際線已經開始變幻最迷人的色彩。沉默低調的遺址廢墟總是和光芒萬丈的日出日落最搭,君不見吳哥窟前的攝影師們還曾為零搶日落的機位而大打出手。零下17度的塔爾寺清晨,有著極寒的清晨與極暖的朝陽。我支好三腳架設好快門參數,等待遠處天空的日出大戲。從粉紫到橙黃,日出渲染的暖調色彩,給了這片冰冷的戈壁大漠不曾有過的絢爛,千百年來,日復一日。

一提到塔爾寺,人們立刻會想到位於青海西寧市郊的塔爾寺,在中國及東南亞都享有盛名。鮮為人知的是,在河西走廊的瓜州,同樣也有著一座塔爾寺,塔爾寺的寺名由當地的牧羊人口口相傳,其實原名是阿育王寺。雖說如今已是殘垣斷壁、黃沙茫茫,但卻為人們還原了一段《西遊記》的傳說故事。

相傳,玄奘申請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離開蘭州剛一到武威,就成了一個「犯罪嫌疑人」。原因是他出國求法的消息傳到都督李大亮那裡,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頭,強令其東還長安。玄奘晝伏夜行到達瓜州,遇到了虔誠的佛教徒州吏李昌。兩人相談甚歡,李昌理解並敬佩玄奘西去求法的志向,表示願意助一臂之力,撕碎了追捕文書,放了玄奘一馬。玄奘又驚又喜,卻又發愁,西行路線不熟,擔心萬一到玉門關被捉,怎麼辦?這麼一想,他反而不急著了,來到瓜州當地的一所寺廟禮佛,一停留便是一個多月,作出關前的準備。

這座寺廟,就是我們眼前的塔爾寺。如今的塔爾寺遺址,周圍儘是紅柳、駱駝刺、芨芨草等沙生植物在風中搖曳,遺存的圍牆、院落、土台、塔群、瓦礫等建築,無聲地訴說著曾經興盛的歷史。塔爾寺所在的區域相對保存較好,由外部圍牆和內部主院兩大部分構成。主寺院內,自南向北沿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大殿、大圓塔、小圓塔群。

在瓜州塔爾寺,玄奘遇見同樣也來禮佛的胡人石槃陀。據說,此人就是《西遊記》里孫悟空的原型。石槃陀告訴玄奘自己信佛並希望成為居士,請求玄奘為他授戒。玄奘發現石身強體壯又有心向善,便為他授戒,並告訴他欲西行求法的意圖。做了玄奘徒弟的石槃陀不僅支持師父的想法,還表示願為其嚮導,護送他出關。到了晚上,石槃陀又帶來了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又老又瘦的棗紅馬。這匹老馬是個「神馬」,它來往於敦煌與哈密之間十多次,雖說形象不佳,但能認識路,也是《西遊記》里白龍馬的原型。如此,玄奘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裝備和人手都差不多了,接著便是上路西行了。而這一切,均在於兩個字:佛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瓜洲,才是孫悟空的故鄉。

因為沒有護照,玄奘要想繞過玉門關,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和石槃陀迷路了。兩個人精疲力竭地躺在曠野地里,半夢半醒的玄奘彷彿看到石槃陀向自己拔出了明晃晃的刀。原來是唐朝的法律非常嚴格,偷渡者是死罪,協助偷渡者亦是死罪,石槃陀雖說是跟著玄奘出來了,但還是有些怕,想殺死玄奘一走了事。玄奘發現後,不慌不忙,誦讀經書,念起了觀音菩薩。石槃陀見了,收起了刀子,離開了玄奘。沒有了徒弟,玄奘一個個孤零零,其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成功「偷渡」,經歷了九死一生。

如今塔爾寺附近的東千佛洞和榆林窟都對玄奘在瓜洲塔爾寺停留的這段歷史,提供了文字和圖像的雙重史料印證。尤其是裡面發現的《玄奘取經圖》壁畫,對於研究佛教思想的演變,研究《西遊記》成書之前主要人物藝術形象的創造和完善過程,是難得的形象資料。

