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件事,做最後一件需要靜心聽雨!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忠孝廉仁智禮義,難得一信
酸甜苦辣麻澀咸,每味十足
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求一飽
喜怒哀樂狂痴憤,難逃一情
每個中國人,幾乎都要跟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它平平淡淡,是人們生活里的一部分,平淡到你都不會太注意它。
古語有云 「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生活中最常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往往是人們生命深處最雋永的記憶,它既代表了鄉土,又與當下緊密相連。它樸實無華,耐人尋味,思辨下來,似乎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讓人物我兩忘。
像柴一樣熱情
枯枝荊棘爛藤條
併入爐膛雍火苗
飯好菜香灰入瓮
暖身品茗伴閑聊
社會紛繁,人生如焰,像柴火一樣燃亮自我,且散發出積極能量,當你的溫情能感動身邊人時,你會發現,複雜的事情會變得簡單,人們相互間的舉手之勞,往往也能改寫相互的人生。所以,保持適當的熱情很重要,沒有熱情的人缺乏積極能量,缺乏互助,生活中就容易出現各種邁不過的坎。
像米一樣實用
生來就著淡黃袍
石臼舂開露玉膏
粒粒珍珠天賜予
煮來飯粥也為糕
米告訴人們,如能踏實做好一件事,長久以往,就會越發不凡。米者,糧食也,能果腹,給供養,是不可或缺的實用之物。當下時代,習慣以社會貢獻來衡量人的價值,能者恩澤寬廣,人人稱道,但往往有些人好高騖遠,期盼一蹴而就,想法多但不實踐,常抱怨時運不濟。此時此刻,何不靜心聽雨,踏實做事,專註當下能觸及之物事,用實幹積累經驗,用時間證明自己,抓准機會,厚積薄發,做出獨特不凡的貢獻,方是成就人生之正道。
像油一樣圓潤
果莖榨取去其渣
糟盡只余精和華
未及開坊香四溢
烹調燒炒一奇葩
古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有了天圓地方之說。圓是圓滿,是通潤,人們喜好圓形之物,除了視覺上的美感,其潤滑的手感起決定因素,至今,圓潤溫澤,都是評價玉器品質的用詞。做人也一樣,有潤滑一切的圓潤之心,做事就能少摩擦,促圓融。誠然,除了天圓,還有地方,人抹去了自身所有稜角,過於圓滑,就就失去原則,不循規律,無視法則,此等處世之道,亦不可取。
像鹽一樣有味
取來海水入池坊
鐵釜燒蒸裝滿筐
剔透水晶珠玉粒
調和五味菜飄香
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詩句,有「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吃飯時菜里如果不放點鹽,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人生在世也是一樣,生活中如果不有點調劑,人情世故中如不加點「人情味」,人和人之間失去了公平、平等、關懷、互助等富有人文美的優良品格,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更不要說謀求事業的發展,追求人生的理想了。
像醬一樣增色
煮蒸豆豉去其糟
白面輕敷掛素絛
日浴夜淋終發酵
水鹽調拌紫葡萄
「禮儀」二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禮」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中國文化中的「禮」,就如調味料中的「醬」,「醬」為菜品增色,「禮」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係增色。說話和氣,不奪理,不惡語,談吐文雅,多讚美,多建言。很多時候,往往一聲得體的「謝謝」就能讓人感到暖意融融,化干戈為玉帛。
像醋一樣多能
長生殿上競爭傳
老來齒衰嫌茶淡
無契之處誰相依
疾酢倍覺酸勝甜
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各地物產氣候不同,產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食醋。不同的醋功能口感不一,但都同為酸味之源。人在職場,受歡迎的往往是專長一項還擁有多種技能的人。中小企業跨度小,掌握多種技能可涉及更多層面的工作,思維、視野可更加全局化,大企業,掌握多種技能能夠更好地理解企業運作,便於多部門協調溝通,利於本職工作的開展,再者,在關鍵時刻露一手,為上級解決難題,事業發展可能又會多了一個機會。
像茶一樣有回甘
清明穀雨采新芽
玉手輕揮逐彩霞
滿簍清香心已醉
鐵鍋炒制捲成花
「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人說,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變成了一種成就。的確,人生似茶,總帶有那麼一絲苦澀。它需要細細的品,越到後面越能體會到它的甘醇。起起落落的茶葉,何其相似那浮浮沉沉的人生。茶香縹緲,沁人心脾。回甘的茶,令人回味無窮。正如人生,過程雖然艱辛,可能也不會燦爛,但努力過,能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即擁有收穫亦能感到甘甜圓滿。
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是人生。為人處世,也該如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般,懂得像柴一樣熱情、像米一樣實用、像油一樣圓潤、像鹽一樣有味、像醬一樣增色、像醋一樣多能、像茶一樣有回甘。
本文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


TAG:高頂古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