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布衣將軍」傅作義:腳力背水工教出的大將軍!

「布衣將軍」傅作義:腳力背水工教出的大將軍!

人民醬說:

傅作義,中國近代著名的抗日名將,優秀的國民黨員,很多人都聽過關於他的事迹!

今天的微益有約欄目,易珩家長帶我們一起從《傅作義大傳》中一起探尋他的成長軌跡!

全文3068字丨閱讀共需4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者丨易珩

01

品質是發展最重要的內容

2017年,一位名叫熊軒昂的高考狀元著實火了一把。

他說:「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這一段話中的每一句,猶如針一般扎在望子成龍的普通父母心裡。大家都知道,小熊狀元所說的有一定道理,而大家也無力反駁:畢竟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地告訴著家長們各種無能為力。

從山村裡考出來的我知道,小熊狀元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也存在一定的誤區。畢竟,能力能幫助人迅速脫穎而出,而品質則是人一輩子發展最重要的內容。

看到朋友圈裡,好友祁建分享了傅作義的父親對傅作義進行財務教育的故事,覺得這個父親很不簡單。於是,忍不住買了《傅作義大傳》回來拜讀。不讀不要緊,讀了之後,我知道了我此前的判斷大致是沒有錯的:別被階層嚇壞了,只要是金子,在哪裡都可能會發光——這是金子的品質決定的,不是金子的環境決定的。

02

不一樣的腳力背水工

好友祁建曾發表文章《傅作義不敢忘記父親的教誨一生崇尚簡樸》,裡面講了一個讓我感動的故事:

1912年,傅作義被保送進入北京清河鎮第一陸軍中學學習軍事。其間,因不注意節省,花完了生活費,只好向同學借了20兩銀子。這年放寒假回家,傅作義對父親說了借錢的事,父親聽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帶他穿過河灘上的淤泥來到黃河邊,對他說:「這裡不是學校,就不要有那麼多的講究了,還是脫掉軍裝跟我一起下河吧。」

傅作義不明就裡,這時父親已經脫掉了衣服,「撲通」一聲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傅作義趕緊脫掉軍裝,也跟著父親一起跳了下去。他在跳進河水的一剎那,頓感寒氣沁骨,渾身不由瑟瑟發抖。這時,只聽父親似乎是漫不經心地對他說:「從這裡背一個客人到對岸,能掙兩枚銅錢,我給你的學費和生活費,就是這樣一點點積攢來的。」(以上兩段轉引自祁建的文章)

這個故事,或許是來自《回憶傅作義》一書?我在《傅作義大傳》一書中沒有讀到。但這個故事,是促使我打算認真讀讀《傅作義大傳》中父子傳承故事的動因。

讀了《傅作義大傳》,我知道,關於傅作義父親傅慶泰給傅作義進行教育這一段,是有一些演繹成分的。不是說傅慶泰沒有這樣教育過傅作義要懂得節約,而是從傅作義6歲開始,他那位腳力背水工的父親傅慶泰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家庭經營得有聲有色了。

傅慶泰年輕的時候,為了保證全家的生活,除了種地之外,還需要憑藉自己的體力,在村頭的黃河岸邊,背著行人來往過河。這就是「腳力背水工」。傅慶泰與一般的腳力背水工不同,他很注意在河邊觀察氣象,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他掌握了豐富的判斷風雨的本事。靠著這個本事,當地的船商都希望他能給自己幫忙。於是,傅慶泰很快就從腳力背水工變成了船工。

在當船工的日子,傅慶泰自然少不了繼續觀察船商的運作規律。不久,他就利用積蓄租船開始了新的生意。又不久,傅慶泰便買船開始了獨立經營。再不久,傅慶泰隨著自己的揣摩,生意越來越好,增加了好幾個商號。總體來說,在傅作義6歲開始,傅家已經在他不一般的腳力背水工父親的操持下,從一個貧農家的孩子變成了一位富家子弟。

