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百年好萊塢,只為她一人分裂!

百年好萊塢,只為她一人分裂!

「欣賞上天的傑作,

需要保持距離。」

亂世佳人

1920年,倫敦附近的

某個寄宿小學裡,

有兩個小女孩,

同時宣布了彼此的夢想。

一個說,「我想去飛行。」

而另一個說:

「我要成為一名演員,

一名偉大的演員!」

前者是得童言無忌已隨風消散,而後者卻堅持了下來。

以至十幾年後的某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評委對她發出這樣的讚歎:「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好萊塢有著百年的歷史,

捧紅過無數的芳華,

而這一刻,

只為她一人分裂!

那一天,費雯·麗面對著無數雙眼睛,凝望月如霜雪,像世人展示著一種來自洛可可、文藝復興時代的雍容華貴。

費雯麗的美——攝人心魄,

一旦看到了,便再也挪不開視線。

首相丘吉爾在和她相遇時,

就愣在一邊,不敢迎上她的目光,

因為他目不轉睛地看著費雯·麗,

看入了神,不願打擾。

只說了句:

「欣賞上天的傑作,

需要保持距離。」

用絕代風華這個詞來形容費雯麗,再合適不過。

她的五官立體深邃,依稀可捕獲到類似東方面孔的神秘氣息,而這種氣質卻煥發於一張,標準的西方古典美人臉。

在這張臉上,

你幾乎看不到任何缺點,

就算是吹毛求疵的人,

也不得不讚歎一句:

「這真是上帝的藝術品」......

「媽媽,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吃飯?」

軟糯的聲音纏了過來,一個金髮小姑娘拉著費雯·麗的裙角,發出幼稚的抱怨,她俯下身不耐煩的應付道:「等會,等你爸爸回家。」

那一年,她22歲,

恰是一生最好的年華,

卻已把自己交付給了一段婚姻,

現在,她驀然有了些許後悔。

同樣後悔的,

還有她每天要準備的三餐食材,

還要和隔壁的太太們喝下午茶、

洗凈丈夫女兒換下的衣裳。

周而復始,

日復一日。

婚後時光沉冗,

如一潭波瀾不驚的死水。

她記得烘烤曲奇的工序,

記得乾洗店的門牌號碼,

卻忘了肖邦、歌德、莎士比亞。

天賦和才華再無用武之地,她只是一個新手媽媽。

一不留神,就跌入生活繁瑣無趣的軌道,笨拙地適應一切。少時做過的夢,已然疲倦地凋謝、零落成泥。

好在,命運在此頓筆。

一次她在劇場觀看戲劇《哈姆雷特》,當她聽到「生存,還是毀滅?」舞台上的那個王子就悄悄地闖進了她的心。

他的眼眸坦蕩、像一朵雲朵落在水裡,望見他的第一眼,這片雲就被一條魚喝了進去,她看到了餘生。

也就在那時,

她才意識到,

自己的心底,

萌生了蘇醒的聲音。

第二天的早餐過後,

她看著父女的眼睛,

一字一句的說道:

「我想離婚,

我要去演戲。「

丈夫多年的深情,

女兒美好的依戀,

都留不住她。

她鐵了心,她要去尋夢,去尋愛,不惜像拒絕一片麵包一樣,拒絕現世安穩,拒絕人世間最美好的天倫親情。

就這樣,她把生活摔了個支離破碎,然後挽起袖子,來拼湊成她想要的未來。

她開始在大大小小的劇組中尋覓,哪怕是從無人問津的路人演員,她也一一嘗試,憑藉自己的努力,她終於爭取到了只有一句台詞的角色,

為了說好這句詞,

她練了千百遍。

導演要求,

台詞要邊說邊流淚。

但開拍時,

她的表演卻被接連否定,

「重來。」導演不屑地說,

「再重來。」導演開始不耐煩,

到了第三次,她仍未通過。

但導演此時卻衝到她面前,

認真的看著她,高聲地對劇組說:

「我從未見過世上如此有天賦的演員。

她每說同一句台詞,

都能在同一個音節處落淚!」

或許是天意和人為的機緣巧合,

她慢慢蛻變成了首屈一指的演員,

也開始邂逅了她真正的王子,奧利弗。

那個讓她想起自己表演夢的男人,

電影《哈姆雷特》的主角。

曾經一瞬目光交接的彼時,恰如現在深情相擁此時,奧利弗仍是男主角,只不過費雯·麗不再是觀眾席上的女觀眾,而是女主角。

台下,台上,

走過半生斑駁的她,

終於迎來了這一刻。

帷幕升起,燈光漸暗。

奧利弗凝望著她,柔聲低訴:

