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兩翼,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兩駕馬車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兩翼,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兩駕馬車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兩翼,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兩駕馬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和諧共生、互為基礎、相互促進,是教育的根本要求社會與人的健康發展的內在訴求。縱觀中國近代教育史,一直存在人文教育排斥與打壓科學教育的局面,致使科學教育處在人文教育的支配下,沒有自己獨立的、富有震撼力的聲音,其文化根源是具有濃厚人文特性的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新文化運動對舊文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科學教育隨著新文化的春風碰撞著舊文化下的人文教育。新舊文化的較量在教育的表現最激烈的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碰撞、衝突與融合。中國教育到底只需要人文教育或科學教育』還是兩者的並存與和諧共生?對中西文化的比較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的「必修課」其中文化保守主義集大成者梁漱溟就是當時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對梁漱溟教育思想中有關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析。以便對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係有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認識與把握,希望對當今的教育有所裨益。

一、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割裂現象進行審視與批判

梁漱溟認為「教育」實際上就是廣義的教育,對此他並不諱言:「什麼是教育?統同是教育。在學校里讀書是教育,在家庭里做活也是教育;朋友中相得的地方是教育。街上人的談話亦莫不是教育,教育本來是很寬泛的東西。」基於這種認識,他認為教育應包括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形式等都應包含科學與人文兩方面。只偏重科學教育或人文教育實質上脫離並違背了教育的價值與內涵,人為割裂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統一。對此,梁漱溟在審視當時教育的基礎上對割裂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行為進行了揭露與批判。

(一)對教育目的的審視與批判。

梁漱溟認為傳統教育主要灌輸的是「三綱五常」之類的「君子之道」,忽視了知識教育,「導致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只憑經驗、意見、心思、手段去應付一切」。梁漱溟認為辦教育目的「是在與自己求友」,又是「與青年為友」。所謂「與青年為友」含有兩層意思:1,幫著他走路;2,此所云走路不僅僅是指知識技能往前走,而是指一個人的全生活。

(二)對教育內容的審視與批判。

梁漱溟認為傳統教育只重視學生對科學知識技能的掌握,忽視了對學生人文價值的關懷,學生被培養成了只會裝納知識技能而缺少生命活力與激情的容器。他不是反對把知識技能作為教育內容的重要部分,而是主張在重視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對學生給予人文的關懷,加強人生的指引。梁漱溟指出,「知識的授受」在人類教育上有著無可爭議的重要意義,因為「人類的生活應當受知識的指導,也沒有法子不受知識的指導;沒有真正的知識,所用的就只是些不精細不確實未得成熟貫穿的東西」。梁漱溟對當時的學校教育只重視知識傳授,而不顧及指引學生的人生道路進行了犀利的批評,但同時他也意識到「現在的學校只是講習一點知識技能而已,並沒有顧及到一個人的全生活,即在知識技能一面也不說不到幫著走路。但說在知識技能一面幫著走路,就當是對每個學生有一種真了解――了解他的資質和其在這一項學問上之長短――而隨其所需加以幫助;就像現在這樣只是照鐘點講功課,如何能說到此。而教育只著眼知的一面,而遺卻其他生理心理各面,恐怕是根本不對的;何況講求知識技能,也非照顧生理心理各方面不行。」於是他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辦學模式,「教育應當著眼一個人的全生活而領著他走人生大路,於生理的活潑、心理的活潑兩點,實為根本重要;至於知識的講習原自重要,然固後與此。」

(三)對教育方法的審視與批判。

梁漱溟認為當時教育方法單一、機械、枯燥、粗暴,把知識技能灌輸式地強加給學生,這樣的方法忽視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培養。他認為教育方法應靈活多樣,具有人文關懷的,關注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他認為,「情的教育」與「知的教育」兩者根本不同,而在中國所採用的教育方法上,往往把「知的教育」方式用於「情的教育」。譬如大家總好以枯燥無味的方式,給人孝悌忠信的教訓,這確實讓我們聯想到舊式教育下學生正襟危坐,囫圇吞棗地聽先生講授那些似懂非懂的詩云子日,或是死記硬背之乎者也的大道理。這種教育的結果是「無甚影響於其根本的情意,則生活行事仍就不能改善合理」。梁漱溟非常欣賞孔子「借禮樂去調理情意,導人以一種生活,不是以乾燥之教訓給人的」。

(四)對學校教育制度的審視與批判。

梁漱溟認為封閉僵化的學校教育制度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處於分離的狀態,沒有使人的智力體力人文素養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教育制度應當為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並存與和諧共生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使學生在接受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正如梁漱溟所說:「學校制度自從歐美流入中國以來,始終未見到何等的成功,倒貽給社會許多病痛。這是因為它一面是不符合教育的道理。一面又是不符合人生的道理。學校制度不合於道理之處甚多。總的來說,教育是養人發達人的智力體力各種能力的。但照現在結果,卻適得其反。痛切言之,現在學校教育,是使聰明的人變成愚蠢,是有能力的人變為無能力的人。所以,不能不說它不合於教育的道理。」

