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代傳奇人物愛新覺羅·毓鋆傾心講授私家國學

近代傳奇人物愛新覺羅·毓鋆傾心講授私家國學

末代皇帝溥儀伴讀、近代傳奇人物愛新覺羅·毓鋆傾心講授私家國學

以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

老師講《老子》,亦由致治著眼,字字見諦,通俗入妙,並以為「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之博大」。謹節錄所言,蠡窺其要。

老師講學的態度:

以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

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老師講《老子》的要點:

《老子》是一部言政治最高之術的書。這裡要注意,他講的是政治之術而非政治之學。

研究《老子》必知幾個原則:「以靜制動、以弱勝強、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見第一章)

悟得老氏妙,申韓弊可調。

書,就是個啟示,怎麼想都行,在乎去悟。

老子最重要就是「反」字。道不是空的,得有對象,得有用。如何有用?「反者道之動」。第二章以下講的都是「反」。什麼是「反」?「不隨於所適,其體獨立」,這就是「反」。(見第二十五章)

「無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個人到「無為」的境界,自己得一點私都沒有,那才是真的「無為」,如果有半點私意,那都是有為。人若是真到了「無為」的境界,則沒有不能做的事。像我們一要做事,便有許多私人的利害要考慮,那便是有為。儒家最重視「智、仁、勇」三德,以智、仁、勇為至高之境。然仁者施無求報,一切本著良心去做,尚還可以做到。至於「勇」最難,因為「見義不為無勇也」,要勇則「見義必為」,「見義必為」就是犧牲……「見義必為」,就得「無私」,無私之為就是「無為」。(見第四十八章)

無為有始,有為名母,故道其非常道,名其非常名。以無御有,循有辨物,督物以為經,故五千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結其志則(責),深(身)體斯言,則知老氏立說之旨矣。(見第一章、第八十一章)

以上略述老師講《老子》原委、語絲,至若師說精義,萬不及一,識者深味細玩,必有益於己,有益於時。於此仍以「老師說」及老師所賜聯語作一小結,並與大家共勉:

老子之學,在今天,尤其在政治上,特別有用。但必要去悟。不要我這一說,下課就完了;回去,必要去悟。各人有各人的智慧,我們講過很多「要道」,給你們一點啟示,你們了解時事越多,體悟越深。要是你們天天連報紙都不看,那就只有姑妄聽之,根本不知說些什麼。像我現在說的,許多同學就不了解,講到哪兒?講到什麼地方?什麼事兒?根本就不知道。

讀《老子》真有用,指哪打哪。從小的講,有益於時,有益於事;從大的講,有益於人類歷史。那才真有益於一個時代。所以我們必要善用智慧,冷靜地看歷史,一代中究竟幾個是有用的,多少人僅是點綴品而已。

有的同學說我們以儒家的觀點講子書,那就錯了。黌舍不是以儒家的觀點講子書,不像太老師當年那麼文明,我們恐怕同學不明白,講書已講到血淋淋的地步。今天若是給老先生們聽到我們這樣講法,一定跳腳大罵,因為我們講的比法家還厲害,比法家還法家。原因就在於我們怕同學誤解了,不知道如何用。遺憾的是同學聽課不常聽,一段段聽,常缺課,得不到好處,還亂暈暈。像講這話的人,必定不常聽我們講書,可能有一次我們講得近乎儒家,他聽了去便以偏概全,作了結論:

修鍊確知時代所必需要的智慧,

養成引導群生走上正軌的膽識。

本書之成,承徐泓學長、王鎮華學長、孫中興學長、賈秉坤學長、李協展學長等人撥冗審閱討論,提供寶貴意見及資料,更見同門切磋之誼,謹此略致敬意及謝忱。又陳彥君女士義務設計老師漫畫式人物,亦於此致謝。

編者謹識

來自皇家口授心傳的私家國學

清朝禮親王代善裔孫、末代皇帝溥儀伴讀、近代傳奇人物愛新覺羅·毓鋆傾心講授

潛心讀書一百年專註講學六十載師從陳衡恪、陳寶琛、羅振玉、葉玉麟等,私淑熊十力,終成一代大儒

曾被蔣介石監禁於台灣, 高齡106歲,專心講學,受業弟子上萬人,遍及海內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虛度時光讀吧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是個暴君嗎

TAG:虛度時光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