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末崇禎,得知海上第一強國奴隸華人,宣戰:殺盡此賊,救我子民

明末崇禎,得知海上第一強國奴隸華人,宣戰:殺盡此賊,救我子民

17世紀,荷蘭被譽為「海上馬車夫」,尤其是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超過歐洲所有國家商船數目總和!

1633年,雖然荷蘭未達到頂峰,但也在國力的上升期,而中國的明朝則瀕臨滅絕——1644年······

這樣兩個國家發生戰爭,用腳趾頭也能想到結局,但奇蹟就這麼發生了:

明天啟四年,即公元1624年,擴張中的荷蘭觸角觸到了華夏大地台灣,並在此修建統治據點——

慎於明朝嚴苛的海禁政策,荷蘭只得通過非法走私獲得少許絲織品以及其他貨物,又多次被海盜出身的明朝官員鄭芝龍戲耍······荷蘭有些狗急跳牆。

無法正常商業貿易,某些荷蘭人想到了更直接更暴力的方式——販賣人口,自古以來,在小農經濟的精耕細作模式下,中國人勤勞能吃苦,有的還有一技之長,比如說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絲綢織造。。。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督庫恩,他的命令多是「儘可能地掠奪中國的男、女、兒童,充實巴城、安漢和萬丹!

明朝崇禎也怒了,雖然朱家的天下這兒放火那兒冒煙,但面對自己的子民被奴隸,他還是表示:「殺盡此賊,救我子民!

這一「殺」一「救」不容易啊,根據鄭成功船隊的推測,明朝主力船隻配備2 門大炮,前1後1,而且明朝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且船隻也在越變越小,通常只有長40公尺,寬7公尺——

而荷蘭「海上馬車夫」不是隨便叫的,即便是商船,船側一線也排列有炮窗,主力艦都是大型蓋倫船,其搭載的紅夷大炮輕鬆打七八里外,並且性能更加穩定,不僅如此,還追隨著投機分子劉香帶來的50艘海盜船——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為激勵明朝士兵,朝廷宣告:「燒掉荷蘭船得200兩賞銀,取得一個荷蘭人頭顱得50兩賞銀」,又徵調民船,用數量彌補差距。

這次海戰叫做「料羅灣海戰」,荷蘭成了三國時期的魏國,明軍利用自然風,在發動襲擊前,事先放出了裝滿易燃物品的100條小船,人緊接著上。最終,荷蘭戰艦2艘被燒毀,2艘被擊沉,一艘被明軍俘虜,其它戰艦均或輕或重地受到損害,而漢奸劉香的50艘戰船則全軍覆沒!

最終,一個十年後將成為世界第一的國家被一個十年後滅亡的國家打敗了!!!

這就是中國力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趣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高齡九十的抗日老兵:日軍最膽寒的是西北軍大刀片,一人砍翻十三日軍

TAG:閑趣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