從遺址的規模來看,當年的塔爾寺是一座非常宏偉壯麗的大型佛寺,也是絲綢之路沿線比較大的佛教中心。如今還能看到幾座大型佛殿的台基。遺址北側的佛塔呈圓形,直徑約5米,塔高14.5米。塔形莊嚴大氣,雖已殘破,但仍舊顯得十分壯觀。既然是阿育王寺,那一定會和舍利有關。按照敦煌藏經洞出土的文書記載,在隋朝曾經給瓜洲的著名寺院分送過舍利,阿育王寺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塔爾寺佛塔下存在舍利的可能性非常之高,據當地文物部門推測,塔爾寺地下可能建有地宮。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當地尚未進行考古發掘。因此地宮裡是否有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也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塔爾寺西南1公里的地方,曾經是唐代瓜州的重要城池——鎖陽城,玄奘就是要從那裡踏上西行之路。城始建於漢,興於唐,在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修和利用。如今,城內的建築大部分已為侵入的流沙所淹沒,基本已蕩然無存,只有城垣西北角有一座圓形的高大建築物,並有拱形門洞,東西貫通,據說在城內還曾發現開元通寶錢幣、唐代磚瓦文物。

冬日的西部戈壁風寒料峭,走進鎖陽城遺址區,站在一處保存還算完整的角樓遺址邊,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夯土遺址呈現著歷史的滄桑。想起王昌齡寫那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時,一定和此時的我們有相同的體會。

鎖陽城此前叫苦峪城,其所以改名為鎖陽城,是因為有一段傳說:唐代名將薛仁貴奉命西征,一路順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後,中了埋伏,被哈密國元帥蘇寶同圍困在城中。唐軍雖然多次衝擊,仍然沖不出重圍,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過去了,城中糧草快要斷絕,老將程咬金殺開一條血路去長安搬救兵,薛仁貴召將士節衣縮食,並親自帶人挖草根剝樹皮充饑,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貴發現城周圍田地里生長的一種植物和紅蘿蔔一樣,名叫鎖陽,可以食用,便命令將士挖出來充饑,這裡遍地都有鎖陽,將士們挖吃鎖陽一直堅持到程咬金救兵到來。以後為紀念鎖陽解救全軍性命,就改名為鎖陽城。

鎖陽城是古絲綢之路咽喉要地上的一座大城,南依祁連山脈,東西兩側分別有疏勒河和榆林河,也是個多民族聚集地。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唐代州城遺址,其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烽燧信息傳遞系統、古墾區及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其滄海桑田的沙漠化演變過程,都是中國古代西部最典型的活標本,保存完整得讓人出乎意料。

登上城牆遺址,迤邐遠去的烽燧、古壘,散落在蒼茫的原野上,平添了幾多沉宏雄奇。近處那一座座紅柳堆,一叢叢芨芨草,一簇簇駱駝刺,點綴在黃色的沙丘間,看起來是那樣的富有生機,鬱鬱蔥蔥。鎖陽城的建築規模是新疆交河故城的兩倍,在中國現存古城遺址中,鎖陽城完全可以和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相媲美。

鎖陽城中及城周圍,隨地散落陶片、陶紡輪、箭鏃、磚塊、石塊、石磨殘塊、瓷片等遺物,還曾揀到五銖、開元通寶、熙寧通寶、皇宋通寶等錢幣,牆垣夯土中亦發現灰陶片、石磨等物。漫步城內,遍地的陶片、瓷片和各色古物,在陽光的映照下猶如繁星閃爍,斑駁陸離,珠光寶氣,琳琅滿目,似乎進入了童話世界一般。城牆上至今仍堆放著許許多多礌石,彷彿仍然散發著當年鏖戰的硝煙氣味。

佇立在戈壁中的舊城,千年來的風沙颳走了多少記憶?站在風蝕的城牆舊址,放眼遠眺,除了這座快要萎入泥土中的孤城外,只有戈壁沙漠。在東方剛升起的陽光照耀中,蒼海桑田的嘆喟抑制不住地就會冒出來。鎖陽城從公元3世紀始建延至公元16世紀,跨時達1200多年,見證了古絲路不同歷史時期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歷程,與古絲路的盛衰相伴相生,是絲綢之路發展繁榮、直到衰落千餘年的生動縮影。

【關於作者】

雪梨醬,多平台簽約旅行家、親子達人/簽約攝影師/旅遊博主/視頻自媒體。

微博:Shirley雪梨醬

公眾號:雪梨醬樂游世界

未經許可,所有圖文視頻均謝絕轉載。

約拍、約稿、其他合作麻煩私信聯繫,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irley雪梨醬 的精彩文章:

曾被日本人拋棄的城池,成了無數知名影視劇的取景地,最近一次是《跑男》

TAG:Shirley雪梨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