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四人是黃埔軍校高材生,更是朱毛二人心腹愛將,壯烈犧牲時朱毛二人傷心不已
林彪、粟裕等人算是解放軍之中的後起之秀,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們二人在軍中地位很低,當時伍中豪、曾中生、王爾琢、盧德銘等人才是紅軍之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朱毛二人的嫡系愛將,只不過大多英年早逝,讓他們的軍事才能掩埋於黃土之中。
伍中豪、曾中生都是黃埔軍校四期優秀畢業生,盧德銘是黃埔二期生,王爾琢是黃埔一期生。盧德銘在1927年為掩護毛主席和秋收起義部隊撤退壯烈犧牲,曾中生在1935年被張國燾秘密殺害,王爾琢在1928年追擊叛徒被自己的同窗槍殺,而伍中豪在1930年被靖衛團殺害,今天重點講一講伍中豪。
伍中豪,名昭茀,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陽縣(今衡陽市耒陽市耒陽社區伍家村人),1905年3月14日出生,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2] ,秋收起義重要領導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與領導人之一,毛澤東第一愛將,開闢了贛南根據地、閩西根據地,建立夏幽根據地,歷任紅四軍第三縱隊司令(毛澤東為紅四軍黨代表)、紅四軍前委委員(毛澤東為紅四軍前委書記)、紅十二軍軍長、紅二十軍軍長、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首屆中央軍委委員,毛澤東為主席)。與林彪並稱為紅軍中的兩隻鷹 ,與林彪、黃公略、彭德懷一起被稱為井岡山鬥爭時期朱毛紅軍「四驍將」。
「豪子」的大名叫伍中豪,在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這一段經歷對伍中豪影響至深,伍中豪對毛澤東佩服萬分,曾誠懇地對毛澤東說:「我這一生就跟定了你!」
不久,伍中豪參加北伐,隨後任國民政府警衛團三營10連連長。有意思的是,而警衛團三營則是葉挺當時任師長的24師新兵營;而林彪所在的第四軍25師73團即為原來的葉挺獨立團。
即伍中豪和林彪都曾在葉挺手下擔任過連長職務。1927年8月,林彪隨73團參加了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前委書記是周恩來;1927年9月,伍中豪隨警衛團參加了打響第二槍的秋收起義,前委書記是毛澤東。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都是中共建軍史上的重要起義。
蕭克上將後來回憶說:伍中豪沒有林彪那種架子,他是北京大學文科三年級學生,是學文學的,有較好的舊學功底,被譽為「第四軍的文學家」。後來叛變的二十八團二營長袁崇全也愛好文學詩歌,與伍中豪唱和;伍中豪回信說,作詩要意境好,還要音調鏗鏘。伍中豪講話從容,溫文爾雅。他的軍事水平也高,能把一支部隊帶好,訓練好。伍中豪指揮部隊作戰、訓練頗有一套,而且當時紅四軍主力就兩個團,28團團長林彪,31團團長伍中豪。任三十一團團長之後,該團戰鬥力有很大提高,能攻又能守,特別是在守的方面,比林彪的二十八團要強。二十八團能攻善戰,但有時穩不住。
毛澤東在贛州樓梯嶺會議上說:「"紅軍在贛南有今日之發展,伍中豪應記第一功,他是力主到贛南來的。」1930年,10月,根據紅一軍團的命令,伍中豪帶領一個排的警衛,從吉水出發,取橫江渡調集贛西南各縣獨立團,準備向福建漳州進軍,途徑安福縣城時,突然遭到安福靖衛團的襲擊,伍中豪倉促應戰,戰士死亡過半,突圍至城郊亮家山時,彈盡援絕,伍中豪被靖衛團團長羅漢苟那個狗畜生給殺害了。
得知伍中豪犧牲的消息,紅十二軍6000多官兵失聲痛哭,毛澤東咬住一條毛巾,在房裡幾天不肯出來,性子暴躁的紅三軍團長彭德懷,咬牙切齒派出5000多紅軍,將安福縣靖衛團團團圍住,一舉聚殲,並活捉了殺害伍中豪的兇手羅漢苟。彭德懷親自監斬,紅12軍政委譚震林操刀,在一萬多紅軍的聲討聲中,兇手人頭落地。紅20軍軍長曾炳春雙手捧著傷害伍中豪的兇手的污血,灑在了伍中豪的墓中。


TAG:歷史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