「你可以懷疑群星失去璀璨,

晝夜停止變換,真理變成謊言,

但請永遠不要懷疑,我對你的鐘情。」

奧利弗動情地說著哈姆雷特的台詞,那一刻,他也像費雯·麗痴愛他那般,愛上了這個優雅,深邃,熱情的女孩。

世間相戀,愛得遲的那一方,總會把兩個人的相遇歸為:命運的安排,殊不知為了一個終成眷屬的結局,另一方曾做過多少努力。

之後的一切,順理成章。

愛情曾經給了她絕望和希望,

但又給了她的敏感、細膩,

給了她的不安、狂躁。

天使高潔,

卻有種不真實感,

而精靈的喜悲永遠是那麼真。

她精緻,性感,

靈動而優雅,

雙眼迷人而痴狂,

為藝術而生,

為愛情所傷。

再婚後,她開始瘋狂的工作,經常在一天的拍攝結束時,用甜美的聲音和親切的語調請求導演:「我們幹嗎不再多試一場呢?」

在拍片的後期,

她每天都要工作十六個小時,

經常放棄休息日。

演戲,對她來說,

是一場與魔鬼的交易。

是幸運,也是不幸。

戲裡的任何一個小細節,

都會引起她的注意。

任何一處不完美,

都能引起她的頭痛。

在成就藝術的同時,

她也賠上了自己的靈魂,

體力,甚至愛情。

她知道,

對於一個演員而言,

不僅要是一個熟練的匠人,

更要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而費雯·麗的職業,

不僅是一名演員,

而是一個偉大的演員,

她也一直這麼要求自己。

《亂世佳人》中斯佳麗·郝思嘉狡黠的眼神、《魂斷藍橋》中瑪拉純真無邪的笑臉、《慾望號街車》中遲暮美人的無奈與瘋狂……無一不被她詮釋的淋漓盡致,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費雯麗憑藉極具特色的美貌、精湛的演技演活了一個又一個人物。

她可以十分傲慢,

也可以卑微到讓人心痛。

她是美女,但是她永遠不是所有人心中女神的標準,——女神應該善良,優雅,完美無缺,一舉一動如同藝術家筆下唯美的油畫般無懈可擊。

所以她可以是精靈,魔鬼,妖物的化身,而獨獨不是天使。

「我不是一個電影明星;

我是一個演員。

作為一個電影明星,

只是一個電影明星,

是多麼虛假的人生,

為了虛假的價值和公眾而活。

但演員的生活可以持續很久,

總是可以飾演不可思議的角色。」

在費雯·麗的眼中,無論是誰都能被名利場致命的引力所蠱惑。

雖然熱情似火的斯嘉麗,為她帶來了極大的名聲,但在生活中,她更像溫柔似水的瑪拉,保持著優雅的英式淑情。

正是她對每部作品都得以極盡心力,所以才造就出了那麼多的經典,甚至可以說,能成為經典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她的自身。

她是個堅毅的女子,做事一絲不苟,盡職盡責,對待自己所熱愛的表演甚至可以獻出一切,毫無保留。

1967年5月,當她與排練舞台劇《微妙的平衡》的時候,困擾了她多年的肺結核複發,這個病,是在她演戲的時候患上的,已經為之苦苦掙扎了20多年。

但這一次,費雯·麗躺在地板上,再也沒有醒過來英國倫敦的所有劇院都熄滅舞檯燈一分鐘,演員和觀眾們,都一起默哀悼念這位表演藝術家。

按她的遺願,死後她的角膜捐獻出來,骨灰灑進她生前最喜愛的小湖裡;而自己收藏的名畫《浴女》,則贈給他最愛的奧利弗。

她的美缺乏標準,美得似乎沒有人配得上為她的美麗打分。因為她的一生並非不是用登堂入室,來展現自己的高貴,而是用盡血肉書寫自己的瑰麗傳奇。

這就是費雯·麗,世界影壇永遠的亂世佳人。

高薪招聘

只為等你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大爛尾樓,歷時117年,竟又回到原點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