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

學佛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

夏壩仁波切

學佛為什麼要拜師呢?不要說學佛法,即便學世俗當中的某種技術、某種文化,如果沒有老師,也是學不成的。學佛是學習佛陀最殊勝的智慧、慈悲和德能,自然不能缺少親近善知識的過程。

在佛經當中講: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眾苦,非將所證遷於他,示法性諦令解脫。佛陀說,咱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減輕痛苦,增長快樂,甚至徹底地斷除一切苦惱及苦惱因,讓我們得到永久的安樂及安樂因。但我們的佛陀,或者說一切諸佛菩薩,無法用水洗掉我們所作的身口意的業障,也沒有辦法用手來拔掉我們現在或者將來要受的行苦、壞苦、苦苦等一切苦,也沒有辦法將佛陀所證得的最圓滿的智慧、慈悲、德能以及安樂遷移到我們每一個眾生的心中,唯一的辦法就是指點迷津,以經、律、論三藏教法來教化我們,讓我們明白一切真諦的本質和俗諦的現象這種特性。了別之後,破掉輪迴當中最根本的我執和法執,能夠解脫輪迴的苦海,到達小乘的羅漢果位,或者大乘的無上菩提的佛陀果位。

很顯然,要想減輕痛苦,增長快樂,首先必須要聞思修一切三藏經典的教誨,明白如何解脫;然後修戒、定、慧三學,最終到達涅槃的彼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離苦得樂,我們才能夠得到永久的安樂及安樂因。

即如此,我們要修學戒、定、慧三學,首先必須要聞思經、律、論一切三藏顯密教法,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具德的善知識教我們,我們是無法了知的,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善知識。

現在很多的人,自稱為學佛,自己認為看書、修鍊便可證得佛陀果位,其實自從佛祖釋加牟尼佛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個不拜上師,不拜善知識,自己看書,能證得佛陀果位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通過自己的這種解釋事物的能力,來能夠斷除苦海,證得永久的安樂的菩提果位,所以說我們在佛教當中,要的許多的傳承,要有許多的教授,要有許多的竅訣,還有許多耳傳、口授,如果沒有上師,如果你光看書,根本就沒有辦法,了解真正佛法的竅決。

因此,即使你修鍊會費很長的時間,也終不能得到如意的成就。所以說在《無量壽經》當中,再三地說道,到達西方佛國的最根本的條件之一那是奉侍師長,因為沒有師長的教授,他就得不到任何一個法,得不到任何一個法,他就沒有辦法到達西方極樂佛國,

所以,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但是這個所謂的親近善知識,不僅是學佛者重要,而且我們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當中,把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師父當做無上的神聖的來崇拜的,敬仰他,相信他,恭敬他,那是我們中國光榮的文化傳統,正因為如此,才能夠得已千年的智慧,千年的文化能夠保留到至今,還能仍然存在,非常完美的,所以說學佛的人,首先,你必須找具備十個德相的善知識,然後努力自己變成為具備五個德相的弟子,對上師他當做真正的佛陀,來去信仰他,而且你把他當做比佛陀恩德更大的去念恩,然後從身體的行為當中去通過剛才所說的,財物供養以及服侍,以及修行來報達上師的恩德。

那麼如何修鍊,一旦親近善知識之後,以善知識的教授,有次第地一步一步地修鍊,能夠從親近善知識,暇滿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觀三惡道的痛苦,皈依三寶,觀善惡,因果業報,觀六道輪迴三苦、六苦、八苦和十二因緣支,生起殊勝的出離心,然後觀七支因果菩薩心,知母恩觀母恩報母恩,大慈大悲和增上緣,以及增上心,以及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來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然後為了度化自己,修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和智慧波羅蜜。

為了度化一切有情眾生,要修布施、愛語,同行、共事的四攝,然後尋找如法的密宗的金剛上師,面前授行部、事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的灌頂,受一切戒、密戒和沙彌耶戒,然後通過事部、行部、瑜伽部的有形次第有無形次第,以及無上瑜伽密法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言無、心無、幻身光明最終才能到達身心合一的幻身和光明雙運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佛法的精進不是打雞血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