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前中國修築的了這幾條「鋼鐵防線」戰時卻連工事鑰匙都找不到!

抗戰前中國修築的了這幾條「鋼鐵防線」戰時卻連工事鑰匙都找不到!

原標題:抗戰前中國修築的了這幾條「鋼鐵防線」戰時卻連工事鑰匙都找不到!


作者:楊天石,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導,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演講嘉賓。


淞滬之戰打響後,主和之議一直未歇。9月8日,蔣介石日記云:「主和意見派應竭力制止。」「時至今日,只有抗戰到底之一法。」次日日記云:「除犧牲到底外,再無他路。主和之見,書生誤國之尤者,此時尚能議和乎!」及至淞滬戰敗,主和之議再盛。居正原來堅決反對和議,力主逮捕胡適,此時轉而力主向日方求和,並稱:「如無人敢簽字,彼願為之!」 11月30日,蔣介石處理南京戰守事畢,慨嘆道:「文人老朽,以軍事失利,皆倡和議,高級將領皆多落魄望和,投機取巧者更甚。若輩毫無革命精神,究不知其昔時倡言抗戰如斯之易為何所據也。」


慘烈的淞滬抗戰


為了守衛南京,中國統帥部的第三期作戰計劃規定:京滬線方面,以最小限之兵力,利用既設工事,節節抵抗,同時抽調兵力,以一部轉入滬杭線,抵禦向太湖南岸進軍的日軍,一部增強南京防禦能力。計劃稱,在後續援軍到達時,將以皖南的廣德為中心,與敵決戰,在錢塘江附近殲滅日軍。當時,中國軍隊已退至第一道國防線——吳福線,但是,這道被譽為「中國興登堡防線」的國防工程卻「無圖可按,無鑰開門,無人指示」。19日,日軍進佔蘇州。俗話云:「兵敗如山倒」,吳福線不守,中國軍隊主力繼續向錫澄線及太湖西南的安吉(浙江)、寧國(安徽)等地潰退,蔣介石原來以為「有良好地形,堅固陣地,可資扼守」的錫澄線同樣沒有發揮作用。


基層國軍戰士


11月20日,蔣介石調集第二十三集團軍川軍劉湘部五個師、兩個獨立旅,由四川趕到皖南廣德、浙西北的泗安、長興一線。不過,川軍作戰能力很低,紀律很壞,「聞敵即走」,並未發揮多大作用。11月23日,蔣介石到常州,召集前方將領訓話,局勢也並無改變。11月25日,無錫失守。26日,位於太湖南岸的吳興失陷。蔣介石得悉錫澄線守軍撤退秩序不良,日記云:「不分步驟,全線盡撤,亦未得呈報,痛心盍極!」 29日,日軍侵佔宜興。30日,日軍攻陷廣德,從東南、西南兩個方面對南京形成包圍之勢。12月1日,江防要塞江陰失守。同日,日方下達「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應與海軍聯合進攻中國首都南京」的皇命,日軍分三路進攻南京。



侵略上海的日軍


蔣介石反對與日本議和,但不反對國際調停。早在日軍金山衛登陸之際,德國大使陶德曼即受日方委託,向蔣轉達日方媾和條件,「防共協定為主」,蔣介石「嚴詞拒絕之」。11月24日,蔣介石曾經寄以希望的《九國公約》會議閉會,沒有取得任何積極性成果。12月2日,蔣介石為行「緩兵計」,再次會見陶德曼,表示願以日方所提條件為談判基礎,但要求先停戰後談判。6日,蔣介石得悉句容危急,決定離開南京,他在日記「雪恥」條下寫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三年組織,三年準備。」 7日,蔣介石飛離南京。日記云:「人民受戰禍之痛苦,使之流離失所,生死莫卜,而軍隊又不肯稍加體恤愛護,慘目傷心,無逾於此。」又寫道:「對倭政策,惟有抗戰到底,此外並無其他辦法。」到廬山後,蔣介石即研究、制訂全國總動員計劃,準備在「全國被敵佔領」的最壞情況下仍然堅持奮鬥。他勉勵自己:「寧為戰敗而亡,毋為降敵而存。」

摘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 作者:楊天石 重慶出版社 2015年9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