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名臣松筠有何經歷?他是如何治理邊疆的?

清代名臣松筠有何經歷?他是如何治理邊疆的?

原標題:清代名臣松筠有何經歷?他是如何治理邊疆的?


作者:延安大學歷史系學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郭小鳳


松筠,姓瑪拉特氏,蒙古正藍旗人,清朝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封疆大吏。擔任過軍機大臣和各部尚書,先後任庫倫辦事大臣、駐藏大臣等職,曾任總督陝甘、湖廣、兩江、兩廣、直隸。兩次出任清朝新疆最高行政長官伊犁將軍,在西陲邊疆度過十多年。他為人耿直,不畏權勢,因同權貴不和而多歷外任,在《清史稿·松筠傳》中就有記載稱「和珅用事,筠不為所屈,遂留邊地,在藏凡五年」。是清朝的治邊名臣,對當時的邊疆穩定與發展做了很多貢獻。


松筠


任職伊犁將軍前,松筠向清廷上奏:要讓地方不生變故,就該讓人民能夠自謀生計,應該允許民間煮鹽、鑄幣,國家可以徵稅。嘉慶五年(1800年)松筠調任伊犁將軍,行前陳奏嘉慶帝懇請解除私煮食鹽、私鑄貨幣的禁令,不幸惹怒嘉慶,被降為伊犁領隊大臣。


伊犁將軍松筠


松筠從嘉慶七年(1802年)到嘉慶十四年(1809年)第一次擔任伊犁將軍之職。直至嘉慶七年升任將軍,他抓得第一件大事是創辦滿營屯田,清時滿人賞恩優待,不願屯墾耕作。松筠擔任伊犁將軍後,開「通惠渠」引水灌溉,解決缺水問題。生產工具方面,奏請朝廷從官廠內借給農具、種子、耕牛等,令兵丁一年三季務農,一季練兵,從而做到屯田駐防兩不誤。以此伊犁大規模地開展和經營屯田。到松筠離任時,共墾田六萬四千畝。嘉慶十三年規劃兵屯,嘉慶十四年蒲大方案證據不明情況下處決多名嫌犯被革職。


嘉慶十八年(1813)松筠再次出任伊犁將軍,直到嘉慶二十年卸任。他到任後,督促營建四座屯堡,在開闢滿營屯田的同時,松筠不僅加意經營回屯,還著手開發新疆的礦產資源。松筠針對當地極為落後的文化教育事業以及新疆只有烏魯木齊設有學額,任用祁韻士、徐松等被流放到新疆的學者先後編撰的《西陲總統事略》和《欽定新疆識略》,是晚清西北史地學興起的標誌。



《西陲總統事略》所載地圖

前後兩次將近十年,這是松箔在邊疆地區任職時間最長的一次,也是貢獻最多的一次。《清史稿》中稱松筠「廉直坦易,脫略文法,不隨時俯仰,屢起屢蹶。晚年益多挫折,剛果不克如前,實心為國,未嘗改也。服膺宋儒,亦喜談禪。尤施惠貧民,名滿海內,要以治邊功最多」,即可證明他治理邊疆之才。


參考文獻:


《清史稿·松筠傳》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鄭成志

歡迎廣大讀者訂閱讀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駱秉章何許人也?為什麼稱他是左宗棠的伯樂?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