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少時遊俠夢到行刺攝政王,《雙照樓詩詞稿》中看汪精衛的一生-上篇

從少時遊俠夢到行刺攝政王,《雙照樓詩詞稿》中看汪精衛的一生-上篇

回想多年前,曾經在中學的課堂上偷看過一本汪精衛的傳記,書名研習君忘了,只記得開頭仿若是在講汪叛逃越南河內,發布著名的「艷電」。經過很多個課堂看完這本書後,研習君了解到了一個課本上不會寫到的汪精衛,只是覺得向使汪當年刺殺攝政王身死,或許如今課本上的汪精衛就是一個少年成名,英勇就義的豪傑了。

少青中年汪精衛

今番不說縱橫捭闔的沙場之事,改說詩文,以詩文見其人。一個人詩文的風格,和他自身風格息息相關。

汪精衛的詩情如雪驚夜。初讀汪詩時,恰為廣陵同學,如見痴情男兒;再讀汪詩時,已成金陵書客,方知孤臣孽子。

大約只有在「蝴蝶枕前顛倒夢,杏花枝上朦朧月」的午夜時分,人才能真正的審視自己,咀嚼這一條人生路的坎坷,對了,剛剛那句詩的作者是秦檜手下的走狗。才子落魄,書生附逆,終逃不過清夜之鬼報,只得蘸血寫詞。只可嘆汪副總裁不是寫日記的高手,否則也能少些罵名。

中華民國綱領

我們的回憶從汪精衛的詩開始講起。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頭須向國門懸。

此詩作於那次著名的行刺之後,用伍子胥懸頭吳門之典,此番意氣足以令人激賞。甚至他聽獄卒說廣州起義失敗,胡漢民被殺(此系獄卒誤傳)後,慟哭作詩。

馬革平生志,君今幸已酬。卻憐二人血,不作一時流。

忽忽餘生恨,茫茫死後憂。難禁十年事,潮上寸心頭。

落落初相見,無言意已移。弦韋常互佩,膠漆不曾離。

杜鑱朝攜處,韓檠夜對時。歲寒樂相共,情意勝連枝。

日日中原事,傷心不忍聞。賦懷徒落落,過眼總紛紛。

蝙蝠悲名士,蜉蝣嘆合群。故園記同眺,愁絕萬重雲。

汪精衛

汪精衛從小在父親的要求下苦讀詩書,尤以陸遊為多,此番絕筆,倒有幾分陸遊的神韻,痛悼友人,傷心國事,但不曾怕死,讓我想起放翁的句子「玉關曾誓馬革裹,滄海豈憂魚腹葬」他的這一份才氣最終救了他的命,本來他應當被迅速處決,但是主審的官員憐惜他的才華,不料竟救了汪精衛一命。

攝政王與汪精衛

要是汪精衛犧牲在滿清覆滅的前夜,必定是一個萬古流芳的名字,精衛,這種頑強的鳥,明知不可而為之,挑戰無盡大海,多麼契合他的秉性,所以他在獄中吟道「銜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可惜命運開了一個大玩笑,他的一生,也如同詩集的名字《雙照樓詩詞稿》,前半生和後半生成了強烈的反差,命運的無情,莫過於此。

本為汪精衛系列上篇,正大研習君會在後面持續更新,謝謝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金繕,經典而流傳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