傅作義揮霍金錢的時候,傅慶泰用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來教育傅作義,這種事發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感謝好友的記載,讓我讀到了這個以身立教的美麗故事。

03

「像我對待你祖母那樣就行了」

根據張新吾先生的記載,傅慶泰沒有讀過書,但他自學能力很強,中年以後能夠熟讀史書,並研習醫學。到他後來負責供應慈禧太后的煤炭時,慈禧太后的扈從還以為他是棄學從商的書生。傅慶泰的自學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傅慶泰儘管自己沒有從小學習,但他很清楚讀書的重要性,因此在他剛剛讓家庭有所起色,便給傅作義的叔叔和哥哥們成立了家塾。這時候,傅作義剛剛6歲,也跟著在私塾里學習。

傅慶泰更令人敬重的事情,是他的孝順。

傅慶泰是很苦的孩子,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他的父親又娶了一房妻子,有了他的弟弟妹妹。傅慶泰對他的繼母很恭敬,一直將繼母視同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他每次外出經商,一定會先去跟繼母說清楚大致行程安排。每次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去繼母家裡問安,並將所有的錢交給繼母保管、支配,從來沒有將這些錢拿到自己的房間里的情況。

儘管不是一母所生,傅慶泰對他的弟弟傅慶雨以及未見姓名記載的妹妹都很照顧。根據族譜的記載,傅慶泰及其弟弟所生的子女,取名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取名,可見傅慶泰對這些傳統道德觀念的尊崇程度。

由於傅慶泰自己以身作則,克己復禮,所以,傅慶泰在他臨終時這樣囑咐傅作義他們:「你們將來對待你媽(傅作義的繼母)不要求怎樣,只要像我對待你祖母那樣就行了。」敢於說出這句話,很顯然,是他自己做到了。

有什麼比以身作則更能影響子女的呢?難怪張新吾先生感慨:「傅(作義)所具有的美德和獨特作風,是對傅慶泰的繼承,是傅慶泰的完美化身。」這句話是對傅作義的肯定,更是對傅慶泰的肯定。

1974年4月,傅作義在北京醫院去世。在他去世之前幾天,周恩來前去探望傅作義,拉著他的手說:「傅先生,毛主席說你對北平和平是有功勞的。」聽了這句話,傅作義的眼裡閃著淚花。

正是這位將軍,在北平和談之際曾經被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遊說,當時他擲地有聲地回答:「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會處理,依靠外國人,我絕對不幹!」歷史給了這位老人一個相對平穩的晚年:1972年以77歲高齡辭去水利電力部部長的職務,1978年抱病參加一些活動,1979年在領導人的關懷下離開人世。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我們都懂,可是有幾個人能夠一直堅定地相信這一點呢?當別人用話語輕輕撩撥著我們的心弦時,我們總是忘記了自己是塊金子,甚至甘願隨著別人的話語將自己深深埋沒!

再次想起這一點的時候,我腦海里浮現出那個少年傅作義:每當華北地區出現旋風,所有的孩子們喊著「鬼來了」跑開的時候,傅作義卻拿著棍棒迎著旋風亂打,還在旋風過後哈哈大笑:「我和鬼鬧了場架。」或許,金子總歸是少數,總在不經意間會展現出一些不一定讓人理解的特立獨行氣質?

您的孩子有怎樣特殊的氣質呢?如果是金子,可千萬不要埋沒了TA!要知道,傅作義這位我們敬仰的大將軍,就是一位普通的腳力背水工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出來的。知道這一點,我們又憑什麼放棄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的努力?!

書名:傅作義大傳

出版時間:2012年11月

作者:張新吾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推薦:

專欄作者:易珩,80後博士。2012年升級為媽媽後,深感家庭和睦、孩子教育都需要通過學習充電不斷調整和提升。作者期待通過分享和交流,與更多家長共同進步。

微益有約

品讀好書,自我成長

共促教育,益己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變得困難

TAG:人民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