綜上所述,梁漱溟對當時學校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與制度的審視與批判,揭露了人文教育與科學的分離導致了教育與人的異化。他主張教育應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並存、和諧共生與融合,主張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都應回歸到對學生的關懷之中,強調教育以人的全生活為起點和歸宿,由此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從而具有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更加堅實的根基。

二、東西文化「比較」。通過教育模式「重建」達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梁漱溟主張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和諧共生有其深厚的時代文化根源。「五四」運動前後,在對待中西文化上存在著盲目排外的本土文化保守主義者、崇洋媚外主義者、中西文化調和主義者。本土文化保守主義者認為中國文化優於西方文化,主張完全抵制與排斥西方文化。在教育中表現為堅持教育的「本來面目」。崇洋媚外主義者認為本土文化過於腐朽,應用西方文化替代本土文化,在教育中表現為用新教育代替舊教育。這兩種教育主張實質上都否認了教育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有機統一與和諧共生,使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處於分離與對抗之中。梁漱 溟在對待中西文化上持謹慎的調和態度,既不盲目自信,又不自卑,而是在自己對文化的理解的基礎上對中西文化進行比較。他說「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為根本精神的,遇到問題都是對於前面去下手,這樣下手的結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何以滿足我們的要求。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根本精神的,遇到問題不去要求解決,改造局面,就在這種境地上求自我的滿足。」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教育。從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梁漱溟自然地過渡到了中西教育的比較研究。他說:「我們現在辦學校是仿西洋,所有講的這許多功課都是幾十年前中國所沒有的,全部曾以此教人的;而中國書上那些道理也彷彿為西洋人的教育所不提及。此兩方教育各有其偏重之點是很明的。中國人的教育偏著在情意的一邊,西洋人的教育偏著知的一邊。」他認為二者趨於互補,重建中國教育。

梁漱溟的文化觀使他的教育思想帶有深厚的傳統儒家色彩;同時梁漱溟並不排斥西方文化,他認為:「民主與科學是有絕對價值、普遍價值的,不但在此地是真理,換個地方還是真理,不但今天是真理,明天還是真理。」因此。他的教育思想體現了「合理人生態度」和「西方的民主和科學」雙重模性的特點。

梁漱溟從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國傳統教育以人文教育為主的深層原因和西方教育以科學教育為主的緣由,以及兩種不同的教育各自的特點與優劣。他認為中國新的教育應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和諧共生與融合,這既是教育發展的必然,更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梁漱溟心中。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共生與融合,不是兩種知識的機械添加與組合,而是以人的全生活為中心,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產生自然的、廣泛的、富有生機的和想像的聯繫,從而打破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知識教育的割裂狀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科學教育在一個廣泛聯繫的文化背景中獲得豐富而有生機的人文意義。

三、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和諧共生的基點――「德」育

梁漱溟十分強調道德修養思想境界方面的教育。他認為當時的青年學生不外乎兩種人:「一種是墮落不要強的,在學校就鬼混,畢業就謀差賺錢揮霍;一種是自治要強的而常不免因人生問題社會環境而有許多感觸,陷於煩悶痛苦。」為此,梁漱溟提出,對每個學生要有一種真了解――了解他的體質、資稟、性格、脾氣、以前的習慣、家庭的環境,乃至他心中此刻的問題思想,掌握了這些情況以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指點。在梁漱溟看來。一個人只有在思想方面融通才能有「理性」。才能掌握「知」的具體內容。這一點在梁漱溟任教於曹州中學時得以體現,他改原來完全的課堂考試為筆試和面試,比較兩種考試,認為面試更為重要。因為「藉此可知道他的體格、資質、性情、脾氣、習慣、態度等」。

同時,梁漱溟還注重培養學生愛勞動、簡樸生活的品德。梁漱溟十分稱讚陶行知曉庄師範學校里「教學做合一」的做法,並認為那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至少有兩種好處:一有能力,二有合理的生活。梁漱溟在《今後一中改造之方向》中就明確指出:「我們很不滿意於現代手足不勤心思不用的教育。基於此,我們的根本主張,是要學生拿出他們的心、思、耳、目、手、足的力量,來做他們自己的生活。」

可見,梁漱溟對於「德」的強調,使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和諧共生,從宏觀層面深入到了微觀層面。從教育的外在世界滲透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德」育為了學生、基於學生、依靠學生,以學生的全生活為起點和歸宿。為了學生,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知識技能和具有良好體格、資質、性情、脾氣、習慣、態度的人,蘊含了人文與科學的因素;基於學生,就是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學習方法、體格、習慣、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用科學的理性與人文的關懷為學生接受教育提供基礎;依靠學生,就是指教育既需要學生「理性」的參與,又需要情感、態度、思想、價值觀的全方位介入。成功的教育離不開科學與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梁漱溟所倡導的「德」育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和諧共生的基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劉聊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小劉聊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