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皇后、皇子都各住在皇宮的什麼地方?與明代相比有什麼區別?
原標題:清代皇帝、皇后、皇子都各住在皇宮的什麼地方?與明代相比有什麼區別?
作者:蘭州大學胡一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清代皇帝,後宮自皇后為首的諸妃嬪及未成年皇子都住在紫禁城。清入關後,接受明代北京皇宮,清初皇帝即住在乾清宮,這是按照明朝的舊例,明代有十四個皇帝均住在乾清宮。乾清宮是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首殿,在乾清門內,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順治帝、康熙帝均在此居住並處理日常政務,《日下舊聞考》有「乾清門之內為乾清宮,皇帝召對臣工,引見庶寮皆御焉。宮廣九楹,深五楹,正中設寶座,左右列圖史璇衡彝器。」
乾清宮外景
值得一提的是乾清宮也是清代大行皇帝停靈之處,另外雍正朝後開始秘密建儲,密旨也是藏於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額下。雍正初亦居於此宮,後移居養心殿,此後清代列為皇帝均在養心殿起居,該殿西暖閣「三希堂」則為處理庶務之所,一直到清亡。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也在此殿。
明代皇后多居於坤寧宮,此宮也是後三宮之一,同建於永樂十八年,後多經大火,順治時重建,明清兩代均有皇后居於此(清代皇后多居東六宮,後詳)。與明代不同的是,清代的坤寧宮按滿洲舊俗正門開在偏東位置(或與游牧族東向拜日信仰有關),並將該殿擴大。其西暖閣被改為祭神場所,冬暖閣即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均在此大婚。
養心殿
清代妃嬪則按等級分別居住在其他的宮殿中。比如西六宮,即故宮後三宮西側的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太極殿、長春宮、咸福宮,著名的慈禧太后在為蘭貴人時即在此生下同治帝。另外西六宮中咸福宮一般是品位較高的皇貴妃的寢宮,乾隆帝晚年也曾居於此處。與此相對,後三宮東側為東六宮,即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康熙皇帝就生於景仁宮。承乾宮原來是東宮貴妃的寢宮,但清代很多皇后不住在坤寧宮,而居於承乾宮。鍾粹宮也曾住過皇后。另外康熙出生的景陽宮後來在順治朝被改為藏書之地,後殿被闢為「御書房」。
東六宮示意
至於皇子們的居所,皇子出生後多隨生母居於東、西六宮,直到五、六歲時,離開生母寢宮,居於乾清宮東西側的東、西五所。成年受封后,再由內務府在宮外分配居所。
參考文獻:《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歡迎訂閱季我努學社!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