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湯藥服法有講究,這些術語你知道嗎?

湯藥服法有講究,這些術語你知道嗎?

小編導讀

小編經常在悅讀中醫的平台為大家推薦一些祛病良方,粉絲朋友們在喜愛的同時,也經常在後台發問:「這方子該如何服用啊?」。然而,通過小編檢查,作者往往在文中已經註明過服用方法,粉絲朋友們之所以發問,是因為不了解作者使用的服法術語。

所以,小編將常用的中藥服法術語整理在一篇文章中,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服用湯藥的方法很有講究,只有科學服用,才能提高療效。

冷服

即待葯冷卻後服用。凡是解毒藥、止吐葯、清熱葯均應冷服。

溫服

待葯不冷不熱時服用。凡平和補益的湯藥均應溫服。

熱服

比較熱時服用。凡解表類葯均應熱服,以達到發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脈的湯藥也應熱服。

空腹服

凡滋補類湯藥,應在早晨空腹時服用,以利於充分吸收。用於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疾病的湯藥,也應在空腹時服用,這樣可使藥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而快速發揮藥效。

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凡是有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等功效的湯藥,以及患有積滯、胸膈病者,服藥後宜仰卧;有頭、目、耳病者,服藥後應去枕而卧;有左右兩肋病症者,服藥後應按藥性的升降作用選擇睡姿。如藥性為升發,應選擇向健側卧;藥性為沉降時,則應選擇向患側卧。

隔夜服

這種服藥方法常用於驅蟲葯,一般為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服用一次,以便將殺死的蟲體排出體外。

沖服

較為貴重的中藥或具有芳香性、久煮會影響藥效的藥物,如沉香、木香等,一般常採用沖服的方法,即先將藥物置於杯中,然後沖入煎好的湯藥,溫浸片刻後再服。

頓服

一次將葯服完,迅速發揮藥效者叫「頓服」,此服法多用於重症和胃腸道病患者。

頻服

分數次頻頻飲用或含咽,多用於咽喉病患者。現在又有一種新提法,即根據病情服用。

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用於治療虛證和腸胃病。飯前服藥,有利於藥物在胃內發揮作用,使藥液充分作用於胃壁,且不被食物所阻,較快地通過胃而進入小腸,及時分解吸收,發揮藥效。

飯後服

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用,治療心肺病和一般疾病常採用該服法。其優點是可避免藥物對胃產生刺激,減少副作用的產生。

大家記住了嗎?以後服藥的時候是不是就清楚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興堂 的精彩文章:

三七和土三七究竟有什麼區別,亂吃會引起嚴重肝損害!

TAG:同興堂 |